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雨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自杀身亡的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经过大量自杀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多因学习压力过大和日常小事而导致情绪上的突变,最后酿就惨剧。无疑中小学生轻生案例是现有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所释放的不良信号,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一、产生心理问题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如:贪污、受贿、假冒伪劣、、贫困失业、抢劫、离异家庭,离婚率升高不下,不健康生活方式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使一些成人都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遗失,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
(二)家庭环境因素
1、家长的忽视
据了解,忽视儿童心理健康是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他们错误的以为,小学生不懂事就不会有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
2、家长的期望值太高
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不能客观的、实际的给孩子制定目标,也不重视实际潜能的开发,致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于发生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3、家庭的溺爱
他们大都是独身子女,家中两代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溺爱,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尤其是隔代人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或不负责任的说教,或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都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对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电视游戏的惊险刺激,他们都想去尝试模仿,但他们又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顺心的事就开怀大笑、遭受一丁点的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还与家长闹矛盾。
4、家庭分裂的创伤
随着社会上家庭破裂,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完满和谐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家庭中生活不平静,经常发生家庭纠纷,甚至于相互施暴或父母离异,孩子会因缺少家庭温暖而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学校因素
1、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行动动力、必要的桥梁和信托。
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学科课程,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内容,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的手段。因此,师生也无法操作,心理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
2、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由班主任组织实施,由于班主任水平不同,加之班务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3、教师的观念
有的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还有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主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二、怎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大家知道,育人要育心,育心是根本,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抓住了根本,才会产生一般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蒙台梭利曾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那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认可、重视和参与。
1、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德育,心理辅导更不是纯粹的说教,它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条途径。我们不少学校的领导、老师认为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可以培养出积极健康的心理,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其实,学生的心理问题,既包括发展性(个体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包括形成性(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治的)问题。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面临着成长过程中诸如:单亲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等等。因此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助和辅导,也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2、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刘翔平教授曾说:“越是和人打交道的人,心理问题越严重,教师排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