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川
如果诗歌是窗,那么散文则是门。学生写日记、读书信、作笔记等,几乎每天都在与散文打交道,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在散文的门前徘徊,摸不着走进散文的门径。为何?那是因为,我们对散文的特点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次是“情与景的交融”。“形与神”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就是散文家向读者阅读理解散文敞开的两扇大门。只要把握住散文的“形与神”、“景与情”的关系,就找到了进入散文的门径。那么散文的“形与神”、“景与情”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把握住这些关系?
一、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的选材十分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叙事,可以写人,可以抒情,可以议论,还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是指散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神”是统帅,“形”是“士卒”,“士卒”是要由“统帅”来统领的;“神”是灵魂,“形”是“躯体”,“躯体”离开了“灵魂”,就变成了形尸走肉。所以散文的“形与神”的关系就是一个“服务”与“被服务”、“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具体的散文中则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1.围绕中心选择不同角度、侧面的材料
散文的选材,尽管可以跨越时空,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必须服务和服从主旨的需要。这个主旨就像一根线,把那些零乱分散的珠子串成了一条链子。通常,作家在写作之前已准备好了这根线。由这根线串起来的珠子色彩越多样、品种越齐全,这根链子就越美观。所以作家在确定了散文的“神”后,就围绕它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丰富多彩的材料。梁衡散文《把栏杆拍遍》既记了辛弃疾的悲惨际遇,又评价了辛词,还探究了辛弃疾名字的意蕴,揭示了他悲惨际遇的根源。无论就取材,还是行文看,都给人以支离、繁杂、散乱的感觉,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杂”中有“神”。这个“神”就是“辛弃疾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阅读理解时,就要从那些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出贯穿于其中的那根线,然后分析根线连缀这些材料的方式,把握这些材料服务主旨的特点、角度、侧面。
2.借助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的“神”寄托在具体的载体上,这个载体在散文中就以“线索”的方式出现。优秀的散文总有一条明晰的线索,将那些零散、芜杂的生活事件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线索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可以是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也可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还可以是具体的某些事物。孙犁散文《鞋的故事》以具体的事物“鞋”为线索,把“我”与“柳嫂”极其小妹妹的故事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萧红散文《春意挂上了树梢》是以“春意”为线索,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起来,通过反复、对比,处处呼应了春意。梁衡散文《把栏杆拍遍》是以辛弃疾的一句词为线索,这条线索串联起辛弃疾不幸的一生。辛弃疾本是军人出身,为何变成了一个“把栏杆拍遍”的文人呢?文章紧紧围绕“把栏杆拍遍”组织材料,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浑然一体。阅读理解这样的散文,就需要紧紧抓住文章的线索,理解作者为什么那样安排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那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等等,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顺文章的思路脉络,散文的门便轰然洞开了。
二、景与情的交融
阅读理解散文的另一道门,便是“景与情”的关系。大多数散文,都有细腻的景物描写,即使是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也会有景物烘托或者景物寄托。“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归宿”,写景或是为了抒情,或是为了“言志”,或是为了“寄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很好地概括了散文中“景”与“情”的关系。那么在散文中,作者是如何将“景”与“情”联系在一起的?又如何通过“景”去体悟“情”呢?
1.景是动情点,借景抒情
作家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常把“景”作为动情点。许多时候,作家是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细腻、传神地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时候,“景”被作者赋予了鲜明的感情色彩,而呈现出与作者思想感情协调的特征。阅读时,只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到情与景的对接,从而体悟“景”中蕴藏的作者的心境、情绪,就可以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萧红散文《春意挂在树梢》开头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风轻日暖春意融融的晚春画面。那天空的云彩多有春意、那暖風似轻纱漂浮、那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那人行道复活了人们的笑声……这些景物洋溢出的喜色、亮色和温暖,正是作者喜悦之情的外露。在此,“景”成了“情”的载体,“景语”是作者“情语”的物化形式,透过“景”的特征,便可体会到“情”真实、丰富。
2.景是寄托物,托物寓怀
当然,“景”也有可能成为作家理想、志趣、情怀的寄托物,这时候,“景”不再是抒情的触发点,也不是抒情的载体,而有了更丰富的寓意,这就是散文的“神”。这“景”便是作家理想、志趣、情怀的化身,与作家的气质、精神、人格融合一体。为了让读者理解这种寄托,作家往往借助象征、隐喻、比兴等手法,刻画“景”的形象,寄寓“景”以作者的理想人格、气质精神等。阅读理解时,分析写景手法,抓住“景”的形象特征,探究其蕴涵的理想人格、精神气质和志趣情怀。巴金散文《愿化泥土》中的“泥土”,具有热爱生活,甘为他人奉献的无私精神,这“泥土”是作者深爱祖国和人民,甘愿化做牺牲自己,奉献他人的精神写照。张承志的散文《汉家寨》中的四野凄清的汉家寨,就那么默默地伫立在尘世之外的荒山野岭、大漠戈壁上,接受着自然的考验……它神秘、隔绝、真实、坚韧,它代表的着汉家寨人具有的坚守精神。这些“景”是被拟人化、精神化的形象。
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情与景的交融,是散文最大的特征,同时也是读者阅读理解散文的两扇门,走进了这两扇门,便可登堂入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