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奇 谌天
摘 要:电视节目自登上历史舞台后,在大众传媒中影响力日益扩大。本文试以独语类的电视节目为切入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此类电视节目中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的使用情况。“要说”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既可以位于句首又可以位于句中;同时“要说”在独语类电视节目中所标记的话题主要可以分为:主话题、焦点话题和篇章话题三类;“要说”可以起到延迟与舒缓、强调与凸显的功能,以保证节目地顺利进行。
关键词:独语类电视节目;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
一、电视节目的研究现状
电视节目自登上历史舞台后,在大众传媒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各个国家因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电视传统而决定了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詹庆生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共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电视节目研究论文共596篇;然而,此项调查统计也显示,目前学术界对电视节目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领域,而很少涉及到语言学领域。从语言应用的角度来对电视节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成果较少。应天常(2001)在《节目主持语用学》中谈到了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对话结构、对话原则以及语言的运用规律等;孙倚娜(2003)则在《话语分析·电视谈话节目·口语教学》中从不同方面对电视访谈类节目进行了探讨;邓琪、郭绪文(2004)采用了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对电视节目中的话语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余赞(2005)对访谈类节目中的互动话语结构进行了“浅析”;可以看出,之前的学者们在关于电视节目中的探讨中,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虽然有了一定成果,但还尚未形成体系,电视节目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故本文拟从前置性话题标记的角度来对独语类电视节目进行分析。研究对象是中央电视台的独语类电视节目,语料则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语言语料库。
二、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在独语电视节目中的位置
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所标记的话题对述题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它在句中的结构位置不是固定的。以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语言语料库为例,独白话语中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共有207例,其中位于句首的共有143例,占到总数的69%,例如:
要说人对外面的诱惑不动心不动摇,不是真的,但是动摇归动摇,动心归动心,最终你能够战胜诱惑你能够坚持下来,这是最重要的。(《新闻20分》,2010-05-22)
要说现在拜仁慕尼黑最火的球员,无疑是罗本。(《中国新闻》,2010-04-22)
要说这盆栽水果的由来,还得从它的发明人宋华兴说起。(《第一时间》,2009-02-18)
此外,“要说”不但可以位于句首,还可以有停顿,后面用逗号隔开或者加上语气词,例如:
要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没错,但我们想知道的是,奖励企业有很多办法,为什么偏偏要奖励购房券?(《第一时间》,2009-02-20)
要说,这皇帝好当,家难管呀。(《第一时间》,2009-06-14)
而位于句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共有64例,占到总数的31%。例如:
截止到目前,虎年春晚已经历经了五次彩排,要说最有发言权的观众,一定非主持人莫属,看了五次演出的他们,已经对所有的节目如数家珍,现在就让他们从各自的喜好出发, 为大家推荐一份春晚的节目单。(《中国新闻》,2010-02-13)
除了大打政治牌,陈水扁也再次打出悲情牌,表示特侦组冻结扁家全部的资产,不仅让扁家人正在进行的官司付不出律师费,扁办无法正常运作处理,就连他坐在轮椅上的太太吴淑珍的经济状况也陷入困境,如此的特别修法,要说是“抄家灭族”,也不过分。(《中国新闻》,2010-08-25)
在以上的情况中,“要说”与“如果说”的用法基本一致。把“要说”改为“如果说”,句子的语义关系和语法结构基本没有发生改变,标记话题的功能依然存在,只是两者在语气上存在些许差别:“要说”更接近于介词,直接引出该句的话题;但是“如果说”在标记出话题的同时更带有假设的语气。
与此同时,在搜集的语料中,也同样存在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换成“如果说”之后,句子的语义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
要说领导就是领导,看问题就是比一般人有高度,都已经上升到飞机的高度了。(《第一时间》,2009-05-04)
要说这商场延时,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方便是好事情。(《第一时间》,2009-07-27)
而且,对于“要说”之后标记的话题是“NP”,则也不能将其换为“如果说”,例如:
要说网络实名,对于一些有恶意行为的人来说确实有用,但是会不会也剥夺了一些人的话语权呢?(《第一时间》,2009-05-05)
要说人口老龄化,这不是上海一个城市所遇见的情况,全国范围内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都在越来越多。(《第一时间》,2009-07-04)
由于“如果说”带有假设的成分,若将“要说”换为“如果说”,则整句变成了“假设+结果”的形式,但句子原义并非如此,故不可将两者互换。但如果前置性话题标记“要说”与话题之间存在某些成分修饰,形成“要说 + X + NP”的形式,则仍然可以将其换为“如果说”,例如:
一天跑三百公里,要说是出租车,我信,要说是一位国税局局长的专车,我只能说一句:局长大人,您辛苦了。(《第一时间》,2009-05-08)
要说上面两件事情,一个可能真的是巧合,另一个也能真的是有特殊原因,但是如果有关部门能够更仔细、更详尽、更及时的说明原委,摆出事实。(《第一时间》,2009-09-01)
第一个例句中的“要说+ NP”形式中间有表示强调作用的助词“是”修饰NP,第二个例句中的“要说+ NP”形式中间有“上面”修饰NP,两例中的话题(NP)都有专门的成分进行修饰,故可以将话题标记“要说”替换为“如果说”。
三、“要说”在独语类电视节目中所标记的话题分类
(一)“要说 + X”是主话题
Li & Thmpson(1976)表示汉语是话题优先的语言,他们是以汉语的主谓谓语句为重要根据而界定的。而在“要说 + X”所形成的话题结构中也存在较多的主谓谓语句,即“要说 + S1,S2 + VP”结构。例如:
要说这饭桌上,少不了的有一样就是酒。(《第一时间》,2008-01-08)
要说体谅,该体谅的也是农民工兄弟。(《第一时间》,2008-01-19)
在这类例句中,S1为全句的主话题,后面的述题“S2 + VP”则是对于主话题S1具体阐释。而主话题S1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后面的述题“S2 + VP”提供了时间/空间/地点背景。
(二)“要说 + X”是焦点话题
徐烈炯、刘丹青(1998)提出了用两个参项[+突出]、[+对比]区分出来了三类不同的焦点:自然焦点、对比焦点和话题焦点。而其中带有对比性的话题则最宜被称为“焦点话题”。例如:
要说这三场比赛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阿根廷和尼日利亚一场。(《新闻20分》,2010-06-13)
相比之下,压力最大的要说上届亚军法国队。(《中国新闻》,2010-06-19)
要说,这皇帝好当,家难管呀。(《第一时间》,2009-06-14)
可以看出,含“焦点话题”的例句都可以结合上下文来找出互相对比的成分,同时,由话题引导的述题句往往也还带有“这、连、当”等之类的词,其中尤以语气副词居多。
(三)“要说 + X”是篇章话题
Keenan & Schieffelin(1976)提出了篇章话题的概念,篇章话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词组,而是具有预设/假设性质的命题,说明是由命题引发的,是对命题的进一步阐释。例如:
要说王桂兰有啥诀窍,说白了也简单,就是办事没私心,真心为乡亲们好。(《新闻联播》,2013-07-19)
要说信心重要,信心从哪里来?(《中国之声》,2013-10-22)
要说今年戏曲曲艺圈的红人,不能不提小沈阳。(《文化时空》,2009-12-24)
可以看出,这类例句中都带有预设/假设性质的命题,例句一“要说王桂兰有啥诀窍”表示说话人预设命题“王桂兰有诀窍”为真命题;例句二“要说信心重要”表示说话人预设命题“信心重要”为真命题;例句三“要说今年戏曲曲艺圈的红人”表示说话人预设命题“今年戏曲曲艺界有红人”为真命题。
四、 “要说”在独语类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要说”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除了具备一般的话题标记的作用外,还承担着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独特作用。
(一)延迟与舒缓功能
独语类电视节目与对话交流型电视节目不同,对话交流型电视节目可以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来完成他们各自在话语互动中的地位和权力。一方面主持人作为具有所在之夜背景的专业人士,在交流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能够对整个节目进行掌控和引导。
而独语类电视节目不同,现场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这就需要独语类节目的主持人具有很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而在应变过程中,为了不使节目中断,同时也为了掩盖较为尴尬的处境,“要说”之类的话题标记恰好能够起到舒缓气氛、使焦点迟缓出现的作用;如此便能够留给主持人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调整,组织语言,使后续的焦点句更加符合说话人所期待的预测信息,以保证节目地顺利进行。
(二)强调与凸显功能
独语类电视节目中,为了引起听众们的注意,主持人往往会特意强调言谈重点。由“要说”所构成的话题句都具有此类功能;同时,在某一串语言单位中出现的话题通常是上一串语言单位已经出现过的已知信息,这时“要说”所形成的话题又往往具有回指的功能,从而重新强调并激活话题。
参考文献:
[1]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苏衡.中文访谈节目中的礼貌和面子[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雷莉.汉语话题标记研究[J].2001.
[4]王建国.汉英话题标记使用频率的对比研究[J].2009.
[5]庞继贤,陈明瑶.电视访谈中介入标记语的人际功能[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