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民族要繁荣,国家要富强,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依靠持续的知识进步、科技创新,依靠社会内部的不断自我更新,建设和谐的社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根本,才能使一个国家从落后走向发达,并且始终保持着兴旺强盛的国势。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要强国,就必须走创新之路,只有坚持创新,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一节 创造与创新的共性特征
一、创造与创新的共性特征
创造和创新都属一种突破旧理论、旧定义、旧定理、旧命题、旧方式的一种崭新的实践方式。创造与创新的内涵是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无论是创造,还是创新,二者都是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前所未有的共同特征。创新是社会生产的一种实践方式,创新出效率,创造出速度,创新是一种有效率的实践方式,对于任何追求发展的国家来说,都是须臾不可离开的。
创新与创造密不可分,但两者也有区别,创新是以创造为前提的。
创新是对现实世界做出改进的创造,创造性是创新的基本属性,创新能够成为不竭动力就是基于人的创造的无穷性。马克思曾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这说明了创造性是人的实践的本性。人把自然界的丰富性转化为自身的丰富性,并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在思维领域构建世界、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力度。人的创造性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它随着创造性对象化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而升华与增长。
二、关于创新概念
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一词出现得较晚,它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熊彼特当时认为,一项创新可看成是一项发明的应用。也就是说,当一项创造、一个作品、一项发明具有市场价值时,便成为一项创新。即创造、作品、发明是最初事件,而创新则是最终事件,即是一项具有价值的事件。经济学家对此又做了一定发展。例如,曼斯菲尔德把创新理解为一项发明的第一次应用,伊凡则认为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化,等等。
近年来,鉴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加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创新一词才得以在国内流传开来,并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知晓。1996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时,其基本含义仍是指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现在,人们又把创新这个词从技术创新引申扩展到其他的相关领域,如提出了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等。考虑到任何范畴的创新都应该具有新颖性、价值性的含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所有的创新都是创造。然而,创造却并不都是创新。创造的范围显然要超过创新。
三、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创新和创造的本质应该是相近的,即都与其“新颖性”、“独创性”、“前所未有性”相关。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是创造的某些部分和某些表现,特别是具有经济效果或其他效果的表现;但是,创新绝不是创造的全部内容。
创新最后是以成果为标志的,就是创新的成果必须展现人们面前,如新定义、新理论、新产品等。
而创造就不一定非以成果为标志,并且创造过程中的失败,也属于创造工程之系列,创新就不包含失败成果。因此,所有的创新都是创造,但创造不一定全都是创新。创造的外延要比创新大得多,所以,要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要提高人们创造能力,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要尽快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必然离不开利用创造力开发的各种原理和方法,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离不开对创造性思维原理、创造性思维技法的训练与推广,归根到底,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