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的儿化

2015-05-30 04:23吴孟珍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儿化通辽弱化

摘 要: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儿化现象较多,但其中有小部分儿化韵儿化特征较弱。文章对该地区儿化韵进行整理并找出弱化了的儿化韵,认为主要原因是收受到了普通话、蒙古语的影响,以及当地人们对于方言的态度的影响,使得其方言中儿化韵发展中有部分弱化。

关键词:通辽;儿化;方言;弱化

0 引言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位于东北地区,所说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具有极大的东北特色。儿化较多是当地方言的特点之一。但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当地儿化韵有一部分儿化特征较弱,保留卷舌动作,但从听感角度来说儿化有弱化现象。

1 当地方言的儿化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共有36个韵母,除[er]韵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一些韵母儿化后发音相同,所以当地儿化韵共有28个。其中[ai]和[an]的儿化韵同为[?r],[ei]、[?n]和[?]的儿化韵同为[?r],[u?n]和[uei]的儿化韵同为[u?r],[uai]和[uan]的儿化韵同为[u?r],[yan]和[y?]的儿化韵同为[y?r],[y]和[yn]的儿化韵同为[yr],也就是说,在儿化的同时,前鼻音[n]有脱落的现象。[?]、[?]的儿化韵单独列出,为[??r]和[??r]。

2 儿化韵的作用

(1)表示细小、柔弱、轻微的状态和性质。例如,小鱼儿、小崽儿。使物体显的更加细微弱小,激起人们的保护欲。但有时可以表示轻蔑或鄙视。例如,小偷儿。小偷儿不仅表示了人们对其不屑,也表示了其形象的微小及偷偷摸摸的形态。

(2)展现温和、喜愛的感情色彩。例如,女孩儿、花儿、宝贝儿。表示了人们对所描述物体或人的喜爱之情。还有可以表示关心,柔和的状态。例如,慢点儿吃,别噎着。表示了说话人的关切及安抚。

(3)区别词义。这一点在通辽市地区并不明显,但仍有存在。例如,信和信儿。信表示的是信件这一物体,信儿囊括很多信息,各种类型的,口头的,网络的,手机短信都可以是信儿。

(4)转换词性。主要为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如画和画儿。当地经常讲两个字放在一起,画画儿。前一个画是动词,后一个画名词。同样的还有溜溜儿、盖盖儿,等。

(5)无作用,约定俗成。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的儿化现象中,有一部分儿化韵已经没有作用。发音时带儿化属于习惯,是约定俗成的表现。例如,车棚儿,这类词既不需要表小,也不需要区别词义或转换词性。但其在日常发音时确实是有儿化存在的。

3 部分儿化韵弱化及其原因

在28个儿化韵中,ar、?r、?r、??r、ur、u?r在发音时儿化色彩较弱,卷舌动作依然保留。但为什么这几个儿化韵的儿化色彩较弱呢?

导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儿化发展不平衡,部分弱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普通话的影响。普通话的儿化韵数量虽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儿化韵数量相同,却在卷舌程度、使用频率上低于当地方言。从听感来说,儿化的程度很难辨别,但从说话人的角度可以辨别出在发音过程中和结束时舌位的不同。如果这样没有说服力的话,我们通过praat进行了几组小实验。分别对(木)棍儿、(小)孩儿及(钓)竿儿进行了实验。其中木棍的结果差距不大,小孩及钓竿的儿化韵实验结果比较理想。通过实验可以清晰地看出,普通话中的竿儿F3的下降比较缓慢,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的竿儿F3下降比较剧烈。说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儿化韵的儿化色彩确实大于普通话。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学习以及普通话测试都有渗入当地生活的点滴,当地人们普遍认识到普通话的大流趋势,有意向普通话靠拢。再加上现代新闻媒体的发达,电视节目等对普通人群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每晚的新闻联播成了普通话学习的最好材料。即使没有刻意学习普通话,也在电视节目中标准的普通话影响下向普通话靠拢。许多原本儿化特征明显的方言词使用频率下降,连带着导致部分其他韵母的儿化程度减轻。

(2)与蒙古语接触的影响。俞敏(1987)在《驻防旗人和方言的儿化韵》中认为“儿化韵”产生于八旗:“满洲蒙古人的话里有类似儿化韵的东西,如多尔衮被赐号‘墨尔根代青,‘墨尔根本事蒙古话。……满蒙人会说[m?r],颤音不颤了就是汉语‘门儿了。……至于人名儿,叫多尔济的可有不少哪!……满蒙旗人肯定会说‘儿化韵的音。”在科尔沁区,现代蒙古语中也经常有颤音的存在,持汉语者大多不会发颤音,但受到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卷舌动作渗入日常用语是很有可能的。且当地有许多母语为蒙古语的人群,在后来学习汉语时,就容易将颤音习惯带入汉语。无奈汉语与蒙古语属于不同语系,颤音在汉语中没有用武之地,其卷舌动作便保留在了汉语儿化韵中。又因为蒙古语中颤音的卷舌动作没有北方方言的儿化韵的卷舌程度大,所以母语为蒙语的人群及受到蒙古语影响的人群儿化发音有弱化的现象。

(3)追赶潮流,认为本地方言发音较“土”。非语言学专业的人们对于方言普遍没有客观的认识,许多人觉得方言很“土”。内蒙古尚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都落后的阶段,容易受到影响力较大较强势的文化的影响。就类似于“韩流”风靡全中国,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由于港台文化的影响,有人看到了一些明星说话,以及一些电视港台的电视节目的口音,就模仿所谓的“香港腔”、“台湾腔”等,直接导致了儿化韵的减少,间接导致部分儿化韵的弱化。

4 结语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儿化韵较多,大体上与普通话的儿化韵类似。但目前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冲击使得其儿化韵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部分儿化韵受到影响开始弱化。对方言有明确认识的人会有意识地保护方言,但是普通大众却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于方言的认识多停留在“旧”与“土”上。普通话对各大方言的影响非同一般,但方言作为语言学方向宝贵的“活材料”,应该得到保护与尊重。

参考文献:

[1] 耿振生.北京话“儿化韵”的来历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154-159+176.

[2] 孟庆达.京味儿语言中的儿化音[J].北京纪事,2008(12):75-76.

[3] 刘丽,高晓梅,王雯靖.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成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115-116.

[4] 刘雪春.儿化的语言性质[J].语言文字应用,2003(03):15-19.

[5]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

[6] 王志洁.儿化韵的特征架构[J].中国语文,1997(01):2-10.

[7] 颜峰.略论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历史演变[J].语言研究,2002(S1):252-254.

[8] 杨开昌.析内蒙古后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J].语文学刊,2010(07):120-122.

[9] 张爽.东北方言词缀“儿”的语义研究[J].语文学刊,2009(07):37-39.

作者简介:吴孟珍,上海大学文学院硕士。摘 要: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儿化现象较多,但其中有小部分儿化韵儿化特征较弱。文章对该地区儿化韵进行整理并找出弱化了的儿化韵,认为主要原因是收受到了普通话、蒙古语的影响,以及当地人们对于方言的态度的影响,使得其方言中儿化韵发展中有部分弱化。

关键词:通辽;儿化;方言;弱化

0 引言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位于东北地区,所说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具有极大的东北特色。儿化较多是当地方言的特点之一。但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当地儿化韵有一部分儿化特征较弱,保留卷舌动作,但从听感角度来说儿化有弱化现象。

1 当地方言的儿化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共有36个韵母,除[er]韵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一些韵母儿化后发音相同,所以当地儿化韵共有28个。其中[ai]和[an]的儿化韵同为[?r],[ei]、[?n]和[?]的儿化韵同为[?r],[u?n]和[uei]的儿化韵同为[u?r],[uai]和[uan]的儿化韵同为[u?r],[yan]和[y?]的儿化韵同为[y?r],[y]和[yn]的儿化韵同为[yr],也就是说,在儿化的同时,前鼻音[n]有脱落的现象。[?]、[?]的儿化韵单独列出,为[??r]和[??r]。

2 儿化韵的作用

(1)表示细小、柔弱、轻微的状态和性质。例如,小鱼儿、小崽儿。使物体显的更加细微弱小,激起人们的保护欲。但有时可以表示轻蔑或鄙视。例如,小偷儿。小偷儿不仅表示了人们对其不屑,也表示了其形象的微小及偷偷摸摸的形态。

(2)展现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女孩儿、花儿、宝贝儿。表示了人们对所描述物体或人的喜爱之情。还有可以表示关心,柔和的状态。例如,慢点儿吃,别噎着。表示了说话人的关切及安抚。

(3)区别词义。这一点在通辽市地区并不明显,但仍有存在。例如,信和信儿。信表示的是信件这一物体,信儿囊括很多信息,各种类型的,口头的,网络的,手机短信都可以是信儿。

(4)转换词性。主要为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如画和画儿。当地经常讲两个字放在一起,画画儿。前一个画是动词,后一个画名词。同样的还有溜溜儿、盖盖儿,等。

(5)无作用,约定俗成。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的儿化现象中,有一部分儿化韵已经没有作用。发音时带儿化属于习惯,是约定俗成的表现。例如,车棚儿,这类词既不需要表小,也不需要区别词义或转换词性。但其在日常发音时确实是有儿化存在的。

3 部分兒化韵弱化及其原因

在28个儿化韵中,ar、?r、?r、??r、ur、u?r在发音时儿化色彩较弱,卷舌动作依然保留。但为什么这几个儿化韵的儿化色彩较弱呢?

导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儿化发展不平衡,部分弱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普通话的影响。普通话的儿化韵数量虽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汉语方言儿化韵数量相同,却在卷舌程度、使用频率上低于当地方言。从听感来说,儿化的程度很难辨别,但从说话人的角度可以辨别出在发音过程中和结束时舌位的不同。如果这样没有说服力的话,我们通过praat进行了几组小实验。分别对(木)棍儿、(小)孩儿及(钓)竿儿进行了实验。其中木棍的结果差距不大,小孩及钓竿的儿化韵实验结果比较理想。通过实验可以清晰地看出,普通话中的竿儿F3的下降比较缓慢,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的竿儿F3下降比较剧烈。说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儿化韵的儿化色彩确实大于普通话。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学习以及普通话测试都有渗入当地生活的点滴,当地人们普遍认识到普通话的大流趋势,有意向普通话靠拢。再加上现代新闻媒体的发达,电视节目等对普通人群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每晚的新闻联播成了普通话学习的最好材料。即使没有刻意学习普通话,也在电视节目中标准的普通话影响下向普通话靠拢。许多原本儿化特征明显的方言词使用频率下降,连带着导致部分其他韵母的儿化程度减轻。

(2)与蒙古语接触的影响。俞敏(1987)在《驻防旗人和方言的儿化韵》中认为“儿化韵”产生于八旗:“满洲蒙古人的话里有类似儿化韵的东西,如多尔衮被赐号‘墨尔根代青,‘墨尔根本事蒙古话。……满蒙人会说[m?r],颤音不颤了就是汉语‘门儿了。……至于人名儿,叫多尔济的可有不少哪!……满蒙旗人肯定会说‘儿化韵的音。”在科尔沁区,现代蒙古语中也经常有颤音的存在,持汉语者大多不会发颤音,但受到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卷舌动作渗入日常用语是很有可能的。且当地有许多母语为蒙古语的人群,在后来学习汉语时,就容易将颤音习惯带入汉语。无奈汉语与蒙古语属于不同语系,颤音在汉语中没有用武之地,其卷舌动作便保留在了汉语儿化韵中。又因为蒙古语中颤音的卷舌动作没有北方方言的儿化韵的卷舌程度大,所以母语为蒙语的人群及受到蒙古语影响的人群儿化发音有弱化的现象。

(3)追赶潮流,认为本地方言发音较“土”。非语言学专业的人们对于方言普遍没有客观的认识,许多人觉得方言很“土”。内蒙古尚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都落后的阶段,容易受到影响力较大较强势的文化的影响。就类似于“韩流”风靡全中国,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由于港台文化的影响,有人看到了一些明星说话,以及一些电视港台的电视节目的口音,就模仿所谓的“香港腔”、“台湾腔”等,直接导致了儿化韵的减少,间接导致部分儿化韵的弱化。

4 结语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儿化韵较多,大体上与普通话的儿化韵类似。但目前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冲击使得其儿化韵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部分儿化韵受到影响开始弱化。对方言有明确认识的人会有意识地保护方言,但是普通大众却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于方言的认识多停留在“旧”与“土”上。普通话对各大方言的影响非同一般,但方言作为语言学方向宝贵的“活材料”,应该得到保护与尊重。

参考文献:

[1] 耿振生.北京话“儿化韵”的来历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2):154-159+176.

[2] 孟庆达.京味儿语言中的儿化音[J].北京纪事,2008(12):75-76.

[3] 刘丽,高晓梅,王雯靖.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成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115-116.

[4] 刘雪春.儿化的语言性质[J].语言文字应用,2003(03):15-19.

[5]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

[6] 王志洁.儿化韵的特征架构[J].中国语文,1997(01):2-10.

[7] 颜峰.略论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历史演变[J].语言研究,2002(S1):252-254.

[8] 杨开昌.析内蒙古后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J].语文学刊,2010(07):120-122.

[9] 张爽.东北方言词缀“儿”的语义研究[J].语文学刊,2009(07):37-39.

猜你喜欢
儿化通辽弱化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有趣的“儿化”
论通辽地区蒙汉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意义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关于通辽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探讨
写字教学的弱化与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