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新
莉莉是一位职业女性。她年龄不算大,可患胃病的历史却不短。她先后到各级医院的消化科就诊,服过各种各样的抗菌素和消化科药物,却还是不见好转。
她跑的医院越多,听到的越多,思想压力越大。时间久了,就出现了情绪低落、睡眠不好、烦躁等症状。无奈之下,只好前来心身医学门诊寻求帮助。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后,医生诊断莉莉所患的是胃溃疡伴有抑郁症,建议她服用一些抗抑郁和焦虑的药物。她一听,根本无法接受,反复讲:“我患的是慢性胃病,应该服用治疗胃病的药物,为啥让我吃抗抑郁和焦虑的药物?”
的确,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所有病的根源都跟病原微生物有关,如细菌、病毒。只要把细菌、病毒杀死了,人的病自然也好了。但是许多专家在临床上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炎的主要因素,可有些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幽门螺杆菌消失了,但仍有相当部分症状没有消失,如疲乏无力、腹痛、睡眠差、大便不好、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厌世等。实际上,这些症状已经与幽门螺杆菌无关了,抗菌素或者消化科药物自然没有任何效果。
其实,溃疡病是常见的心身疾病,在生活、工作、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时,可以促进溃疡的加剧。长时期的情绪低落,能通过内分泌系统,影响到胃肠道功能。大脑就像一个司令部,如果大脑整天想着自己的胃病,担心发生癌变,在影响病情恢复的同时,病人也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大部分心理问题的表现往往也会反映到躯体,出现躯体症状。对于这些抑郁造成的状况,应该使用抗抑郁药物,加上对病人的心理治疗,方能产生效果。
莉莉听了医生的解释,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吃了那么多消化科药物都疗效不佳,原来是情绪因素在作祟,看来还得用调节情绪的药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抑郁治疗后,莉莉自我感觉已经好了90%。其实,50%—60%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病人都伴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