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生妍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我省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从2010年底的138.6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53.97万人,年均减贫21.2万。
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3863元增加到2014年的6209元,年均增长15.7%。
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6.6 %下降到2014年的13.7%,年均降幅5.7个百分点。
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2014年分别达到98%、97%、97.5%。
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8%,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9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0.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这是一个看得见的艰难过程:“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大局统筹规划,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扶贫开发,省领导坚持每年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扶贫开发,仅2014年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批示就达81件。
输血到造血,专项举措攻扶贫
产业扶贫“换穷业”。产业扶贫“换穷业”,重点培育了生态畜牧业、特色养殖、设施农业、沙棘枸杞、中藏药材、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在全省有1942个规划村培育扶贫产业基地1198处,建设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15个,带动辐射39.4万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今年启动开展了光伏扶贫和旅游扶贫试点项目,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新型产业扶贫之路。
易地安置挪“穷窝”,探索建立“地票”制度,易地安置用地增减挂钩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湟中县田家寨镇甘家村、土门关乡王沟尔村地处山川沟壑地带,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且居住分散,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长期困扰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4年将其列入易地扶贫安置项目,目前,安置区住房全部完工,正在实施给排水工程,计划于2015年7月份实施电力工程和道路工程,于10月底全部入住。
教育扶贫拔“穷根”,协调团省委开展了“青春创业扶贫行动”,与团省委、省邮储银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采取滚动扶持、循环放贷方式,扶持至少5000名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雨露计划”是国务院扶贫办2005年起组织实施的专项扶贫项目,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掌握实用技能,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转移就业、带动全家脱贫的目的。
“十二五”期间,西宁市利用“雨露计划”短期培训资金1636万元,对所辖三县9740名贫困劳动力进行汽车驾驶、特种驾驶、汽车维修、中藏药材加工等20个专业的培训。学员通过学习掌握实用技能,基本实现了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达90%。
聚社会合力,开放意识促扶贫
三人省力气,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以政府为主体,主要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封闭的政府主导扶贫模式所暴露的弊端,倒逼出了我省社会帮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辽青协作、结对帮扶、村企共建“四个层面”开辟了青海扶贫开发的特色道路,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氛围全面形成。
2011年以来,13家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单位落实帮扶资金8963万元,协调引进项目资金40806万元。全省2990个省州县三级定点扶贫单位投入帮扶资金38630万元,引进项目资金12.4亿元。全省46180名党员干部和各界人士,结对帮扶34465户贫困户,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982万元。335家企业与416个贫困村结对共建,投入共建资金17570万元。辽宁省投入帮扶资金22554.6万元,实施各类援建项目98个。
2014年成功开展了首个“扶贫日”系列活动,募集社会资金达1.3亿元。
精准监督考核,改革机制固扶贫
按照中央部署,青海结合实际改进了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将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等指标纳入连片特困地区党政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提高了扶贫工作的考核权重,明确了贫困县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从2014年开始,对三江源地区的各县不再考核GDP,主要突出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扶贫开发的考核。2015年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平均提高到了62.5%,高于国家60%的要求。
行走在青海的山山水水间,蓝天白云是最别致的风景,绿色是最美的底色。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统一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中,山河旧貌换新颜,人民安居乐业。
“把贫困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蓝图已经绘就,乘风破浪,挽起臂膀,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