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人像的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

2015-05-30 19:02王晓婷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审美

摘 要:三星堆遗址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出土的大量青铜人像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特征和审美意蕴使其成为早期巴蜀文化的代表,铸就了商周青铜人像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本文以三星堆青铜人像为研究对象,对其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行深层次解读,力求为三星堆青铜人像的艺术魅力提供阐释的可能。

关键词:三星堆文明;青铜人像;造型特征;审美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6000年前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而国内青铜器最早发现于5000年前的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20世纪3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迅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由于古籍对三星堆遗址記载的缺失,与三星堆遗址青铜器的古籍记载尤其是青铜人像的记载就更为少有,直到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遗址两个器物坑的相继被发现和挖掘,才全面揭开三星堆青铜人像的神秘面纱。

1 三星堆青铜人像概述

商周是中国青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其中商周青铜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注重礼制,反映在青铜造型上就是重器物、轻人像。商周青铜礼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型严谨、凝重,三星堆遗址青铜人像的出土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青铜文化的认识,折射出了一种区域化模式下的独特艺术观念和文化传统。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五百余件青铜器中,以青铜人像最为引人注目。这些青铜人像从造型上可以分为青铜立人像、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青铜跪坐人像等,这些青铜人像无不以其独特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魅力成为商周青铜人像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据相关统计,三星堆遗址共挖掘青铜立人像29件、青铜人头像57件、青铜人面具32件,并发掘出世界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青铜像之王,高达2.62米,重达180千克,此外还发掘出了世界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达0.645米,两耳间距达到1.385米。[1]这些青铜人像造型意图似乎是根据当时宗教祭祀礼仪的需要,分别铸造成不同身份的主持、祭司、参加祭祀活动的人物以及祭祀崇拜的偶像和神灵等。从功用的角度来看,这些青铜人像主要是用于宗教祭祀礼仪,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其目的似乎在传达古蜀先民的神巫观念与精神文化诉求,希望赋予器物以沟通神灵、祈福禳灾的和平愿望。从艺术手法来看,这些青铜器多采用夸张变形,将其五官或四肢以非正常比例突出,强化眼、嘴、耳等典型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意象化和程式化倾向,具有强烈的精神震慑力,体现出庄严肃穆、神秘诡谲的美学风格,成为三星堆青铜文化的代表。

2 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特征

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奇特,制作精美,呈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区域特征及民族特色,打破了传统历史学界对古蜀文化的认识,将开放、多元的古蜀文化呈现出来,验证了古蜀文化的真实性。三星堆青铜人像在造型特征、艺术风格、审美意蕴、形象设计上都与中原青铜文化有着截然的不同,是巴蜀文化独树一帜的代表,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2.1 立体塑性、观物取象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人像,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人像13件,二号坑出土青铜人像44件,[2]这些青铜人像都以丰富的人像造型著称,展现出了极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在人像造型上,古蜀先民善于采用立体塑性、观物取象的艺术手法,将现实的人体作为客体来铸造青铜人像,使得所铸造的青铜人像不仅外形饱满,而且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古蜀先民在铸造青铜人像时采用了六点定位铸造的方法,充分考虑到人体顶骨、顶丘、结节、下颌及隅角的空间定位,使得整个人像造型圆润饱满、充满张力。这种观物取象的艺术手法已从最初的观照动物的视角转向了观照人类自身,这种艺术思维的转变,打破了传统夏商时期青铜器以动物写实为客体的艺术表现方式。古蜀先民将这种意识表现到青铜人像造型中去,大胆地将现实的人体作为客体来铸造青铜人像,将人像作为青铜艺术的表现形式,表明了古蜀先民已从对自然的崇拜中逐渐向祖先崇拜发展,生动地展现了古蜀先民的文化信仰和艺术追求,充满历史的厚重感。

2.2 造型各异、姿态万千

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丰富多彩,表现为立人像、跪坐人像、人面像、人头像等,不同的青铜人像在大小、形态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大型青铜人像庄严肃穆、气势磅礴,人面像眼球向外凸出,额头鼻端以卷云形羽翅加以装饰。中型青铜人像造型与立人像有一定相似,但是只限于颈部下端、头两部分。小型青铜人像大小小于真人高度,一般在十几厘米以下,有坐人像、人面像等,不同的造型所体现出的宗教祭祀存在差异,体现了祭祀环节中献祭、做法及跪拜等姿势。除此之外,三星堆青铜人像打破了传统以圆雕为主、不注重体积感的原始抽象艺术思维,使雕像从单一的艺术结构向立体化多样化结构转变。在青铜人像造型上,开始注重线面的结合、体积感的强弱、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等,正是这种灵动的思维、脱俗的创造理念使古蜀艺术从传统艺术追求中悄然脱离出来,促进了写实艺术的逐渐形成,这也是三星堆青铜人像的艺术魅力所在。

2.3 手法夸张、比例变形

在古蜀先民生活中,社会宗教意识浓厚,这种浓厚的宗教意识也逐渐地透射到了最原始的艺术思想中。三星堆青铜人像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又大胆地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将宗教祭祀思想以超凡脱俗的青铜人像表现出来。具体采用方正构图方式,以大眼、硕耳、黑眉等夸张手法加以修饰,使所描绘出的意象与现实区别开来,产生传统的神秘美感。三星堆青铜人像构成打破了传统对人类五官的认识,其双眼比例、耳朵大小都被夸张化,双眼成为青铜人像群面部中心,口部被夸张化拉长,体现出超凡的艺术感受,营造出神秘、庄严、肃穆的宗教祭祀氛围。同时,三星堆青铜人像结构比例也与现实人存在巨大差异,也成为三星堆青铜人像艺术的独特造型特征。例如,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其双手采用夸张表现手法,以抱握状态呈现出来,是古代神的代表,象征社会最有权威的领袖人物,表现出古代社会对神权、王权的崇拜。青铜人像造型来源于现实客体又区别于现实客体,产生神秘、肃穆的艺术氛围,正是这种有意识的改变常规造就了三星堆青铜人像超凡脱俗的艺术特征。

3 三星堆青铜人像的审美意蕴

艺术是审美理想的物化,三星堆青铜人像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其抽象与写实和谐统一,将其宗教和王权互相渗透,将其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充分展示了古蜀青铜艺术的辉煌。三星堆青铜人像数量众多,造型丰富,采用取像生塑的表现手法,以人体特征为基础铸造青铜人像,立体感较强,生动地体现出了古蜀先民的创造力。青铜人像造型超凡脱俗,体现出了古蜀先民的智慧及艺术想象力,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众多的青铜人像集结于此,其蕴藏的艺术造型之独特,文化内涵之丰富,的确是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3.1 程式化、千人一面

三星堆青铜人像的整体程式特征,构成了三星堆青铜艺术最辉煌的一页。这种程式化绝非是一般层次意义上的造型特征的延续,而是在造型法则和形象推敲都高度成熟层面上的结合,是理性和感性相碰撞的结果。这种程式化能历经数千年的考验之后,依然能在今天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美的震撼。三星堆青铜人像数量众多,大小各异,但造型鲜明,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特征还是令人印象深刻。三星堆青铜人像特别重视人面部表情的刻画,以眼、鼻、耳、眉线条的组合呈现出祭祀的面部表情,让人对古蜀社会充满神秘感。青铜人像的头冠及衣服纹饰特点突出,纹饰生动再现各类动植物,使青铜人像群面部线条更加清晰,造型也更加鲜明整齐。青(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铜人像创造是将人作为客体,通过艺术构思将其以青铜铸造的方式,以一定规律组合起来,形成当时三星堆青铜文化的主流艺术思维,呈现出整齐划一的青铜人像程式化的艺术风格。这种程式化不仅标志着三星堆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而且能够通过这种统一的艺术风格、鲜明的艺术特征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生动地展现出三星堆文化在祭祀活动中的深刻含义。

3.2 多样化、千姿百态

虽然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具有程式化的千人一面的特点,但其类型丰富,在统一的铸造工艺下展现出了千姿百态的人物造型,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模仿便能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三星堆青铜人像以丰富的头饰及人像造型为主要创造方法,与丰富的祭祀面部表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例如,在三星堆青铜立人像衣服上刻画有龙纹、鸟纹、目纹等等,衣服左侧两队龙纹造型相同,每对龙纹背相对、尾相连,呈现出平衡的艺术思想。整个造型与纹饰内容丰富、主次分明、生动灵活,表现出神秘的宗教力量。同时,三星堆青铜人像个性化的造型所展现的人物特征也存在差异。例如,以浓眉大眼、方面硕耳、高鼻阔嘴表达庄严肃穆,向外传递着威严;以圆润线条、俊秀五官、细腻双唇表现女性神态,自然优雅的女性神态展露无遗。不难看出,三星堆青铜人像群造型整齐划一,但又不失生动活泼,极具个性化,将三星堆宗教礼仪祭祀活动生动地呈现出来。

3.3 陌生化、神秘诡谲

青铜艺术所具有的强烈震撼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神秘诡谲的艺术色彩,这也是青铜艺术吸引当代人们不断探索的动力。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宗教思想对社会意识即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古蜀先民对宇宙精神世界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精神认识是主观和模糊的,这些观念也就必然渗透到了对青铜人像的造型和纹饰上。从三星堆青铜人像造型特征可以看出,古蜀先民将人作为主要意象,采用夸张变异的手法将人兽、人神等元素融合,使青铜人像呈现出陌生化神秘诡谲的艺术效果。他们常常采用黑眉、大眼、硕耳等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的面部表情,然后将人像与夸张的动物、植物按照一定的神秘法则构成,使其有异于常物,增添了青铜人像的威严和神秘感,使其具有神性意味。这种脱离现实的表现手法是古蜀先民对自然和宗教的理解,也是他们将现实对象和经验对象分开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蜀先民的这种想象逐渐替代了自然实体,并以某种特殊的形象保存下来,成了最终具有陌生化的一种符号语言。

三星堆青銅人像不仅数量众多、体量巨大,而且制作精美、寓意深刻,是巴蜀先民特有的审美意蕴和文化情怀的集中展示。同时,青铜人像整齐划一又不失个性,千面一体又不失灵动,其艺术造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求同存异、神秘诡谲的艺术魅力,正是这些独特的造型特征和审美意蕴使得三星堆青铜艺术跃然于世。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三星堆青铜人像的审美内蕴[J].湘潮(下半月),2011(05):42-44.

[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M].文物出版社,1999:449,466.

[3] 明光昊.三星堆青铜器的审美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范小平.三星堆与商周青铜人像群造型艺术研究[J].四川文物,2001(02):13-17.

[5] 范小平.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 三星堆青铜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作者简介:王晓婷(1990—),女,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美术)。

猜你喜欢
审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