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2015-05-30 19:02:54王建斌贾瑶
2015年8期
关键词:泰尔指数区域差异绿色建筑

王建斌 贾瑶

摘要: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算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性,将全国绿色建筑发展总泰尔指数分解为基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泰尔指数。结论认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内部差异,东、中、西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较小;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差异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泰尔指数;区域差异

一、绿色建筑概述

根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该标准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大类指标系,每一个指标体系又包括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根据新建建筑在满足每个指标体系所有控制项的前提下,再根据该项目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项数多少,将该建筑的评价分数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级绿色建筑,随着绿色建筑星级的增加,对其要求达到的标准也越高,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品质要求最高,增量成本也高,一星级绿色建筑要求满足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其投入的增量成本较二、三星级低。我国自2008年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以来,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逐步实现从浅绿到到深绿的过渡,并进一步向泛绿阶段迈进,以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区域分布现状

2008年是我国绿色建筑标识工作起步阶段,全国共有10个绿色建筑项目,其中一星级绿色建筑4个,建筑面积为107.36万㎡;二星级绿色建筑2个,建筑面积6.35万㎡;三星级绿色建筑4个,建筑面积为27.51万㎡。这一时期绿色建筑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没有绿色建筑。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政策不断深入和细化,2011年是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时期。到2013我国绿色建筑项目个数累计1522个,东部地区占比73%,中部地区占比15%,西部地区占比12%。绿色建筑面积为16335.69万㎡,其中东部地区占比71%,中部地区占比16%,西部地区占比13%。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最活跃地区,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较2008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一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总生产量高代表城市整体的经济力量强,绿色建筑项目一般在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会相对普遍,这可能是由于城市经济力量支撑了建设绿色建筑比常规项目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2]。绿色建筑需要投入额外的增量成本,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易被接受和推广,因此东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

三、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本文选取具有差异分解特性的泰尔指数作为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指标。首先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收集2013我国各省区绿色建筑项目面积数据作为衡量我国绿色建筑状况的指标,权数选取反映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GDP占该区域总GDP的比重。将以上数据代入泰尔指数公式,计算所得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如下:

上表中T东、T中、T西分别代表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建筑发展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差异泰尔指数,T区域内、T区域间分别为反映区域内和区域间绿色建筑发展差异泰尔指数,T总为反映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差异总泰尔指数。

由表1可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差异的总泰尔指数为0.0824,其中区域内差异为0.05856,对总差异的贡献度为0.7109;区域间差异为0.0238,对总差异的贡献度为0.2891。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差异构成,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各自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相适应,因此其泰尔指数较小,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率较小。

比较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建筑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表现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且东部地区的差异贡献率最大。结合原始数据,西部地区各省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与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度较高,西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的省份有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其中甘肃、四川、贵州省是影响西部区域绿色建筑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为其绿色建筑发展不及其经济发展在该区域的地位,对于这样的地区应加强绿色建筑建设;西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地位的省份有广西、重庆、陕西、青海、宁夏,其中陕西省对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不均衡产生主要影响,陕西省绿色建筑发展要优于其在西部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地位,表明这样的地区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较高,对这样的地区应提高宣传力度。西部地区不但绿色建筑发展差异大而且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是未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应加强的重点区域。东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较突出的省份有辽宁、浙江、山东、广东,这些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不及于其强劲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区域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均衡性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地位较突出的省份主要是江苏,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面积为3716.19万㎡,占整个东部地区的32%,其经济总量只占东部地区的17%。江苏省作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示范地区,积极开展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无论是绿色建筑项目个数还是绿色建筑项目面积都处于全国前列。结合前面区域分布状况分析,虽然东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总体差异较大,但是其绿色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且对总差异贡献较大的省份有湖南和山西两省,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较好地区,其绿色建筑面积占整个东部地区的27%。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本文根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计算我国2013年绿色建筑发展相对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差异引起,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较小。这种差异分布方式决定了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能只考虑区域间差异,制定全国性的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更要关注区域内各省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根据不同气候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细分绿色建筑发展区域,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类指导”使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经济的绿色建筑技术,实现绿色建筑发展。

(2)西部地区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不均衡程度最高且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未来国家在深化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时,加大对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激励与补贴,加强对地方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监管,提高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整体水平。

(3)对全国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的省份,如东部地区辽宁、浙江、广东、山东;中部地区的山西、湖南;西部地区的四川、贵州和甘肃。对于这样的地区应适当加强绿色建筑发展,是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全国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地位的省份,如东部地区的江苏、中部地区的湖北、西部地区的陕西,可以将这些地区作为区域性绿色建筑发展示范区,加强其绿色建筑发展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区域性绿色建筑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叶祖达.低碳绿色建筑:从政策到经济成本效益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42

猜你喜欢
泰尔指数区域差异绿色建筑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配现状及区域差异研究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2:56:21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3:09:35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21:33
试述国家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对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7:27:37
我国地区间高技术产业出口差异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8:54
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8:44:27
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时空变化研究
泛珠三角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趋势研究
商(2016年8期)2016-04-08 1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