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

2015-05-30 21:15尹燚
2015年8期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

尹燚

摘要:列维·斯特劳斯在对原始人类的思维研讨时,采取了结构主义方法,他称之为“野性的思维”,在他看来,原始人类的思维和现代人类思维是非常有关联性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野性的思维”的本质和其特征;作者的这种研究方法既有其很大的贡献,也相应存在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思维结构

一、引言

《野性的思维》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的专著,他也是著名的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著作有《神话的结构研究》、《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等。列维·斯特劳斯长期从事人类思维的研究,在他看来,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一种“野性的思维”。从这本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作者看来,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一种和现代人类思维是有着很相似的思维方式,比如它们不仅都有抽象性,也具有逻辑性,同时,还是也都是富于理智的一种思考方式,由此便具有着其充分的存在价值。

至于前人在关于原始思维的研讨时,普遍的标准都是沿用现代西方的思维方式。比如弗雷泽,作为进化论学派的代表的他以为人类思想是经历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阶段,而认为原始思维是一直处于最低层的巫术阶段。列维一布留尔,作为社会学派的代表,他在他《原始思维》这一著作中,说道原始思维是和现代思维存在着质的区别,现代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而原是思维便属于一种“前逻辑思维”,他更加相信世间万物都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络,即遭到“瓦渗律”的影响。而马林诺夫斯基,作为功能学派的代表,在他看来,原始人的思维更看重的是能满足他们的繁衍和对食物的需求。列维·斯特劳斯则相信全人类是有着共同的思维上的结构和思维上的原则,即便在现在的懂文明的人抑或是曾经原始时期人类的大脑中,这些结构和思维都起着相同的作用。然而不同的是,现在人类在现代生活的影响下,过去所具有的那种共同的思维原则已经消磨没了,而原始人类的思维原则依然停留在最初的那种纯朴状态的,因而,关于探讨人类共同的思维构造,在作者看来,是主张沿用原始人类的思维,而作者通过深入探索原始民族思维特征,最后收获了《野性的思维》这一成果。

二、“野性的思维”的实质和特征

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如果人类学家带有偏见的认为原始人就是简单和粗糙的,那他会忽视了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然后简单的认为原始人的智力也是非常不高的。所以,他是不认同人们脑海里那张给原始人的生活下那样定义的画面。野蛮人一定是和人们通常想象的那种还带有动物蒙昧特征的生物不一样的,同时他也和被情绪影响而深陷混乱和参与的意识不同。对于以往的人类学家所普遍认可的原始人类和现代人类到底是属于低级还是高级的观点,列维·斯特劳斯则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他认可的是人都是一样的,即便原始人和如今的西方人也是没有不同的。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神话也属于野性的思维,对神话的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原始思维的深层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对原始人类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进行对以往的文化的探究。由此,有一点很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就是作者他所想要阐明的原始思维到底是种怎样的思维。

在作者看来,野性思维的特征便是它的非时间性,就好像在房间里两面分别挂在相对的墙壁上的镜子所提供的信息,这样形成的很多的画面里,是没有任何两个是一样的。它创建了多种相似于世界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它也助推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从这个维度上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种模仿式的思维。在这之后,列维·斯特劳斯又认为野性的思维是经过了解的认知而不是经过感情上的作用来展开的。采取的是将之区分开和将之对立的办法,而不是将之混合与互渗。因而我们在这个层面上来又可以将野性的思维看成是种“量化的思维”。

三、本书的贡献

作者以结构主义的观点研究我们人类思维的起源,想找到我们人类思维相似的发展规律。他开展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研究人类思维的发展。这种研究方式,给思维史的探究带来了积极的意义。作者采取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对原始人类的思维展开探究,在探索人类共同的思维特征方面,不仅开拓了新的道路,也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办法。在由作者创建的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中,注重的是隐藏在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的结构。探寻这种结构,也就是想重视过去被前人忽略了的整体性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对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

四、研究的局限

(一)取材的局限

一种思维的理论,只能说明一部分思维现象是远远不够的。一种思维理论的诞生,只从某些类型的思维现象加以概括,是非常不够的。一种好的科学的理论,不仅能解释与这种理论非常一致的现象,而且要能够解释与这种理论不一致的现象。然而,列维·斯特劳斯使用其结构人类学理论对民俗学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时,却着重选择那些与这种理论没有分歧的现象,而忽略了和其理论有分歧的资料。

(二)缺少对人类思维结构的探究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从原始人的思维发展到现代人的思维的进程中,人类的思维必然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思维史研究的目的便要找到它的变化,和它的这种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等。然而,我们发现作者缺少关于这些问题的探究。就好像让结构主义人类学派感兴趣的仅仅是共时性的研究,去发现原始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才是他们的研究方向。这种停滞的结构很明显的体现在作者的著作当中。因此对于思维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叙述,是非常不够的。

(三)研究方法的局限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作者过重的看高结构主义的研究法,不认可其他的研究方法的价值,这是不可取的。作者在用探究原始人类的思维时,把现代科学和原始思维同等看待,并不认同原始思维到现代思维这一过程是有本质的变化的观点。作者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开展理论方面的论述,这不得不说是作者理论上的部分欠缺。即使理论上有所欠缺,但是作者这种有开辟精神和没有成见的去调查原始文化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我们后来者尊敬的。(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于丹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原始思维研究——评列维-施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J]. 作家. 2009(06)

[3]朱长超.列维·斯特劳斯和他的《野性的思维》[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01)

[4]胡亚敏.重构原始思维之图——读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 外国文学研究1997

猜你喜欢
列维斯特劳斯
大师的礼让
神话的“谜思”:二律背反与“触及岩石”——兼谈列维-斯特劳斯《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
“野性思维”视域下《山海经》神话的双重结构
家屋社会的语境、限度及其演变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思想——依附于《忧郁的热带》
斯特劳斯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