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丽霞
[摘要]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顺利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的必备技能。首先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应该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供智力支持,指明教师的学习途径和方向,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知识有效结合,并通过组织信息技术比赛检验教师学习成果,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96
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要快速提高教师素质,一要教师在自修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二要培养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要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育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忽视甚至缺乏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素养不能引起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许多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其原因恰恰是他们缺少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使用或正确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前提条件。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例如,现在仍有一些教师还不懂得从网络上获取其所需的资源,对包罗万象的网络未能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显得很重要。其实,在各学科教学中,课件的展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其便捷性和多样性更是让人振奋。只要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就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
二、营造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氛围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在网络上阅读学习,使网络阅读成为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利用电脑写作,除了便于编辑、修改和保存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实现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即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经常在电脑上作业(如完成教案、试卷、教学总结、电子幻灯片、论文等),多利用多媒体平台上课,有利于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就感。学校应当充分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不要等自己的水平很高后再用信息技术,而应该边用边学,多用电脑处理日常事务。只要能用电脑处理的事情,就尽可能用电脑来做,如学生评语、成绩统计、电话号码管理等。
三、明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前,要对教师的现有水平做一个全面具体的调查,摸清现阶段教师信息素养状况,根据教师现在水平进行分组培训。例如,有些教师只会使用一些网络聊天软件,那么,可以把这些教师分为一组,利用他们已掌握的打字技术,从简单的Word文档处理开始,逐步过渡到简单实用的Excel处理,还有PowerPoint编辑运用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这部分教师逐步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常用的办公软件。对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则另外编成组,快速提高。然后,再把初级组和高级组搭配组合,以快带慢,共同提高。
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应用,即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尽可能多地利用计算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方面能将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能,另一方面加深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理解。鼓励教师每学期都上一些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展示课,并根据各学科自己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五、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比赛
信息技术知识是在不断的培训、学习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搭建教师展示平台,积极开展各种信息技术竞赛活动,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应该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以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总之,我们身处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知识新科技的前沿,应用新知识,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技术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愿每位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并改善心智,一步步成为优秀的教师。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