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峰
从事知识产权咨询——这个在知识产权圈儿里充满朝气、在咨询圈儿里充满新奇的行当,不知不觉已经历了3个年头,在这些个日子里,经历了很多项目,接触了很多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转型走向“中国智造”的各种艰难和痛楚,也目睹了一批中国企业,在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取得成果的喜悦。今天“忙里偷闲”和同事聊起曾经的项目时,发现其中不乏有趣的故事,遂随性做个记录,写个笔记,也算留个念想儿。
咨询这个事儿,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其中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你能从工作中结识到很多原来可能结识不到的朋友。由于咨询项目的开展,往往需要去企业现场实地进行调研、组织会议、培训、手把手指导工作等,在这个过程中,会和客户,尤其是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研发人员等进行接触,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朝夕相处。从最初的答疑解惑,单纯的甲乙双方间的合作关系,到随着接触的次数增多,逐渐开始了聊聊家长里短,谈谈人生理想,成为聊得来的朋友。往往是双方的信任感越强,项目开展得就越顺利。
记得曾经做过的一个项目,企业凭借多年自主创新的努力,产品质量和性能均高于国内同行,产品远销国外,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也逐渐站住了脚,而且销量增长速度明显。但是,企业越是发展,就越是担心,大家可能会想,发展是好事啊,产品有实力,市场也认可,还有啥可担心的呢!
但客户其实是深刻理解树大招风和商场竞争残酷的道理的,最大的担忧就是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手,他们可能会利用一切手段去阻碍其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这其中就会包括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
审视一下企业情况,发现虽然在产品质量,渠道建设,品牌宣传上都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在专利保护、专利风险管控方面,却是一块明显的短板;而且各种迹象表明,那些国外的竞争对手已经盯上了他们,正在有针对性地在其拳头产品的周边布局一些专利,如果再不在专利工作上有所突破,很有可能这么多年的心血将付之一炬。
当时企业老总找到我们,谈了很多他的担忧,其中一句话我现在仍记忆犹新:“像我们这样从两个亿再往上发展的公司,正是处于最危险的时候,小公司不太容易引起注意,攻击大公司需要承担较大代价,我们处于中间不大不小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人盯上的。”
可以说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处境和市场的凶险。面对客户的困境和问题,我们从风险管控作为切入点,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现状,为其量身制定了一整套专利战略,帮助企业从风险识别、管理流程、情报利用、布局规划、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逐步系统化、标准化、高效化,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利用诉讼专利分析、高风险专利分析、对冲专利设计、规避设计、专利组合设计等手段应对已经发生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充分考虑其产品线和产业链所处位置的前提下,围绕其核心技术进行充分的专利布局,实现对其产品线的完整保护,最大程度地确保其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安全经营。这一整套方案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全力配合。
在这过程中,我们与企业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双方的项目参与人员也从陌生逐步变成朋友。记得在执行项目派驻期间,我们正在按照既定方案开展项目时,遇到了一次突发事件。企业的一个新产品即将投放市场,可就在新产品发布会的前一天,在对产品已申请专利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技术因部门协作的问题导致在申报发明点时疏忽而未申请专利,而且还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技术。事出紧急,我们立即成立应急小组,由代理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为主要成员,专门处理该案,争取在第二天产品发布的同时提交申请。由于时间急迫,同时考虑到这是一个关键技术需要充分保护,我们同该技术关键的研发人员,同时也是研发团队的组长共同工作到夜里2点,最终完成终稿;经过第二天一上午的审核,顺利提交了申请,避免了客户损失。
其实,这个申请如果用优先权的方式来处理,可能相对而言会轻松许多,但是考虑到该技术在产品中的地位和承载着不同部门合作成果的情况,我们还是希望采用一个更利于保护的方式来处理。有趣的是,在这次派驻结束的时候,当时参与了全过程的研发组长坚持要开自己的车送我们回宾馆,其实回宾馆的路一点都不长,之前我们都是步行回去,但他的坚持和热情让我们难以推辞,路上他对我们的敬业和专业点了不少赞。虽然仅仅是几分钟的路程,但我们已经从合同的双方,变成了朋友。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有时候咨询师常常要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别人享受节假日甚至是春节合家团圆的时刻,咨询师们还在辛勤地与客户共同工作,破解难题,共度难关。但往往就是这些最苦最累的时刻,也是我们常常想起,不容易忘却的时刻。
细细回味起来,我们在用经验、能力、知识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承载着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解其所不可解之惑,达其所托之信任和期望,最终,不仅帮助客户解决难题,也结识了更多朋友。对于我而言,也是始终保持着对咨询工作充满热情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