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
摘 要:近年来一些学术期刊在取舍稿件的过程中夹杂了一些非理性因素,本文概述了目前最常见的几个非理性因素,对其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非理性因素对学术期刊的不利影响,最后指出学术期刊应摒弃非理性因素,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来稿,以稿件的学术质量来评判稿件的优劣。
关键词:学术期刊;非理性因素;学术质量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106-02
学术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 在科技信息传播与共享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报道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传播科学知识,是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1]。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学术期刊不仅是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也是科研工作者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2];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术期刊已经成为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
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体现在学术水平、社会价值、品牌认可、竞争力4个方面;而学术水平又决定了期刊的社会价值、品牌认可、竞争力,学术水平提高了,期刊的社会价值、品牌认可、竞争力也随之提升[4]。
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刊载的稿件的学术水平所决定的,归根结底,稿件质量才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因此,学术期刊办刊人在处理来稿时应以稿件学术质量为依据来决定稿件的取舍。
然而,随着期刊评价结果的过度使用,学术期刊重指标的现象愈演愈烈,一味的追求评价指标,致使一些办刊人在办刊过程中渐渐背离了办刊初衷[5];更有甚者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在处理来稿时夹杂进了一些非理性因素。
一、非理性因素的常见表现
出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一些学术期刊在对来稿的处理中自行设定一些非理性条件,这些非理性条件最为典型的体现有以下几点:
1.对于来稿要求第一作者的单位必须为“211”大学、“985大学”;
2.要求第一作者必须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要求来稿一定要有省部级以上基金支持。
这些非理性因素严重背离了科学性和公平性。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对期刊评价指标的过度追求;另一方面是办刊人对作者的不负责任、对科学的不负责任:简单的将作者单位的综合实力、作者学历、职称、有无基金资助等等同于稿件质量。
近十几年来受到科研评价导向的影响,大量的优秀科研成果流向国外,国内期刊特别是中文期刊获得优秀稿源的机会越来越少,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已是困难重重[6]。在这种情况下,以这些不合理的规定来自缚手脚,对于期刊的生存、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摒弃非理性因素,以稿件学术水平论优劣
(一)作者单位与论文的质量无必然联系
不可否认,国家“985”大学、“211”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由于国家投入大,在科研硬件条件方面相对于一般的院校或者研究机构会更加完善,完善的硬件条件为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是完善的硬件条件不是科研成果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其本身与稿件质量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然而“211”大学仅112所,“985”大学则更少,仅39所;截至2013年,中科院下属有104个研究机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科研人员还是在普通高校、地方性研究机构、企业等单位。从历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分布情况看,也并非全部都出自国家“985”大学、“211”大学或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等;其中一大部分获奖者是来自于普通的高等院校、地方性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等。这说明研究者的单位与其科研成果的质量之间无必然联系。
另外,将作者单位与稿件质量之间画等号,以作者单位来区分来稿,这对作者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了我国科学出版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势必会削弱了一些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科研水平的平衡发展。
(二)作者学历不等同于稿件质量
博士研究生经过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学术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论述能力等会比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硕士生或本科生就不具备科研能力、不具备撰写高质量研究论文的能力。
2009年12月7日、2011年7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2007级本科生罗锐邦作为并列第一作者的《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基于全基因组组装数据检测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的生物技术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9-10]。
2010年7月2日,华南理工大学2006级本科生金鑫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上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50个全外显子测序揭示人类的高原适应机制》[11]。自2009年3月成立以来,至2014年7月7日,“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同学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共有55人次分别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篇[12],其中有多位作者是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
文献“[13]”中对《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0年之间的148篇高被引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第一作者为教授、博导的论文有22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14. 9%;第一作者为副教授、博士、博士生、硕士生的论文数分别为23 篇、16 篇、62 篇、23 篇,分别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15. 5%、10. 8%、41. 9%、15. 5%。
以上事实均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本科生、硕士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科研实际中来,本科生、硕士生的科研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学术期刊办刊人应摒弃对本科生、硕士生论文的偏见,不能以作者学历高低来作为论文取舍的依据,不能简单的将作者学历与其撰写的学术论文质量画等号。
(三)不能在课题产生优质成果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画等号
通过评审并获得基金资助的课题,只能说该课题的选题具有一定价值、有一支达到相应水平的研究团队,或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再加上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有很大可能(但绝不是必然、必定)获得较好的预期研究成果。这里必须着重指出,绝不能在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画等号,将预期的成果等同于必定的结果;绝不能认为具有可能的条件因素,就必然产出预期的优质的成果;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基金论文质量就一定高”[14]。
另外,研究人员在申报课题之前会对预申报的课题进行一些试探性的研究,以论证课题的可行性等,在这个前期的研究过程中也会取得一定的成果,鉴于成果的时效性,大多数科研人员会将这些前期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公开发表;但此时还未进行课题申报,所以这一类论文肯定无相关基金支持,但是这些成果是极具创新性的,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最前沿,会对科技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及时、科学的报道科技成果,是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及时报道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也是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期刊人若是为了追求基金论文比而不加区分的将没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拒之门外,岂非是舍本逐末。
三、结 语
学术期刊刊载稿件的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学术期刊要在激烈的期刊出版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核心是提高载文质量、以高质量的载文扩大学术影响力,实现以质量提升品质,以品质塑造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办刊人在对待来稿上要摒弃门第之见,办刊人应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来稿,应一视同仁为作者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流平台,应紧咬学术质量这条学术期刊的生命线,正确认识作者单位、学历、职称等外在因素与稿件质量之间的关系[7-8],以稿件内容质量为评判稿件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灿华.关于充分发挥学术期刊作用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1).
[2] 孙媛媛.学术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D].天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2012.
[3] 张宏翔,任红梅,黄思斯等.以精品学术期刊工程促进中国学术期刊建设与发展[J].中国学术期刊研究,2014(3).
[4] 姚志昌,靳晓艳,侯世松等.支撑点·影响力·强刊路——以Ei Compendex 收录的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例[J].编辑学报,2014(1).
[5] 游苏宁.对中国学术期刊的若干思考[J].编辑学报,2014(1).
[6] 孔红梅,段靖,郭雨齐等.提高中文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方法[J].中国学术期刊研究,2013(1).
[7] 周志新,刘雪立.学术期刊编辑初审工作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中国学术期刊研究,2007(2).
[8] 陈景春.高校学术期刊质量攀升中的“4 条线”[J].编辑学报,2013(6).
[9] 华南理工大学.华工学生学术论文登上著名科学期刊《Nature》系列杂志[EB/OL].http://news.scut.edu.cn/newsdtl.action?ids= 7662.
[10] 华南理工大学.“华工—华大”基因组创新班学生再登《自然》巅峰[EB/OL].http://news.scut.edu.cn/newsdtl.action?ids=8846.
[11] 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创新学院学生研究成果登上《Science》[EB/OL].http://news.scut.edu.cn/newsdtl.action?ids=8101.
[12] 华南理工大学.Nature再现华工学子论文 为人类肠道微生物“登记户口” [EB/OL].http://news.scut.edu.cn/newsdtl.action?ids=24145.
[13] 张晓丽,乐建鑫.《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J].中国学术期刊研究,2012(6).
[14] 顾冠华,严燕.“基金论文比” 不宜作为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C]//第八届中国学术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