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菲钦素描艺术中线的表现语言研究

2015-05-30 10:48李艳霞
美术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情感表现尼古拉素描

【摘要】2014年12月6日《尼古拉-菲钦油画巡展》在北京大都美术馆隆重拉开序幕。在感叹菲钦的富有生命气息的油画艺术作品之余,也逐渐让我们回想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菲钦素描传入中国时情景,人们惊讶于其素描人物肖像画风与中国人物白描画风如此相像,竟被误认为出自中国艺术家之手,菲钦运用准确肯定有力的线条,不仅描绘出人物形象外貌特征,更是利用线语言虚实、长短、疏密变化生动刻画出人物形象神态特征,同时运用抑扬顿挫抒发和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把自己情感物化给人物形象,形神兼备地展现出既有人物肖像神态特征又有画家物化给予人物肖像神态情感特征的素描艺术作品。

【关键词】尼古拉-菲钦;素描;线条;客观写实;情感表现;以形写神

一、菲钦运用不同线表现情感“就像一门语言有它的语法规则一样,视觉艺术也有自己的艺术结构,其基本的视觉元素包括线、形、色和纹理、价值观和空间。艺术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线。然而,菲钦并没有将线视为复制自然的一种方式,而是用线来表达他对周围世界的内在情感。他试图根据自己的艺术规则将艺术进行浓缩。在他的现实意识中,他使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自己的艺术风格,而绘画艺术中的线法对他只不过是一种融合了大量明暗调子的速记手法。”线作为绘画基本语言符号,由很多连续点组成,积点成线,线的不同疏密粗细排列组织,又会形成不同面,相对于点和面,线更能概括物象特征和表现画家情感,画家把物象的喜怒哀乐的生命力赋予线之上,呈现出线的长短、粗细、轻重、曲直、疏密、虚实等特征,所以各种线的不同运行轨迹直接显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运行痕迹与情感运行轨迹。优雅心迹彰显为线运行轨迹轻柔飘逸;安静心迹彰显为线轻重浓淡变化小,线运行轨迹更加平稳,无过多此起彼伏变化;激愤急躁心迹彰显为线有力肯定由浓到淡。菲钦素描人物肖像绘画语言是由线面共同结合而成,相对于菲钦人物素描中起辅助作用的虚面运用,各种不同线的运用更能直接表现出菲钦的不同情感。

通过这三幅人物肖像可明显感受到,画家刻画人物形象时的内心感受。画家运用长短、粗细、轻重、浓淡、虚实的线,不仅准确有力地描绘出人物不同的年龄、性别相关的外部特征,也刻画出画家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内部神情、性格、气质、职业等。作品《印地安人头像》不仅刻画出老人外貌特征,更是刻画了老人沧桑坚毅的内心世界。作品《老人头像》刻画了一位曾付出艰辛劳作的老头虽老但身体健康的状态。作品《少妇》相对前面两幅作品截然不同地刻画出青年女性的优雅美。菲钦对不同人物形象有不同情绪感应,会运用不同线条去表现画面,作品《印地安人头像》(图1)为刻画老年妇女沧桑、松弛的皮肤,运用肯定较轻的长直线重点表现了岁月留在老人脸部的皱纹。然而同样刻画老人形象,在作品《老人头像》(图2)中,菲钦用相对肯定有力的长曲线强调老人面部形体的外轮廓,表现出老人倔强勤劳的性格与健康的体魄。作品《少妇》(图3)为表现漂亮女青年的知性优雅,菲钦运用长却轻柔、淡然、飘逸、实虚结合的微曲的线表现。纵观菲钦三幅人物肖像画,无论运用哪种语言特征的线,皆表达了画家对不同人物截然不同的心情感受。

由菲钦人物肖像作品可看出,无论描绘哪种人物形象皆有共同特点:人物塑造已非传统的西方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传统的西方人物塑造皆遵循唯物客观写实塑造观念,主观让位于客观,客观描摹真实再现,尽可能接近客观物象形体真实,为使得所画物象尽量接近原物,绘画时更加注重物象形体的准确、比例结构透视的准确以及物象的立体感。而菲钦人物素描刻画在接近物象外形同时,更加尊重人物内心情感特质和尊重自己感受到的物象情感特征,主观抒发自己对人物情感体验。从三幅素描人物肖像中可感受到,相对于传统西方绘画中光影立体塑造法,菲钦人物形象塑造更趋于装饰性,装饰性塑造法对体积要求少,感情抒发相对自由。从三幅作品中可看出,菲钦的人物刻画更加注重五官形体特质的细节描摹,因为五官特征更能体现出每个人心理情感变化。菲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表现方法:首先是运用不同粗细、长短、轻重、浓淡、虚实线辅助于虚面表现五官形体特征:其次是人物头部其他形体特征;再次是简练概括衣饰等。并非如传统西方绘画中用明暗体块塑造头部体积和结构,呈现出明暗对比强的人物头部特征。菲钦人物肖像受光影响小,无论五官呈现在传统意义上哪种光源下、哪种虚实,其画面里能体现人物情感变化的五官都是首要刻画对象。

菲钦人物素描肖像绘画形式语言区别于注重光影体积关系及人物骨骼肌肉结构的西方传统绘画形式语言,非客观般真实再现形体和详尽刻画人物头部体积结构,而是更加注重彰显人物内部气质神态特征以及五官等形体部位的刻画。

二、菲钦素描表现中特殊线的形成原因

(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需抒解——素描绘画表现中线的语言应运而生

在素描人物肖像中,菲钦之所以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线的语言表现自己情感,与菲钦特殊人生经历有关,画家手中的画笔成了画家疏解人生疾痛的表现武器,于是能表现情感的线语言应运而生。

菲钦四岁时得过一次脑炎,两周后却奇迹般苏醒,但此病给菲钦身体留下很多后遗症,20世纪初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菲钦因为革命奔波,加之父母在战争期间相继离世,他热爱的绘画事业也因此停滞,种种艰辛促使菲钦身心巨创,得了肺炎,种种不可接受之痛使其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而移居美国。然在纽约刚稳定不久,又因肺炎复发,移居托奥斯,妻子却也在期间忽然移情别恋,抛弃了菲钦和他们唯一的女儿伊雅,菲钦精神世界再次受到巨大创伤,不能承受之痛使得菲钦带着自己唯一亲人回到纽约,于是半生之年开始了重新漂泊,直到离世都未能回到自己依恋和怀念着的祖国。这种种不能承受之痛苦积压在菲钦心中,他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抒发表现。作为画家的菲钦选择了用绘画艺术形式来表达抒解心中疾苦。于是菲钦素描中出现了既能表现画者面貌特征,又能表现画家情感特点的各种线语言。

(二)菲钦素描表现中的线语言风格形成受荷尔拜因影响又独树一帜

菲钦素描表现中的特殊线语言绘画形式传承于荷尔拜因的绘画语言,全山石在《菲钦》一书中提到菲钦特别喜欢中国白描和荷尔拜因素描:“他发现荷尔拜因用线肯定、准确、变化多端、富有表现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力求简洁、概括,在线变化中求面的变化,所以他常把荷尔拜因素描作为典范,挂在墙上提醒自己在作画时力求准确、简练,使线条富有表现力和美感。”

从菲钦素描人物肖像中可明显看到,其素描中线的语言表现风格与荷尔拜因素描中线的语言表现风格很相似,两人的素描绘画观与语言形式皆区别于传统西方的绘画表现形式。传统西方的绘画遵循唯物客观写实绘画观,力图运用光影体积塑造法、结构塑造法再现客观物象形体的真实,而菲钦与荷尔拜因的素描绘画观并非如此。两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忽略光影的影响,更注重五官刻画,用线面结合的形式语言把五官刻画得十分详尽。菲钦素描类似于荷尔拜因的风格却又区别于荷尔拜因而独树一帜。菲钦更注重人本主义,把人性及人的情感凌驾于客观物体之上,对人的内心情感、神态特征更加重视。通过与荷尔拜因素描相比,可明确观察到菲钦用线语言表现的人物形象比荷尔拜因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更加简洁概括、更加主次分明,荷尔拜因塑造的人物头部虚面含蓄概括,只在人物头部外轮廓或五官外轮廓及衣饰关键部位用线条加以标示,其他部位相对于菲钦仍摆脱不了体面塑造法影响,可从其人物肖像作品中明确看到人物面部呈现的内部骨骼肌肉结构。而菲钦作品中人物面部呈现内部骨骼肌肉结构,运用不同的线辅助虚面只在关键转折部位点到为止,非面面俱到,运用不同的线语言,纵横穿插交错表现面部五官特征之外的物象,画龙点睛地表现画家心情感受。而荷尔拜因的素描(图4)虽很少受光影制约,但在线的语言运用上,更能畅然表达画家心情感受,线的语言运用更具有鲜明情感特征和生命气息。

(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全山石在《菲钦》一书中提到菲钦曾谈到自己的人本位哲学:“首先,是一个人、画的是这个人。”由此看出菲钦的绘画审美哲学区别于西方传统的绘画模仿和再现客观物象真实的绘画审美哲学,更注重有生命个体的人的情感,区别于照相机般描摹照抄的本质。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绘画艺术家所描绘的人也是有不同情感的。19世纪五六十年代,菲钦素描传入中国,他们惊讶于菲钦人物肖像绘画艺术形式与中国人物白描艺术形式如此相像,甚至被误认为出自中国画家之手,但菲钦对生命洞察的情感力量及技艺又非许多中国画家所及,所以中国画家掀起了争相临摹菲钦素描的艺术热潮。

菲钦素描人物线的语言形式与中国绘画线的语言形式不谋而合,源于菲钦喜欢和熟悉中国文化。菲钦很喜欢中国文化,也很向往来中国,全山石在《菲钦》一书中曾提到菲钦很喜欢中国白描,从菲钦画素描时采用过中国手工制作的纸来看,他其实已经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此书中还提到,菲钦很喜欢中国文化,家里木刻中有西班牙、俄罗斯、中国的花纹和图案。由此看来,菲钦已对中国文化有了深刻了解。

三、菲钦素描中线的语言传神写意性

中国绘画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以及不求形似求神似。菲钦绘画哲学追求人本主义,尊重人的情感。相对于描摹客观物象的真实,菲钦素描艺术审美更倾向于尊重画者内心主观情感的真实,这一点与中国绘画中把客观物象作为抒发表达画者内心情感参照的绘画观念相同。中国老庄哲学思想注重“我”与物象合二为一,物我两忘,把“我”的情感物化在物上,通过他物表现出来,菲钦素描人物肖像艺术亦如此。菲钦把内心情感赋予不同线的语言之上,通过长短、粗细、曲直、浓淡以及抑扬顿挫等运行轨迹表现出来,画家赋予人物不同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淡然、或优雅、或惊喜、或沧桑、或无奈……“中国绘画讲究‘气,‘以气接线即‘虚实相生,不在于线接而在于气接,气接,两线不接之接。两线相让,需在不让而让。‘气即生气,生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线作为生命生存、运动的形态表现,体现了生命运动的节奏。”菲钦赋予线条以生气,线条在画面上运行的长短、粗细、急缓等轨迹呈现了其生命运动的节奏,欣赏菲钦素描作品,仿佛一气呵成,从中可明显感受到画面中流动的生命气息,线连之处也在于气连,线条的连贯也呈现了气息的连贯,娴熟连贯的线条赋予画面整体气息,也赋予了画家内心情感。菲钦人物肖像,不仅刻画出物象形,也写出画家赋予物象内部的神态特征,同时也彰显出画家的内心情感,这是人与人的交流,以绘画形式理解、尊重和交谈,是气血与气血的呼唤交流,彼此感应。

菲钦素描人物肖像中特殊线的语言的运用,根源于画家终其一生对艺术喜爱,生活中各种悲喜心酸经历非但没有使菲钦放弃自己绘画事业,反而更加升华了菲钦艺术的情感力量,菲钦生命中种种不可接受之痛,成为抒发和表现自己情感的源泉与动力,菲钦从荷尔拜因素描中找到了利于自己情感抒发的线的语言表现形式,并对其改造,使得其素描人物肖像中的线不同于荷尔拜因素描中只是作为再现客观物象体积的线,而是独立于客观物象形体真实之外的、更加直白的、表现情感的线。菲钦以客观物象为参照,运用线的长短、粗细、轻重、浓淡、虚实、穿插错落表现自己对物象的真实情感,以物象形写出所画人物内心气质等特征,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浓淡、急缓等运行迹象刻画出画家心理情感迹象。通过菲钦不同的素描人物肖像,可感受到画面中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与神情,菲钦素描人物肖像刻画多采用洒脱、奔放且带有抒发性、表现性的长直线,辅助于婉约、轻柔、淡然的曲线,一长一短、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直一曲、一急一缓、一实一虚,这些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线的穿插交错,不仅写出画家生命气息运转交错,也写出画家情感穿插交错,各种不同线的语言谱写了菲钦素描生命和艺术的乐章。

注释:

①②全山石.菲饮油画肖像[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③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韩玮.中国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英国昆腾出版公司,西方美术大师绘画技法[M].诸迪,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4][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黄志华.技艺的灵光——尼古拉-菲钦素描品读.艺术评论,2008(2)

[7]戴维·c·亨特,甘霞明.尼古拉·菲钦:来自生活的肖像画.世界美术,2005

[8]朱平.遗落的珍珠——浅析菲钦的油画艺术.艺术百家,2008(5)

[9]刘媛.艺术史上又一传奇——尼古拉·菲钦.美术之友,2005(5)

李艳霞,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

猜你喜欢
情感表现尼古拉素描
初夏素描
尼古拉:通快中国再创好成绩
武汉素描
素描
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
淘气尼古拉带你游法国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