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差异的表现及归因探究

2015-05-30 10:48:04黄亚南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8期
关键词:背影文学作品经历

黄亚南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文化水平、价值取向等不同,故而在面对文学作品时,其看法、观点、感受等也不尽相同。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乃至结构,都是值得我们一一去品味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分析文本解读差异的表现及归因,目的就是要更加全面的去了解教师、学生是在对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存在差异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全面解读作品作出指导。结合初中阶段所选的文学作品来看,小说、诗歌、散文等都有涉及,那么,在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会存在什么差异呢?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一、在内容上,关注点的不同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丰满”,才能让主题得到突出。在内容上,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内容安排方法,如小说一般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安排,记叙文则一般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安排。然而哪怕是相同体裁的作品,其内容上也会有所变化。如《故乡》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展开的,如《童年的朋友》则始终围绕外祖母形象展开,分别对外祖母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在内容上出现差异,更多的是因读者在文化层次、理解水平、人生经历方面存在差异性,从而导致对文章内容的关注点不同。

以《背影》为例,文章是紧紧围绕“背影”而写“不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而展开的,先交代了家境然后再写浦口送别,在这个过程中,因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如若读者本身家庭就不好,那么,在解读该作品时,更容易产生共鸣。在浦口送别过程中,如果读者曾经有类似的经历,那么,对父亲的背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读者的理解水平也会影响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看法。如《最后一课》先写了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写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情形及小弗朗士思想的转变,最后才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在这三个部分中,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刻画,目的都是为了突出“爱国”这一主题,关键是看读者从哪个角度去看,从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

二、在主题上,理解点的不同

所谓“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或情感,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读者对文章中所蕴含的主题的理解也会不同。如《背影》,有的读者读到的是“父子情深”,而有的读者读到的却是“感恩”;如《安恩和奶牛》,有的读者读到的是主人和牛之间的情感,而有的读者却能提升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如《父母的心》,有的读者能读到“至爱亲情”,而有的读者却读出了感恩,读出了穷人的难处,读出了关爱。之所以对作品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更多的是因为读者在解读作品过程中选择的理解点不同。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而这价值观念也会影响其对作品的理解。如《甜甜的泥土》的解读,若站在旁人角度,我们或许能看到母亲的不幸,也能感受她对孩子的爱,若站在孩子角度,我们能读到他对母爱的呵护,那么,作为读者,是选择站在哪个角度来理解,更多的就要看读者的人生经历和其价值观念的取向。客观一点看,我们要看到不幸婚姻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也要能让学生感受母爱的至大,启发学生去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美。再如对《多一些宽容》的解读,要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尤为困难的,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关键是看读者如何对待宽容本身的内涵,如果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容,这样再来理解“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则会更加深入。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因选择的对象不同,所产生的理解也就不同。如站在于勒角度,他是如何体会家人对他的态度?如站在菲利普夫妇,他们对于勒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客观一点看,之所以让一家人出现这样的局面,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对于一部作品,更多的是要看读者的角度和选择的理解点。

三、在结构上,分析点的不同

结构是作品的骨架,也是支撑整个作品的内在线索,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因读者所选的分析点不同,所产生的理解也是多样化的。以《甜甜的泥土》为例,若是一个具有相似经历的孩子去读这篇文章,他更多看到的是“王小亮”生活的艰辛,也能感受王小亮种种行为的动机。每一个人在解读文学作品时都不能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外,而是会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和读者去进行对比和碰撞,正是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文学作品才会变得更加丰富。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因读者的经历和价值取向等不同,所选的分析点就会有不同。如对《散步》的解读,文章其实结构很简单,就是一家人饭后去散步,中间发生了一点小插曲,而在解读过程中,如果选择的分析点不同,理解也就会不同。如选择“我”来作为分析点,“我”是母亲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在面临选择时(“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就需考虑老人和孩子,也才会理解陪孩子的时间还很长,而陪老人的时间不多,所以才说“走大路”。如果是选择母亲,“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可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对“我”的态度是“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信任已经跃然纸上。可见,在对作品进行解读时,如果读者选取的分析点不同,那么,对人物的理解、主题的感受也会不同。

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只有一种理解,关键是要看读者在解读作品过程中所选的“点”,而在这个选择过过程中,如读者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等是无意就渗透到其中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多去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去感受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其阅读体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背影文学作品经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4
两个背影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36
背影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0
背影
当代工人(2020年12期)2020-07-23 11:44:04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2-27 09:06:30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北极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0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