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慧 程芳
陶艺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陶泥来自于大自然,与孩子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教学活动,能促进孩子创造力和审美观的培养。下面,我将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我在陶艺教学上的一些体会。
内容求“丰”促想象
陶艺创作的内容很丰富,题材广泛,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用品、传统民间陶艺作品和现代陶艺作品三大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陶艺作品大都来源于生活。孩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逐步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逐渐丰富自身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并从中学会对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审美情趣进行感受、体验和创造性表现。因此,在进行陶艺教学时,我们注重引导孩子欣赏生活中常见的陶艺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感受到陶艺美观和实用。我们曾经给孩子们上过以“灯”为题材的创作课程,在所有展示的灯具中,一件大象陶艺灯具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镂空的陶土中透出柔柔的光线不仅赏心悦目,而且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它使孩子们想起了在柔和的灯光下偎依在妈妈怀里的温馨情景,激起了孩子们制作灯具的愿望,陶艺活动“南瓜灯”由此展开。传统民间陶艺多以生活趣事、童谣、传说故事为题材,风格严谨、唯美。在《佛山公仔》欣赏课上,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维妙维俏、生动活泼的形象立刻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现代陶艺在造型上的奇特及装饰手法上的灵活多样性,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富有灵性的现代艺术的脉搏。
教学求“活”促兴趣
在陶艺教学方法,我们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教学环节。我们通过收集图片、音像资料,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唤起孩子已有经验,进一步扩宽视野。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我们以《火炬》为题材,收集了关于亚运与火炬的图片,建立资源库,引导孩子欣赏火炬的造型美,将孩子置身于真实、丰富的生活中。同时,积极发动家长资源,组织孩子参观艺术作品展览,到雕塑公园欣赏雕塑作品,到博物馆去感受传世作品的魅力。
材料求“新”促创造
随着科技的发展,陶艺创作的材料已不仅仅局限于陶泥,创作的作品也不仅仅是型的塑造,还有色彩的运用。一件成功的作品不仅造型美观、奇特,而且色彩搭配应该是和谐,甚至是惊艳的。陶艺创作的材料就好比做衣服的布料,布料漂亮,做成的成品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不同的着色颜料让他们运用已有的平面绘画知识对立体面进行装饰。陶瓷釉色是首选,它有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魔力。在陶艺教学活动中,我们都鼓励孩子直接为自己创作的陶坯上釉,虽然难度比较大,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太多的好与不好、成功与不成功的担心,故作品色彩斑斓、大胆奔放,没有整齐划一的色块。这些陶艺作品,经1200℃高温烧制后,坚固持久,成为孩子们创作历程的真实写照。除了陶瓷釉外,水彩颜料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素烧的陶艺作品上用水彩颜料进行绘画与装饰,给人以古朴、粗狂、自然的感觉。例如,孩子陶艺作品《孵蛋的母鸡》《瓢虫》以及《莲花》,就是运用水彩颜料进行彩绘的。由于陶泥不便于保存,而且价格比较贵,在平时的练习课中我们可以用橡皮泥、纸黏土等来替代。
陈列求“奇”促共鸣
一个新奇、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观,唤起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因此,在陶艺教学过程中,环境创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环境布置上,要注意合理搭配。除了要考慮孩子高度、视线外,作品的陈列还要考虑整体空间的协调,使作品的造型、色彩与空间背景色彩和大小相互衬托。例如,我园陶艺室以树林为背景,以绿色系列为背景色,陶艺作品一一错落在树林中,进入陶艺室,就像进入艺术的天堂。
通过实现陶艺教学“四求”,孩子可以在玩陶中去锻炼技巧,拥有灵巧的双手,创作出很多令成人难以达到并叹为观止的优秀作品。启智、陶情、健体正是陶艺教育之目的 ,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广州军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