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书法集评

2015-05-30 13:31:13
中国书法 2015年8期
关键词:行草书法艺术书法

王冬龄:

陈智真草隶篆都拿得出手,且有个性,其书法艺术有三点尤令我欣赏,即有生气、有奇趣、有功力。所谓『生气』,就是指书法作品线条中蕴藏的一股朝气与精神力量,这与线条表现技巧有关,但又不仅仅是技巧所能产生的。陈智在其《一默书屋铭》中说:『吾自养吾浩然之气哉。何见浩然?简淡而然,虚空而然,诚如默而然也。』此话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其书艺之境。陈智的隶楷在结字上往往别有会心,而行草的行气章法又跌宕飘逸,并且富有节奏变化,奇趣横生。其传统功力不仅体现在兼擅各体的广度上,更体现在其对汉隶和魏碑的深研上。其隶书与楷书结字沉稳而奇峭,达到了『既知平正,复追险绝』的境地。总之,陈智君的书法艺术,使我感到振奋,也感到愉悦。其书法点画线条和分间布白中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周俊杰:

陈智行草,虽无连绵,却气息畅达,行气字势之间有一股逼人之精神,此决非仅仅依照古人书作描写者可以为之。其形质似源于黄道周、倪元璐,这也是当今书坛审美之一大趋势,宗法明末几大家,在他们那里寻找到了个人审美的精神家园。然我始终相信,书不入晋(尤其行草),终难得其正果。陈智书虽有明人之狂放,却也不乏晋人之雅韵,这倒是当下不少书家所缺乏的一面。其楷书以《嵩高灵庙碑》为本,此碑野逸高古,很切合当代人的口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总的审美倾向,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陈智很聪明地选择了较为松散的魏碑,说明他对整个大的审美气候是很敏感的。没有这种敏感,是很难进入当代书法主流圈的。

李刚田:

陈智很好地创造了自己遨游于学林艺海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方面是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性灵基础;或者说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主体精神的弘扬,这一组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构筑了他治学和为艺的基础。我读过他入选书法研讨会的一些论文,如《文化·自然·宗教——)关于黄宾虹书法艺术的总体思考》《主角东方文化精神》《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浅谈庄子思想与书法艺术创作》等,文章在较厚重的读书基础和较深的思辨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他以学问作为书法研究和创作的支撑,但他知道学问不可以替代艺术,书法艺术要凭借其艺术语言,去表现创造者的性情,去营造和展示自己心灵的境界。我们看他的书法作品,既可感觉到金石的厚重,又能体味到书卷的深邃,同时在笔墨淋漓中传达出作者情绪的贯注,心灵的悸动。我们赏读他的书作,从对审美第一感觉的冲击到循序而读所得到的隽永意味,如与陈智同乘一舟之中而俯仰与共。

梅墨生:

我以为陈智乃一好学深思且有个性之人,敏而能静,静而多思,参悟当不在尘俗庸凡间。陈智为书,能力较全面,功力亦扎实,从传统碑帖中来,不属于自我作古者,也就是说他为书是尊重传统理法的,是有所宗法的,是曾经在古人、前人那里下过功夫和心力的。其篆隶,古朴自然、大方雄健,内含元气,不落俗套,虽笔法之精微处我不得见之,而其结字造型,时出己意而又有所本,堪谓有古意。所作行草,气息近明人,略参近人笔意,苍劲顺畅,有跌宕之美,似于黄道周、沈寐叟用功较多。总起来看,他所学在碑版简牍,于晋唐宋元涉猎较少,因显古朴劲健之感受。

吴雪:

在当今书坛,书法写得好的人不在少数,而既能书又能写文章的书家却不多。陈智从一开始就坚持技艺双修、艺道互进,在探索艺术实践的同时,从未放弃过理性的思考。早在一九九二年,他就加入了全国中青年书法理论团体友声书社。一九九四年,他的论文《文化自然,宗教——关于黄宾虹书法艺术的总体思考》入选黄山首届全国近现代书法研讨会。之后,他每年都有新的论文入选各种研讨会或发表在专业报刊上。二00七年,他的论文《当代书法之冷思考:文化缺失》荣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特别是他策划并主编的《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因其对地域书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受到安徽乃至全国书法理论界的关注,成为安徽书法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陈智在理论上的建树,主要集中在对近现代书法史和对禅意书法的研究上。他力图从纷繁的史料中找出书法、书家及其演变规律,从而为后人提供一面审视书法的镜子。同时,他对书法进行理性的思考,从哲学的高度反思书法本体、本源及其艺术价值,在如何认识书法艺术本质的问题上,给人以新的视角和新的启迪。

丛文俊:

看陈智的作品,第一印象就是他正在做展示个性的思考和努力。若以行草而论,还是颇有成效的。从其用笔来看,曲势是主要倾向,曲而遒劲,多『生』『老』之气,时或杂以生硬的直折,二者对比鲜明,可以产生较大跨度的节奏变化,这需要有相当的胆识和经验,捺画多见隶意,笔锋却不使到位即行挑出,增加不少的古拙与生动。此外,挥洒的自由果毅,大开大阖,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古代书法品评名言『快刀斫阵』『沉着痛快』一类的美。审其字势章法,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字形大都独立,间或有三..字的牵裹呼应,这种状态正与快速的书写相反,既可以缓解急躁浮华,远接魏晋古风,还可以多一点从容,得一点字外之韵致。

亚明:

陈智乡友:书悉,作品见。余六十学书,七十不得入门。中华书艺无涯,有规律而无定法。陈智书见才气。唐张怀瓘论书『文似黄山』。《玉堂禁经》专说笔法笔势,录下:夫书之为体,不可专执,用笔之势,不可一概。虽心古法,而制在当时。迟速之态,资于合宜。大凡笔法,备于永字,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墨道最不可蘧明,又先达于八法之外。更相五势以备制度。君之书,笔法、笔势、笔意有见,力、气有而味稍淡。明文徵明清晨笼首书千字,日以万字为率。书无涯,君年尚青,望以子昂、徵明为范,他日当成大器。冬安!丙子大雪后二日于近水山庄 亚明一一九九六年冬一

刘墨:

陈智真行草隶篆皆能,但我喜欢他的『静』超过喜欢他的『动』,尤其是他的篆隶。他的书法中有自己的特色,即有『我』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指出,『有我之境』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动之静』三字,可谓妙极。近代哲学树立二名词,一曰宇宙观,一日人生观。大体言之,宇宙观偏于静,人生观偏于动。而中国之宇宙观即人生观,人生观亦宇宙观,二者打成一片,动静不二。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素处以默』,是静; 『妙机其微』,是动,动静不失宜,斯臻妙境,但这动是以静为前提、为根柢的。

傅爱国:

大概因为陈智书法的艺术语系具有『别样性』,一般观众以常态的眼光,的确难以理解或甚至误读;大概还因为其『居士』的身份,人们总是带着几分宗教的神秘性,试图破译其书法,这就难免有些不可思议的神秘、虚无和荒诞感。陈智确实有着佛教文化的情结,十几年前他就把自己的书法人生与九华山佛学院联系在一起了。从他长期对各种书体的臨习和创作,保持着那种明显与别人不一样的属于他自己的笔性和体态,且能达于自我高度统一而『不二法门』的书写定性来看,总觉得他的艺术与宗教之间存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呢7这也是我一直在揣摩的。蛇年春节前,他在合肥包河之畔的亚明艺术馆举办个人展览,我提前到达展厅,细细品味着一件件别具趣意的作品。在一件现代感强烈的少字墨象作品『魔界』面前,我停步伫立良久。这件墨华四溅、造型诡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其现代品格、笔墨功力和创变能力,仿佛让我看到作者的思维方式中,存在着艺术与宗教的二维一体性。

猜你喜欢
行草书法艺术书法
李白《关山月》(行草中堂)
新疆艺术(2024年1期)2024-02-01 13:16:20
书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书法欣赏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陈海良《古人诗》
艺术学研究(2022年2期)2022-04-28 07:33:10
书法
娘子关(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唐都学刊(2021年4期)2021-10-29 05:47:44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唐都学刊(2020年3期)2020-06-05 01:59:26
所谓书法艺术
现代装饰(2018年12期)2018-12-29 13:03:04
踏莎行草忆饶公
中华诗词(2018年4期)2018-08-17 08: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