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娟
摘 要:电影《王的盛宴》是导演将其对历史的理解展开的个人化演绎,所获评论褒贬不一。但抛开对创作理念与艺术价值的讨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理论角度来看,本片通过多种叙事手法与视听语言相结合,为观众营造出刘邦的悲剧性体验。影片以插叙的方式,将刘邦即死前的现实时空与其回忆中对自己影响重大的几个事件交织在一起。其中,决定刘邦悲剧性命运的因素有三个——逃离生死、点燃欲望、自卑之心。这三者在视听语言的强化与推动下,增强了对刘邦命运的悲剧性的体验。
关键词:鸿门宴;悲剧性;马克思悲剧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72-02
在恩格斯看来,悲剧作为一种体裁和一种艺术形式,它所要求的是对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内在规律、特征的理解、把握和艺术再现,这就是它必须是揭示出了“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并表现出了这一要求是“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但悲剧最终还是人的悲剧,是人在这两方面的冲突中走向毁灭的悲剧。作为文学艺术形态的悲剧,是现实生活中悲剧的高度审美化反映,也就是“人失败了的实践的高度审美化反映。”在影片《王的盛宴》中,刘邦的悲剧性命运通过视听语言的多种手法或明示或暗示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增强了悲剧的情感体验。
一、一生都是鸿门宴——王的外表,囚徒的内心
“他们说我的一生是从鸿门宴开始的,其实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这是刘邦临死前的画外音,是对全片的点题。鸿门宴上项羽因心软和犹豫而放过刘邦,为自己的死埋下祸患,也造就了刘邦命运的转折点。影片中对刘邦赴鸿门宴时做了这样的镜头描述:屋里全是项羽的手下,他们虎视眈眈、充满杀气地盯着走进来的刘邦。项羽高高在上,刘邦则像一只误入狼群的小羊羔般胆战心惊。黑暗、阴沉的冷色调,加上每个人全副武装的铠甲,给人以压抑和冰冷的恐怖感。项庄舞剑时以剑击盾时发出的夸张的厚重且刺耳的声音更显出刘邦坐在席中噤若寒蝉的不安感。
事实上,这样的感受几乎贯穿了刘邦的一生。从最初见到项羽,刘邦就仰慕着他,处处感到自己的渺小。在向项羽借兵救自己夫人和孩子时,四周的士兵哄笑他、嘲讽他,甚至险些丢掉性命。只能靠自嘲的说辞和低三下四的语气,用卑微保护自己。当自己先攻进了秦王宫,撒下豪言说:“谁先攻进,谁就为王!这是我和项羽说好的!”可是真听说项羽部队已经攻来时,立即魂飞魄散,不知所措。即使在临死前,他最担心的几个心腹之患都已死去,他仍被弥漫在王宫里的回忆、幻听所包围,惊慌得四处躲藏。
在现实时空里,偌大的王宫空空荡荡,烛光昏暗不定,宫女们穿着白衣弯着腰快步地在宫里跑动,始终不得抬头……这些造型元素让整个宫殿显得阴森恐怖,四处飘着孤魂野鬼一般。而夸张的脚步声,更反衬出宫殿原本死一般的寂静。这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躺在床上的是一个没有生气的王。加上大量顶光的使用,让每一个对刘邦的特写,都放大了他空洞的眼睛和骷髅一般的面部轮廓。而这一切阴森可怖的造型元素正是他内心所恐惧的情感的外化——他为杀了那个曾无比崇拜、并几次放过自己性命的人而感到惭愧;他因为不信任这些帮他夺取天下的部下而猜疑、焦虑;他为宫外各种造反的谣言而不安;他忌惮吕后而不敢亲近钟爱的戚夫人。这是一个被囚禁的王,一个被恐惧和猜疑所包裹的囚徒。
作为天下的王,他的盛宴理应是奢华、气派、高调、热闹的。可是电影中的刘邦却一辈子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所谓的“王的盛宴”,其实只是一场又一场提心吊胆的“鸿门宴”。因此,他在这一层面上的悲剧恰在于,刘邦只有了王的表象,却没有一个王的强大内心。
二、子婴埋下的种子——权利与自由间的徘徊
曾经,刘邦以能同项羽并肩作战灭秦为最大荣耀。曾经,他十分满足地向妻子炫耀说,“盔甲是项羽给的”,那时候的刘邦是单纯而快乐的。可是,当秦王子婴将刘邦迎进秦王宫,亲手将玉玺交到他的手上,并恳求他要让天下统一时,便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欲望的种子。项羽入宫,刘邦转手将玉玺交至其手中,他隐隐体会到权利从手中流逝的感觉。秦王子婴被项羽腰斩,临死前看着刘邦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刘邦明白,心中那颗欲望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了。
项羽称王后,将天下分为十九块,所有功臣各得一块。这一行为反应了贵族出身的他对物质和权利没有贪欲的特点。却也正是这种“大度”,激化了刘邦对权利的欲望。当群众们高声欢呼着“秦亡了!秦亡了!”时,刘邦面临着选择——究竟是像以前一样无欲无求的单纯的生活?还是成为一统天下的王?片刻的茫然之后,他也跟着大家一起欢呼,但他心里那棵小苗已经长成了大树。对权力的渴望统治了他所有的神经,最终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大获全胜,一举消灭了项羽的部队。这场会战的画面是唯美的,影调转为高调,多次使用慢镜头,将项羽之死描绘成仪式化的场面,如同画卷一般充满诗意。这是从艺术形式上展现了刘邦最为辉煌与得意的时刻,他终于夺取了天下,获得了最大的权,成了唯一的王。
但是这样美好的画面并未停留多久,影片迅速又将镜头拉回到现实中阴暗、沉闷、恐怖的宫殿中。这时的刘邦仍被韩信的事情困扰着,他爱才且感激韩信,同时又担心他背叛自己。站在长廊上,刘邦看着滚滚而去的河水,脑中开始怀念当年不是王的时候,和戚夫人在一起无忧无虑嬉戏追逐的情景。此时抬头望天,棉絮般的云朵已幻化成无数美女的形象,这一符号并非代表刘邦对女人的向往,而是以女人作为象征,指代了他对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向往。这一特殊的造型形式,恰与之前对戚夫人的回忆形成一种对比的关系,暗示着在刘邦心底无边的欲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之间形成的矛盾对立,一起外化出了刘邦心底的纠结。
历史选择了他,他的想法和行为也符合当时时代发展所需。但当他拥有了社会赋予他的权利后,却交出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单纯的快乐。当他朝向目标努力,并最终实现目标时,却发现心中的喜悦并非最初期望的那样美好,这是他作为帝王者的悲剧。
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伴随一生的自卑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吴广掀开反秦起义篇章时为激起广大被压迫的低层人民的斗争决心而喊出的口号。在本片中,刘邦几次喊出这句话,最初是在反抗秦暴政时,他用这句话激励手下与他一同奋战。这次他喊的很有底气,体现了一种决心和力量。第二次是他打入秦宫,自己“暂时为王”时。这一次,他的激励对象是他自己——他想为王,但是有项羽在,他便觉得没底气,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配当王。终于,项羽被他消灭了,他光明正大地坐上了王的位置,却在宫殿里第三次喊出这句话。如果说上一次是他“争王”的不自信,那么这一次便是“做王”的不自信。他深知自己的各种不足——血统不如项羽纯正,武艺不如韩信高强,计谋不如张良精明,于是他开始疑虑这些精兵强将是否衷心,他们若是造反将如何压制。这些猜疑和焦虑让他夜不能寐,终日惶恐。
事实上,刘邦统一了天下,身边尚有衷心的将军和谋事,有能为他分担忧虑的妻子和宠爱的妃子,还有可以继承天下的儿子,作为君王,已是成功。但他仍是焦虑,根源是其深入骨髓的自卑感。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个体生活中不完美、不完满的感觉,当个体遇到困难时,会产生一种无助感,没有前进的动力,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故而迟疑、不自信、彷徨等情绪会随之而来[1]。自卑情结一方面可以使人产生精神疾病,甚至是死神的考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个体经历多重磨难之后获得成功和超越[2]。刘邦的“草根”特性令他的自卑感转化为自卑情结,这既是他战胜项羽夺取了天下的动力之泉,也是他一生感到畏惧、渺小、心虚,缺乏做一个王的信心的根源所在。《儒林外史》中那位严监生,家人不把两根灯草灭掉一根,他就不肯断气。影片中的刘邦何尝不是如此。支撑刘邦最后病入膏肓却一直没有咽气的,正是对韩信、项伯等人谋反的担忧。直到皇后设计替他将“异己”一一铲除后,刘邦才安心死去。可是,影片并未就此结束,而是在最后进入到了刘邦的灵魂时空,这个时空里的他依旧充满恐慌,在树林里穿梭着,像在寻找什么,更像是在躲逃什么。他说:“但我不知道的是,她后来杀死了我的三个儿子。我还不知道的是,四百年后,我的国也亡了……”死后的刘邦仍不消停,以灵魂的状态“监视”着一切,只可惜再无力回天了。影片以这样的方式结尾,再次描绘出刘邦的无助与渺小,也再次强调了他的悲剧性——虽然为王,至死都缺乏为王的底气。对于这个实践活动来说,进行的是不彻底、不完整的,是悲剧的。
四、结 语
《王的盛宴》中两条主线交替出现,形成感官和情绪上的巨大对比——现实中黑暗阴霾、死气沉沉、充满猜忌与不安,而过去却是色彩鲜亮,充满朝气和活力,这恰是刘邦做王之前和做王之后在心境上的差异。同时,画面中的刘邦是有雄心壮志的,而画外音中的他俨然是落寞的孤魂,这又形成了活着的王与死去的王之间的对比。
本文仅就主要人物刘邦进行了三方面的悲剧性分析,事实上,本片中每一个人物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悲剧性。借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和视听表现,如顶光效果、夸张的声效、幻想状态的描绘、色彩的对比等,人物的悲剧性命运被细腻地融入到完整的历史发展中,一方面让观众感觉到事件向此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肯定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及其在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冲突的对抗性、激烈性和不可调和性,深深体验到他们对命运的抗争时呈现出的悲壮感。每一个人物在大方向上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小方向上却承担着常人体会不到的悲剧性命运。
参考文献:
[1] (奥)阿德勒著.黄国光译.超越自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 陈向玲.阿德勒的自卑理论之于文学的意义[D].西北大学,2012.
[3] 朱晶.谢晋电影的悲剧意识[J].常熟高专学报,1999(3).
[4] 时晓丽,马恩悲剧观与中国现代悲剧理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