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艳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对文言文更是“不感冒”,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高,参与度难以得到提升,加之一些教师在文言教学中所采用的模式较为生硬,文言教学效率更是难以得到提升。提倡虚实结合,把文言文文本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问题作为引导,促进学生展开探究,效果会更好。
一、融入生活素材,激活学生
结合以往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来看,基本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讲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让学生能记住文言文知识,能在考试中解答问题,而忽视了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忽视了文言文和生活的联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髓,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奠定基础。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还是过于强调“文”而忽视“神”,在文言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疏通下自此,讲解下文意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文言文教学缺乏语文味,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不高,总感觉枯燥而乏味。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若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那就需想法设法地消除学生和文言文文本之间的隔阂,要让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中去感知、体会古人的生活、思想,这样才能拉近和文言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就应注重从生活素材中选取和文本内容相符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能体会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性,能真正做到文言相融相生。
如《寡人之于国也》主要是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那么,今天这样的思想在生活中是否还依然存在,能否用当今的理念来对孟子的思想进行阐释呢?为此,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如有的学生就提到“不违农时……”和“可持续发展”是相通的,由此而引导学生对“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和“数罟”的意思进行翻译。再如“谨庠序之教……”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相通的,学生找出后引导学生对谨”的含义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句式进行探究。又如《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十思”的内容和各行各业的人结合起来,学生兴趣就会变得更高。
二、注重问题引导,突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毋庸置疑,但落实到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又习惯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师生间的对话关系缺失,哪怕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也只顾教师自己的答案,而对学生的理解不太关注。如此,学生依然只是作为接受着在学习,学习后的收获不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存在多重关系的,只有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主动去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要让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要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如《赤壁赋》中对“月”的探究,教师先说苏轼写月的诗文很多,然后举出几个例子,接着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写月的相关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很快学生就找到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句子,在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再稍加指导,学生也就能了然于心了。如此,让学生去经历、感受,其体验也会更加深刻。
当然,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不可缺少,在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时,要注重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紧扣“异”而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文章中写到“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先问“异是什么意思?”“之前是否存在‘异?”“‘异之后所写又有何不同?”如此,几个问题把文章的结构就衔接起来了。又如《阿房宫赋》中对第一部分的探究,以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能更好地抓住阿房宫的特点。
三、注重品味虚词,读出韵味
从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来看,对虚词的处理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其用法和意义,而对其中的韵味却不太关注。虽然文言文中实词承载了文言的基本含义,也渗透者作者的思想情感,但虚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很多时候虚词不仅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更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表达。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还要在语气上多关注,通过虚词更好地深入到文言文本中。
首先,在对文言虚词进行品味中,要结合内容而体会其内在含义,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至北营的第三个阶段“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文中说到“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意思为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如果在阅读中不理解这一点,也就很难体会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当然,在引导学生对虚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
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语气词进行分析,从语气词中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抒发的情感。如《寡人之于国也》中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若对“焉耳矣”没有深刻的体会,是很难理解梁惠王的自诩和抱怨的。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如不对“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加以对比分析,很难体会其区别。如“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中,只有对“安能”“宁”“而”深入体会,才能体会屈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能依然停留在让学生学懂几个文言句子,能解题的层面上,而要以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为重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能在文言文学习中真正获得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培养,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才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