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方式的突破和重构

2015-05-30 10:48杨晨曦蒯超英
江苏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重构信息技术

杨晨曦 蒯超英

【摘 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的突破与重构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必须完成的任务。通过案例分析、应用实践、理论梳理、文献研究发现,重视学习的科学研究、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是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关键要素,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彼此的发展与转化,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产生将成为可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方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5-0025-04

【作者简介】杨晨曦,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南京,210013),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蒯超英,常州巿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1),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学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必将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得到体现,这正是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所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突破和重构,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变革的核心理念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2],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

学校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改革的目的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教学和学习过程、影响教学和学习的因素极其复杂,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在涉及将“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时,就像遇到一块又大又厚的橡皮,碰撞了一下,又猛地缩回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学校教育改革虽然使得学校管理更加优化,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学校环境更加优美,教育装备更加先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但唯独课堂教学的情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教师基本上还是以原有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5]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制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这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容纳起点意义上的、结果意义上的以及过程意义上的多重指向,其核心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全体性——公平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即能为所有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源和机会;二是发展性——公平的教育是能促进每个人的发展(相对地尽可能最大)的教育,并能为这种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资源支持、观念支持及教学支持”[6]。课堂教学是影响教育公平达成的重要因素,公平的课堂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其中。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保证。教学方式的变革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采取有差异的方法,让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学生则是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以大数据驱动——使突破和重构成为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7]这段话无非是强调,要真正地实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采取有差异的方法,让学生有差异地发展”的关键是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对于这一点,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学实践工作者都是深信不疑的。但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合适的方法能够精准地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习评估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好的正式的评估能够为教师提供反馈,从而指导教学;为学生提供反馈,从而指导学生学习”。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得到精确的评估数据,“来确定每个学生的强项和弱项,决定每个学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一旦做完这些工作,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分组,在大课和小组学习的场景中因材施教”。[8]

关于学习评估的论述非常丰富,可真正用于实践的知识却很少。目前,教师使用的评估方法所得到的是一些“碎片”化的“数据”,既不精确也不系统。如大多数教师对学生作业所反映的情况,除了给出 “准确与否”或“错误原因”的反馈及订正要求,通常是不予记录的。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则主要来自教师的观察。同时,学生也只能根据教师给出的分数、评语或口头评价等“碎片”化的“数据”,来知道自己的学习品质。由此可见,我们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精确判断的原因,在于缺乏获取学习数据、分析学习数据和将数据应用于教学的可行的系统。

【图1】学习方式突破与重构模型

要精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必须使用大数据分析,于是就产生了“教育所需”和“技术所能”的结合点,即“以大数据驱动”开启对教学和学习方式的突破和重构。图1就是据此提出的模型。

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技术,“使人们的行为和情绪细化测量成为可能”[9]。如果将这种新技术用于教育,那么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此驱动教学就成为可能。这种“可能”一旦实现,现有的障碍被克服,一种全新的重构学习方式的策略就将形成。因此,教育理论工作者对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和重构原有教学和学习方式充满信心,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实践工作者则对此充满期待。

由“大数据”精确获取学生学习情况,并从中挖掘出改进教学、提升学习品质的相关信息,这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过程。目前,研究者提倡的“学习分析”代表了这种融合的一个方向。“学习分析指的是一个大范围内数据的解释和分析,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并预测未来的表现,同时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这些数据从学生的明确行为搜集而来,例如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和课外活动等。学习分析的目标是使教师和学校为每个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根据他们不同的水平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10]

目前,虽然还没有成熟的“学习分析”应用系统和软件供中小学实际使用,但许多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运用“大数据驱动”的原理进行学习分析和教学创新的案例对我们很有启发。如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用电脑制作传授新知的“微视频”,供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使用;在互联网上构建简单的“学习反馈系统”,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翻转掌握教学)。他们利用已有的信息化环境,突破原有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重构出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这一近乎“草根”的信息技术应用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就是当下方兴未艾的“翻转课堂”的最初样式,这极大地激发了教育实践工作者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和重构学习的兴趣。

今天的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也是一种重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方法”。无论是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还是在实施“翻转掌握教学”过程中构建的“学习反馈系统”,都说明了一个事实: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用大数据驱动教学是可能的。

三、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突破与重构实现的根本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深入发展,学校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已和传统的“书本加黑板”有了巨大的不同。特别是在移动终端、教学和学习平台、数字资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下的教室,将会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感知学生需求、为学生服务的新型管理和教学体系,显然,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然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突破与重构不是一蹴而就的,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目前,师生特别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教学和学习方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变量。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有赖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凸现信息素养在教师知能结构中的地位、加大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实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数字化,以此保证让每个学生在现有和正在出现的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学习机会中受益,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教师教育内容信息化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在舒尔曼学科教学法知识分析框架的基础上,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被作为一个活跃而重要的因素考虑进来,200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米拉什和科勒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TPACK),凸显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学习知能结构的核心。TPACK框架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同时包含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由此可初步看出,TPACK是多重整合后形成的新知识新技能(图2)。目前,TPACK也已成为我国重新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内容体系的重要理论框架,以此一方面变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高度重视教师信息技能的培训。

【图2】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模型

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根本。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类型的不断丰富,在以广播电视和网络为主要手段的知识传输模式之后,以个人学习空间为主要手段的知识共享模式和以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主要手段的知识构建模式逐步成为主流。随着情景教学理论和反思性实践者理论的合流,基于网络技术建立的虚拟网络研修社区成为教师教育手段信息化的核心研究领域。本世纪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在我国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支持的混合式专业发展学校逐步成为教师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新亮点。同时,开展“基于研究的设计”,以教学和学习环境的信息化(终端、网络和平台)和教学内容载体的数字化(数字资源)为切入口,将专业学习嵌入教师日常工作中,采用生成性的学习资源开发策略,逐步形成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模型如图3所示)。

【图3】信息技术助推教学和学习方式创新模型

教育信息化能够产生新的“教育生产力”。学校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信息化必须完成、也最难完成的课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彼此的相互促进与转化中不断探索和修正,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就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也必将由此产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2010.3

[2]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5]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6]吕林海.美国“面向全体的数学”教育理念的追求——基于NCTM标准变迁及达成策略的分析:一种教育公平的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1),30-33

[7]D.P.奥苏伯尔等.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迈克尔·富兰,彼得·希尔,卡梅尔·克瑞沃拉.突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

[9]洪超,程佳铭,任友群,李馨.新技术下学习科学研究的新动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6

[10]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J].上海教育,2011(Z2)

猜你喜欢
重构信息技术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