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塽
摘 要: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来分析新华网和头条新闻官方微博对2015年东方之星翻船事件新闻呈现上的差异及原因:在新闻材料选择上,新华网注重利用官方信源和原创,突出权威性,头条新闻则更加多元化,强调平民视角;在新闻材料建构上,新华网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而头条新闻则倾向于个体视角。以上构成了政府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在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时的不同之处。
3.时间分布与报道密度。从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翻船到6月14日搜救结束,新华网和头条新闻微博共有两次报道高峰。第一个峰值期是事件发生的第二天(6月2日),全社会对事件情况、船体损坏程度、伤亡情况亟需了解,实录信息的需求量最大,所以,新华网微博在这个峰值期间,都是根据人们最为关心的内容进行报道,而且微博主要都是针对现场的救援情况、“东方之星”自然情况的解释等开展,报道及时而密集。同时,新华网也对人们最为关心的政府救援行动等进行大量报道,以展现党和政府对该事件高度重视。
第二个峰值期是在6月5日,此时正值救援的关键时期——沉船的打捞与扶正,这一行动意味着水下救援将转为水上的突破性进展,相关专家也将进入船舱。此外,这一天相继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也吸引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期间,新华网微博对事件内容的报道框架是展现政府在救援中高效、果断、负责任的形象;而头条新闻在转发其他官方媒体微博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了拓展式的补充,更强调多角度信息,如“14名幸存者如何逃生”等, 满足公众更全面的信息需求。
四、讨 论
1.突破喉舌角色,多层面发声。官方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除了报道事件的基本信息,还承担着政府信息发布、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新华网微博关于翻船事件关注的重点在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方面的行动上,如2日,国家旅游局启动“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应急预案、武警湖北总队出动1000多名官兵赶赴沉船地域救援等。其实,通过调动官方媒体的强大公信力促进信息传播以达到稳定人心的效果,除了大量报道政府各级领导的行动和救援措施,个体影像和声音同样应得到关注。现实新闻生产中的一些“新闻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媒体行为,如处于权力机关的某些意见领袖会被记者看成是权威信息的消息源。媒体记者在赋予新闻事件意义时也都习惯引官方消息源以证客观,这也便形成了媒体长期依赖官方主导议程设置的惯性。
2.增加深度调查报道,有始有终。作为国家级通讯社的网络媒体,新华网微博转载其他媒体报道的数量甚微,但又缺少自身作为权威媒体的深度调查新闻。面对公众对客船出事前为何掉头、有同行船靠岸躲避为何“东方之星”执意前行、船体改造是否加大了翻船可能等疑问,并没有正面的深度调查,而在14日宣布搜救结束之后,新华网和头条新闻微博便不再跟进“东方之星”事件,事故原因和调查进展如何、客轮公司如何排查类似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同样需要后续报道。
3.创新角度,避免煽情。在马航事件发生后,国内媒体的蜡烛微博和煽情报道曾饱受诟病,我国媒体在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出于一贯的维稳思维和媒体管理的特殊性,仍不能够避免感性的语言去完全关注灾情本身,且角度单一:缺少家属声音与事故问责、缺少强化社会责任。在陈述完基本信息后往往缺少进一步说明、解释和分析,也就难以满足公众对于突发事件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所以官媒微博更应着重报道突发事件未被披露、鲜为人知的信息,创新角度进行深挖,只有媒体自身突出问题意识,才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网络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 毛亚美.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与凤凰网对“7·23动车事故”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2(1).
[2] Tuchman. G. 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8.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