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②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着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和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③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略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等,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为了较大改变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达到或超过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如下对策。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因此,我们应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选讲有趣故事。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的、有趣合少儿年龄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2)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看齐的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等,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和精神食粮。
(3)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等,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4)活动激趣。教师可以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5)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做好读物推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而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迪,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学生中流行口袋书、漫画书。这些书中,有些充斥着暴力、不健康等内容,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选书时的正确价值取向。
(2)益智性原则:学生选择的书必须能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
(3)趣味性原则: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们没必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令人费解、学生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价值取向准确,不管是动漫书,还是小人书,学生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1)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每读完一本要写下读书心得或随感等。
(2)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 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学生只有在课外阅读中,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有意义、有收获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我校在每天的早操时间都会给学生留出时间做读书汇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好故事分享给大家,提高学生的读书的兴趣。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教师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