明末贪官的奇葩事

2015-05-30 10:48关山远
党员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李自成崇祯权贵

关山远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杀,大明覆亡。

在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刚愎自用、极爱面子的皇帝,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以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低下高贵头颅的皇帝

国家有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崇祯发出捐款号召后,一个60多岁的老头来到户部,热泪长流,捐出了自己毕生积攒的四百两银子。崇祯得知后,马上给他赏了一个“锦衣千户”之职。

相比这个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就很不堪了: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五百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崇祯的意思是“以三万两为上等”,但没有一笔达到此数,最高一笔只两万两,大多数“不过几百两几十两而已”,纯属敷衍。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一时间什么奇葩事都出来了: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在这次皇帝哀求权贵们“捐款救国”的运动中,总计募捐20万两。在劝京城权贵们捐款的同时,崇祯还让每一个大臣从自己故乡举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但只有南直隶和浙江各举一人,“余省未及举也”。崇祯绝望了。

“钱是我的,国家是你的”

权贵们为什么不愿意“捐款救国”?这帮文武百官、皇亲国戚有个普遍的心理,皇帝不缺钱嘛,“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干吗要我们出钱?

崇祯有钱吗?提供“崇祯真穷”佐证的,是一个名叫赵士锦的人,他在京城即将陷落之前的3月6日,奉命接管国库之一、工部所属的节慎库。

赵士锦后来把自己在历史巨变之中的经历,写了《甲申纪事》及《北归记》两篇文字。他在《甲申纪事》中写了当时国库空虚的情况:“新库中止二千三百余金。老库中止贮籍没史家资,金带犀杯衣服之类,只千余金;沅为予言,此项已准作巩驸马家公主造坟之用,待他具领状来,即应发去。外只有锦衣卫解来加纳校尉银六百两,宝元局易钱银三百两,贮书办处,为守城之用。”在《北归记》中,赵士锦感慨:“国家之贫至此!”

崇祯上任后接了一个烂摊子,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宫女不够用了,也不敢扩招,他甚至把宫里的金银器皿、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了,充作军饷。史料记载,崇祯还把宫里储存的人参等物品也变卖了。

“铁公鸡”们的下场

一个缺乏信任与共识的国家,形同一盘散沙。遇事谁也不肯担责任,谁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一味指责对方,势必最后同归于尽。

魏藻德想投降,结果被拒。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指责其身为首辅而误国,魏藻德为自己辩解:“我本是书生一个,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祯无道,所以才亡了国。”刘宗敏听了大怒说,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说罢,命人掌其嘴数十下。

但被打耳光,只是魏藻德噩运的开始。他被抓捕入狱后,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继续用刑,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他的儿子魏追征又被逮捕,魏追征说:“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旋即被斩首。

陈演,哭穷的大明重臣,被刘宗敏囚禁后,主动交出四万两白银“助饷”,被刘宗敏释放。四天后,李自成出京攻打吴三桂,因害怕明朝旧臣趁机在北京作乱,决定杀掉一批明朝旧臣,陈演仅获四天自由便被捉回斩首。

那些在崇祯面前哭穷的“铁公鸡”们,在闯军的酷刑前,纷纷交出了惊人的财富。当时京城之间,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喉,北京城内四处响起明朝官员的惨嚎之声。同时,城中富民不少人也被加以拷掠,平民的薪米尽被李自成军抢掠以供军用。史料记载,经过残酷拷掠,李自成军共得银7000多万两,均重新熔铸成巨大的中间有孔窍的方板状银板,后来运往西安。

(邱宝珊荐自2015年5月18日《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李自成崇祯权贵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李自成的逆袭之路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能吏”的“魄力”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
唐伯虎
短暂的辉煌
崇祯朝“钦定逆案”三题
略论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对蒙古的策略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