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教学落到了实处,同时也解决了旅游企业周期性的临时用工需求,是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健全机制、融合校企文化、提升师资水平,可使该模式趋于优化。
【关键词】淡进旺出 阶段推进 工学耦合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9-02
武威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建重点专业之一。根据学院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自2012年起实施“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的内涵
淡进旺出:“淡”和“旺”是因旅游业的季节性特点而存在的淡季和旺季两个时段。“淡进”,即在旅游淡季,学生进入学校课堂,以在校学习为主;“旺出”,即在旅游旺季,学生走出校门,到旅游企业参加顶岗实践学习。
阶段推进:两年学制以学期划分阶段,第一学期为起步阶段,第二、三学期为成长阶段,第四学期为成熟阶段,各阶段层层推进,相互制约。
工学耦合: “工”指学生在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期间,作为企业员工顶岗工作,企业付给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学”涵盖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在旅游企业接受顶岗实践学习。“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工学耦合”,即将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实践相结合,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实训、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 通过系统设计学习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采取学校学习、企业见习、工作过程参与、顶岗实践等方式,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淡进旺出、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情况
武威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2012、2013、2014三级学生中实施了“淡进旺出、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学制两年。
起步阶段,以“识岗”为目标,以学校基本素质学习领域、岗位基本领域课程为主,学习旅游体育训练、普通话、导游基础知识应用、旅游职业形象塑造等6门课程,夯实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成长阶段,以“助岗”为目标,以学校学习为主,企业实践为辅。在校主要进行岗位核心领域、素质拓展领域9门专业课程学习,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旅游旺季,根据合作企业需要,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部分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邀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课堂,或者组织学生进企业观摩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成熟阶段,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组织学生到省内外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顶岗实习,以准员工身份独立工作,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
三、“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旅游旺季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专业教学落到了实处,而且解决了旅游企业周期性的临时用工需求;学生在旅游企业带薪顶岗,真实体验职场环境,履行岗位职责,在岗位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增强了旅游淡季回校学习的动力。这种模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结合,是一种适应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经得起检验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和企业之间双赢目标的实现。
(一)运行机制
“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有具备专业实训条件的、愿意接纳学生开展季节性专业实训的旅游企业,且有健全的运行体制机制做保障。实践中,具备实训条件且有合作意向的旅游企业很多,但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校企双方的合作机制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淡进旺出”对学校、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行秩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旺出”满足了旅游企业的季节性用工需求,但是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旺出”期间,旅游企业人员紧张,很难安排专人对学生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控;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在顶岗实践中得以实践检验,但个别学生专业技能不熟练,服务质量会打折扣,这会影响旅游企业的整体形象;学生不是旅游企业的正式员工,旅游企业不能将学生完全按照正式员工去管理,学生缺乏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价值取向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旅游企业则以经济利益为目标。“淡进旺出、工学耦合”模式实施中,学校以锻炼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倡导“学中做、做中学”。顶岗实习中,企业不能完全按照学校的实习计划安排实习岗位开展轮岗轮训,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安排单一的、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学生只能算是廉价劳动力,很少被旅游企业真正接纳。
(三)师资力量
“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淡進”期间,学校教师要教授学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以满足“旺出”期间旅游企业对员工的技术和素质要求,使学生能立足岗位;“旺出”期间,所学为所用,指导教师也要适时指导学生,使专业操作技能规范化、标准化,使学生能站稳岗位。实践中,学校大部分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对岗位操作技能的实践指导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欠缺,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不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旅游企业指导教师工作技能熟练,能胜任实践指导工作,但在工作时间,为完成岗位任务和工作效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指导工作中,企业师资的不足也很难保证学生在岗位实训中的学习效果。
四、“淡进旺出、阶段推进、工学耦合”模式的优化措施
(一)健全机制保障
校企双方以人才培养、互惠共赢为出发点,转变思想,通力合作,健全校企合作制度,落实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质量监督机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校企双方责、权、利。细化合作项目和内容,优势互补,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二)融合校企文化
1.在校园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在校园宣传栏中以展板形式展示旅游企业简介、旅游企业优秀技术标兵、企业经营理念和经典语录等,在教室文化营造中,张贴企业文化标语,营造企业文化环境,让校园充溢企业优秀文化,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2.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邀请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聘请旅游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工作和实践指导工作。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资源、设备、技术、制度等优势,定期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开展短期专业见习和顶岗实训;组织开展校企联谊活动,让学校师生和旅游企业员工之间近距离交流,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3.在师资培养中融入企业文化。利用季节性的特点,在假期时间安排专业教师到旅行社、酒店挂职锻炼,以旅游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各岗位进行实践学习,体验企业文化,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在旅游淡季,邀请旅游行业企业精英来校开展讲座或专题报告,丰富文化交流。此外,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培训和讲座,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传播高职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和互惠共赢。
(三)提升师资水平
通过国培项目、联盟培训和行业培训,派遣教师外出学习或顶岗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派遣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壮大师资队伍和力量,开展校企师资传、帮、带,优化梯队结构,以团队力量促进个人发展,帮助教师在教学业务、实践指导、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曾宪明.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2):45—49.
[2]李海涛.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如何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J].职教论坛,2011,(09).
[3]劉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13,(14):30-31.
作者简介:
孔玉玲,女,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