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妮
【摘要】面对长期的传统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才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物理学知识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学生会觉得生活中到处是物理知识。对于教学,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模式 有意注意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了使命感。高中阶段的教学面临高考的大背景,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家长、社会、学校都对每一名学生抱着希望,希望他们能在高考中出色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面对长期的传统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才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人才的标准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学校,就更应该把教學的创新作为教学的首要,没有创新的教学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下面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是一种具有工具性和表达性特点的学科。物理学知识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学生会觉得生活中到处是物理知识。对于教学,教师要积极研究和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情况不能完全让人乐观。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们还没有完全放开手脚,依然坚守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创新教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部分教师对物理教学有一种误解,那就是物理的内容单薄、肤浅,教学标准深度不够,而且创新教学可能会出现花架子的嫌疑,所以无需进行创新教学。这种意识和理念阻滞了物理教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对于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有阻碍的作用。另外教师面对高考,只是想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取得好成绩,对于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都忽略不计。只要高考成绩高,一切皆不不要。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参与的少,学生质疑的能力没有,探究的机会没有,合作的时机少。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阻碍。
二、创新高中物理教学的措施
学校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新型人才的机构,作为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应该肩负起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创新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1.创造条件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根据认知理论的内容,学习效率与学习者保持的注意力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果越高。以往教学中,老师总是强调注意力集中,但是怎么样让学生集中,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实施创新教学法,那么新颖和新奇就会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比如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创设学习环境的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学习的轻松愉快的环境。另外对教学中的问题质疑,要精心设计,力求新颖有思考的价值,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因为教师问题的提出而集中起来。最后是利用知识的延伸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知识补充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课本外丰富多彩的知识,教师要信手拈来地补充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记忆
有人说学习就是和遗忘斗争。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记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物理知识很多的内容都是在验证前人的观点,所以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记忆。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强化学生的记忆,强化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措施进行学生记忆力的强化。对某节课的知识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在备课中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一个先期的清点,然后在教学结束时引导总结归纳,采用“列表法”,对所涉及的知识予以梳理归类,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日后复习对照,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记忆力。
3.在实践中培养操作能力
物理教学与数学教育的区别在于实验,物理教学有很多的实验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索习惯,形成较高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力求每一次实验都能保证成功,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更加直观的条件。学生在参与实验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所以教师必需要注意实验课的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创新教学的新天地,每一个老师都有一套根据自己习惯和水平所制定的创新教学计划,只要形式新颖、科学性强,都可以作为教学创新的模式而加以推广。作为高中物理教育要肩负起历史代使命,培养创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承绪等主编《比较教育》(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谓中编著的《实用创造力开发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3]胡百良编著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4]王元骧编著《探索综合创造之路》陕西师大出版社
[5]张德锈编著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6]燕国材编著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实证与实践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