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ky
2007年的夏天,安藤忠雄在台北小巨蛋演讲。一个有幸聆听的朋友回来后激动地描述当时的场景。“全场都在拼命一齐喊:Ando(安藤)!Ando !Ando!就好像参加演唱会一样。”据说那天在小巨蛋附近路过的某个阿嫲甚至以为里面是老鼠会在开大会,也许她实在搞不明白宣传海报上那个长得很丑的男人到底为什么会得到巨星般的待遇。
引发如此巨大的轰动,安藤忠雄的魅力究竟源自何处?除了散落在全世界的100余处建筑作品以及Pritzker、Carlsberg、PraemiumImperiale、Kyoto这4项建筑大奖大满贯的头衔,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战斗”个性,也为他博得了不少“非专业人士”的青睐。
“人生,就是不断的战斗!”这是安藤忠雄的人生信条。也许正因为此,在如今70岁的高龄,这位建筑大师依然壮心不已。
与天斗,归于原点
在消费性主义充斥的当代建筑界,安藤忠雄的独特之处在于反其道而行之。他崇尚拥抱自然、尊重历史,对现下大都市中条理紊乱的建筑环境保有着感性和深刻的批判,从不盲从于一时的设计风尚,但其选用的物料以及建筑形态却能将现今社会物质主义的洪流融入其建筑设计之中。质朴的清水混凝土、干练的几何线条及光、影、水、植物等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是“安藤出品”的独特标志。
安藤忠雄曾经多次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正“用从地球上抽取的石油来毁掉(地球上的)一切”。“在西方,他们把建筑与周边的环境隔离起来。但是在(传统)日式建筑里,你会发现室内与室外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我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日式建筑,而我采用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却是西方的。”
安藤的这种设计风格在他早期的代表作“住吉的长屋”(Row House)里就有所体现。该建筑只有两层楼高、约3米宽,由3个立方体组成。第1个立方体包括一楼的起居室和二楼的主卧室;第3部分由一楼厨房、餐室、浴室和二楼的儿童房组成。至于第2块区域,则是连接前两者的庭院。而最有趣的是,除了厨房、餐室、浴室那三间房的组合,人们要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则必须从中心庭院穿过。当然在冬季或多雨的时节,这样的设计似乎会给居住其中的人带来诸多不便,可安藤认为,这种不便是有报偿的。它既可以提高人们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度,又在有效地隔离了城市噪声和景观的同时,为阳光、微风和白云保留了一片开放的空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日式的枯山水庭园风格在安藤忠雄的设计作品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例如位于大阪茨城街角的那间小小的光之教堂(Church of the Light),安藤就在其中表达了禅宗哲学里的“生存的两重性”。
建筑物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和一道与之成15度横贯的墙体构成,而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廊道兩侧为素面混凝土墙,顶部由玻璃拱与H形横梁构成。廓道前后没有墙体阻隔,新鲜空气自由地在这个空间中穿行,其末端是绿色的树木和遥远的海景。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教堂内部的光线是定向性的。在神龛后面的墙壁上,一横一竖两道切缝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阳光从外面射进来,与灰暗而坚硬的混凝土墙体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引导信徒们意识到精神与世俗之间那条同样鲜明的分界线。除了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光之教堂内几乎没有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这种极端抽象和简洁的设计呈现出一种静寂的美,使进入教堂内的人很容易产生出接近上帝的感觉。
同样体现神灵空间的作品还有淡路岛东北部的本福寺水御堂(Water Temple)。在大殿中央的佛像背面,天光通过角窗流泻进来。尤其是黄昏时,殿内的红漆柱子拖出深长的影子,映得整个室内都呈现出满盈的微红色,颇具宗教意味。
安藤忠雄无疑是一位“借力使力”的高手。适应自然、提炼自然、修饰自然,他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和不断变幻的光影效果为居住者们成功地营造出属于个人的奇妙微观世界。
与人斗,信念必胜
建筑师与他的客户之间,似乎总有数不清的故事可说。安藤忠雄这位著名“斗士”也从不避讳谈及他多年来竞图失败的糗事。比如事务所刚开张时,他的退件率达到了95%,但他不气馁,反而针对每次的退件作品,重新思考究竟哪里能做得更好,再花时间重做一个。“我们事务所的人都会说:‘受不了,安藤又要竞图了!”他打趣地回忆道。后来,安藤为大阪市政府设计了一个在屋顶上种植草木的方案,被批为“不切实际的乱想”。过了几年,他又提出第二套方案,即在屋顶上建造电影院等娱乐设施。这次他得到的回答则是:“你不要再来了,你的方案永远不切实际。”可30多年后,安藤为东京市中心的一块区域所做的一个改建项目,就是在屋顶上搞绿化,把电影院放到地下。与他之前的方案几乎一模一样。
至今,安藤仍然将竞标当做是挑战自我的尝试,即便失败,他也乐在其中。他说:“有一次竞标时,我遇上了库哈斯和MVRDV。我和他们是同时代的人,私下有来往,互相又知根知底。通过投标与他们对话,这真是独一无二的刺激。最后我赢了!”
与其他国际级建筑大师相比,安藤的作品更多地集中在日本本土。可他对世界各地的建筑流行趋势却始终保留着自己的独特视角。
很多建筑师在成名之后,往往会忍不住到处接项目,快速致富;但安藤却没有让名与利冲昏了头。在电子化、网络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坚持不用计算机、不雇助理、不开电子邮件、不看电视,更不穿名牌的他仍然像初次踏入建筑界一样,保持着不懈的战斗意志。屡败屡战,信念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