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视角的聊天室网络英语研究

2015-05-30 01:30汤小艳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9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即语场,语式和语旨三变量角度,研究网络即时聊天中的网络英语。旨在探究网络英语具有的独特的语域特点和语言形式以及这些语域特点是如何决定其语言表现形式的。由此不仅论证了语域理论的实用性,且增进了对新兴流行语言变体的了解。

【关键词】网络英语 语域理论 语言表现形式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的交流方式即以电脑为媒介的交流活动(CMC)随之出现,如聊天室,电子邮件,视频聊天等。本文的讨论焦点是以文本为基础的网络英语聊天室所使用的即时性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但基于语域理论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和完善。因此,本文旨在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基于语域三变量,即语场,语旨和语式来研究网络聊天室英语。具体来说,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聊天室网络英语有什么独特的语域特点?2.聊天室网络英语有哪些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3.这些语域特点是如何决定其语言表现形式的?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从雅虎(www.chat.yahoo.com) 和“旋转”(www.spinchat.com)聊天网站的公共聊天室收集语料。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1.语场。根据韩礼德的定义,语场包括话题和整个社会交流活动(Halliday,1978)。关于话题,有些聊天室有固定的主题,比如音乐、政治等。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聊天室,特点是“话题选择自由,话题转换迅速,离题现象频发”。关于整个社会活动,网络聊天室涉及的是通过敲击键盘在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来交换信息。参与者通过键盘传递的信息来达到交流兴趣、结交朋友等目的。

以上特殊的语场特点决定了聊天室网络英语的独特语言特点:

(1)聊天室的即时性使网友会大量使用首字母缩略词和缩写词以节约时间。如常见缩略词LOL (laugh out loud)。

(2)由于打字时缺少思考时间,参与者不会过多关注语言错误,因此拼写和语法错误大量出现。在收集的数据中,80%的句子有语法和拼写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

(3)省略标点和大写变小写也是为了节约聊天间隔时间而采取的策略。

2.语旨。语旨牵涉交际的参与者及其社会关系(Halliday,1978)。从狭义的角度,仅指语言的正式程度。在分析语旨时,权力和亲和度是常用的两个衡量因素。对于权力,除了管理员以外,绝大部分参与者地位平等,且容易建立亲和的关系。这样的语旨关系给参与者提供了自由表达想法的机会。从狭义角度,网络聊天室英语的语旨是非正式有时甚至是随意和亲密的。抽取的数据中85% 的单词和句子结构是非正式的,整体来说语言简单且口语化。

在语言方面,独特的语旨造成了独特的语言形式:

(1)由于参与者互不相识,投入感情较少且交流氛围轻松,大家很少关注语言的准确性。由此出现较多的拼写、语法错误。

(2)由于对聊天对象缺乏了解,他们会使用大量的疑问句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从而保证进一步交流,这是传统交流中不常见的。

(3)平等,亲和的聊天环境加上没有真实身份带来的约束和压力,人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语气、情绪和个性,但由于无法使用肢体语言和表情,网友们便通过大量使用语气词,繁使用感叹句,大量重复字母、标点和使用表情符号的方式来实现该目的。如:wizard-girl:lol ur name is amazing!!! Oh HHUUGGSS.

3.语式。语式指话语参与者交流的渠道,即口语或书面语以及采用的修辞方式等 (Halliday,1978)。根据Ferencik(2003:248),“口语和书面语是一个连续体而不是简单的二分法”。聊天室网络英语正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独特语式。网络即时聊天跟面对面交流一样,可以得到即时回复,且语言呈口语化。但由于它是基于文本的,也不是通过语音媒介传播,且话语信息可以保存供以后查看。综上,它既有口语,也有书面语的特征。

聊天室网络英语不同于传统口语或书面语,因而语言表现形式也呈现出独特之处。最独特的地方是它的“超文本性”,如键盘符号、网络表情的使用。一方面弥补了面对面口语交流中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缺失,另一方面弥补了书面语的墨守成规和死板。:-)、:-(为常见的表情符号。此外,超链接的使用也是一大特色,网友使用超链接去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如视频或博客的网址等。同时,参与者找到了通过文本表达语音效果的创意方式,即连续重复字母、标点或故意大写某特定字母或单词。如,许多网友通过重复网名中的某个字母如“Kitttttty”(“Kity”)来引起对方注意,其功能类似于在传统口语中大声叫某人名字。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故意大写单词来表达出一种“大声喊叫”或强调的效果,如“NO”和“STOP”。

参考文献:

[1]Ferencik,M.Rudiments of English Linguistics[J]Stylistics,2003,

(2):237-290.

[2]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作者简介:汤小艳(1990-),女,重庆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