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校图书编辑实现文化担当的途径

2015-05-30 04:08代景丽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图书编辑担当高校

代景丽

摘 要:图书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图书编辑则是孕育这一文明的主体之一,在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文化主体中被赋予精神建筑师的现实担当。

关键词:高校;图书编辑;文化;担当

培根说:“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据此足见图书作为人类精神营养之与读者的重要意义。图书作为文化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之一,无疑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从事高校图书编辑的人员来说,既是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如今文化市场百花争艳、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作为文化产品的加工者与把关者,我们高校图书编辑又如何才能在这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进而顺利实现自己的文化担当呢?

一、全面熟悉出版法规,构筑坚固的政治防线

图书作为思想和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在读者群中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因此在对潜在的图书资源进行甄选的过程中,政治的敏感性应时刻放在第一位,务必做到精神文明的传播一定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运行,否则在国际形式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稍有不慎我们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有时甚至会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图书编辑,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沟通、处理日常稿件的过程中,要树立政治利益高于一切的传播理念,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政治敏感性。

二、修炼坚实的编辑内功

巴金说:“编辑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作家无法把作品直接送到读者的手里,要靠编辑的介绍和推荐,没有这个助力,作家不一定能出来。”编辑在出版活动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而在编辑活动中,高校图书编辑需要处理的稿件,很多来自高校学者及研究机构,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也就无形中对高校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社出版的《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 金瓶梅》为例,由于选题涉及的领域较为偏冷而生涩,很多学术性知识阻碍了稿件的审阅,对此,社内领导班子迅速组成一个《金瓶梅》编辑临时学习小组,对稿件中不懂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邀请吉林大学的相关专家学者作出详尽解答。这种编辑学习模式后来不断被拓展,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编辑素养。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编辑内功的修炼更是如此。尤其是随着知识更新的不断加速,作为“第一读者”的编辑,在校对稿件时若不能正确解读稿件背后所承载的信息,也就无法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更谈不上深层次的加工和创造,其“匠人”地位也就失去了自身价值。

三、精通出版业务和流程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对编辑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出版业流程的繁琐复杂,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效快捷的现实需求,尤其是新技术改革的推进,使质量和效率并重,这就要求高校图书编辑在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强大的社交功能处理组稿、审稿、推广宣传的同时,也要采用出版现代化的最新成果简化出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优秀的文明成果不因业务流程的机械而延误呈现给读者的有利时机。

四、拓宽工作思路,迎接国际化及数字化挑战

高校图书编辑不但需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更需要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培养立体型的文化视野,随时准备好迎接来自新媒体等高科技的挑战。数字时代的到来对图书出版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但作为最古老的传播载体,其自身强大的更新力与兼容性使其无形中具备了挑战数字化的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则要接受数字资源的优势,在出版活动中拓宽思路,对高校图书实现深度加工,实现图、文、声、像一体化,积极整合来自国内外的信息,以高校作为交流的平台,将我国高校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图书产品的形式积极实现向外输出,顺利实现出版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互惠共享。

五、向学者型编辑转变

大学出版社承载着传播高校最新研究成果、普及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文化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出版社的编辑需要不断与高校学者建立并保持紧密联系和深度切磋,对相关领域里的问题进行研究跟踪,以学者的姿态贯彻编辑工作,使选题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延续性。俗语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高校的图书编辑更是如此,唯有深入研究课题,才可在编辑书籍时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为他人做嫁衣”的匠人,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更大的生成性,因此作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间桥梁,只有熟知了高校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并以专业的高度审视选题的角度,那么我们编辑才能有效链接创作者、读者与自身的角色定位,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提高,从而实现高校编辑学者化的转变。

总体来说,我国正朝着文化强国迈进,这就意味着我们正逐步从文化输入国转型为文化输出国,这无疑对出版行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我们高校出版社要瞄准国内外市场,结合自身的市场定位,优化出书结构,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在文化发展中勇于担当传播正能量、激发新需求的文化使命,在文化传播中真正起到文化引导和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川民.谈现代图书编辑的“博”与“专”[J].出版科学,2008(1).

[2]杨海濒.对编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2).

[3]邵益文.新时期编辑活动的特点和要求[J].山西师大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图书编辑担当高校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万方数字出版下的科技图书编辑业务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