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施琪
摘 要:自2013年9月始播的第一季《爸爸去哪儿》在热播的同时,也在社会中引起极大反响。其节目本身所运用到的传播理念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都是业内人士所需多加注意之处。本文运用传播理论中的受传者研究理论,以第一季《爸爸去哪儿》这一传播实践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关系论,满足需要论、社会参与论等传播学理论论证传受关系,传播方略,传播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对于一档节目的成功助力研究,并提出对今后的综艺节目,影视剧节目等相关的传播营销等所需改进的方略策划和建议等。
(1)选材方面。作为一档明星亲子节目,首先在选材方面,便非常良好的注重了当下中国受众即平民百姓平日关心所在:养儿育女。且也看到了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走向淡化的趋势。特别是作为父亲,这一平日里可能更多注重工作,寻求更高社会地位而易于忽略家庭及孩子教育这一家庭角色,同样也是一个完整和谐家庭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其实更容易被大众所忽略,但是却是更加需要注重的。而《爸爸去哪儿》节目注意到了一档节目在传播中所需要涉及并考虑的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要素。而明星,这一大众普遍关注的对象,则更容易吸引受众的需求。无论是喜好明星,注重亲子关系,或是单纯的喜欢小朋友都会被这档节目吸引。而其受众的广泛性,造成了话题普遍度高、社会反响大等良好结果。
(2)参与者选择方面。在明星选择这一极其容易影响明星类真人秀节目的要素上,可以看出,在第一季节目中,所选择的明星大多都是外形俊朗,风评较为健康向上,没有不良过往,在业内较有名气,其中有几位是普及度非常高的国民偶像式人物。如在20世纪90年代便红遍大江南北的“不老男神”林志颖,在奥运会上多次夺冠外形迷人的“跳水王子”田亮,参演过多部电影电视剧演技卓越的郭涛都是民众非常熟悉的对象。
而从这五位爸爸所从事的职业来看,不仅有歌手,演员,导演,运动员,甚至还有大众不是非常了解的模特行业。人选从事职业的多样性,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人,甚至于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了自己的社会参与感,也有了自己的需要满足感,这些都为节目的成功辅以巨大的前提条件。
(3)传播营销方面。在电视节目制作之后,相较于以往,《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出品方做到了对传播方略的有效运用。
在以前,网络运用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社区式,熟人式的口口相传进行所观看的电视节目的讨论;而在网络普及之后,各种论坛,贴吧,平台式的讨论模式将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微博模式出现后,仅仅靠简单的点击评论转发互动就能做到更好的传播营销。一个好的传播方略能将节目的收视率成倍提高,也可以将节目想要引起的效应做到更大的扩大化。
而《爸爸去哪儿》的出品方在节目播出之时不仅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用户较多的微博平台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并在每个节目播出时段都进行有评论性质,引导性质的图文直播,在节目播出结束时放出节目视频吸引无法电视观看的受众的观赏,并有效的运用微博上“话题”这一类的功能运用,不断在微博上进行新一轮话题的引起,结合一系列大V转发或是本身节目中明星的微博,加上各类营销号的推波助澜,不仅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节目的微博被转发过万,更是每每登上当日的微博头条或是热门微博前三名,在各大论坛也有诸多关于节目的讨论话题。
节目营销中,对于微博的成功运用是助力节目收视率见长的重要原因,受众的参与度随着自己的转发,评论,甚至于节目中明星的微博式互动,都在很大方面完全满足了受众的参与满足感。并且因其的微博粉丝机制,而造成原本不知道不了解或不太感兴趣的受众因为自己关注的对象频繁提到节目而因此对其产生兴趣。
而受众的逐渐关注与口口相传的有效传播,不仅在节目开播时与最终节目结束时,节目广告的引进程度提升,广告商的关注度提高,同类运用产品的搜素购买度大幅度提升等方面有了足够的体现,甚至连本身的节目拍摄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景点在之后吸引了慕名前来的游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票房的成功也更进一步说明了其传播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而这部大电影的播出,甚至更是带动了拍摄地点广州恒隆野生动物园游客数量的激增现象。
三、总 结
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不仅仅是引起了亲子教育的话题,更加使许多家庭重新黏合在一起,父子、母子的关系得到和谐向上的发展。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达到了一个积极正面的效果。甚至在《人民日报》这种较为官方、政治类话题居多的“官方式”报纸上,为《爸爸去哪儿》节目进行大量评论,刊载的文章都不乏提到了节目在社会影响方面的良好结果。这种官方关注使得节目不仅仅更坐实了“零差评”的美誉,也吸引了更多甚至是在忙于政事的“难得”观众,这是很多当下的电视节目完全无法做到的。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一档好的节目,所需要研究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制作与播出,在现下的“新传媒”模式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做到的是对于节目的传播营销等的有利运用和广泛尝试。而作为学术研究者,在研究各类节目的同时,对于节目通过营销手段获得巨大收视率这一现象也不应忽视。这样,才能不仅做出更好的更加符合观众需求的节目,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影视传媒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