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 史昆
【摘 要】在新形势下要实现新闻宣传的最大效应,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公信力,就要在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创新优化报道手段等方面下功夫。本文以柴生芳先进事迹报道为例,强调报道手法要变、典型宣传要真、具体描写要活、评论言论要深、新媒体助力要足。
【关键词】新闻报道 典型人物 舆论引导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新闻舆论导向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多变,思想潮流交锋交融。要实现新闻宣传的最大效应,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公信力,就要在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创新优化报道手段等方面下功夫。本文以甘肃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报道的“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的先进事迹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一些思考。
一、案例概述
甘肃省临洮县委原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于2014年8月15日凌晨在办公室不幸去世。随后,甘肃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在近两个月时间内通过消息、专稿、评论、专题、记者连线等形式先后共播发稿件40余篇,其中系列报道《夙夜在公 此生流芳——追记甘肃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甘肃电台《甘肃新闻》节目中播出后,在听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党和政府先后追授柴生芳同志一系列荣誉称号,中共甘肃省委追授柴生芳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宣传部追授柴生芳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央组织部追授柴生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追授柴生芳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等。可以说,有关柴生芳的系列报道达到了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的良好示范效应。
(一)领导重视是重大典型报道成功的前提
当得知本地出现了柴生芳这样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基层共产党员楷模人物时,甘肃广电总台以及广播新闻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周密策划,精心部署,数次修改完善报道方案,同时调集各部门骨干人员共同参与到报道当中,并进行详细分工、协作,此外,还布置通联部门设置专人收集听众反响、网民留言,使报道系统完整,形成有效传播。
(二)扎实采访是重大典型报道成功的保障
新闻工作者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要始终牢记历史使命,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的新闻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作品。此次柴生芳先进事迹的采访报道也是新闻媒体深入落实“走转改”的一次具体行动,柴生芳生活、工作的双联村,地处临洮县的偏远地带,记者先后三次赴临洮,采访了县委、县政府领导、柴生芳身边工作人员、县直各部门负责人、普通干部群众、上访户,以及柴生芳家人等40多人,录制采访素材近30小时。同时,记者还从临洮县广播电视台找到了柴生芳生前的部分同期声素材。可以说,通过大量的采访,记者得到了最真实、全面和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为报道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文风朴实是重大典型报道成功的关键
新闻报道贵在语言清新、平实,既要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又要力求平实,让人一听就懂;既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掩饰,又要情真意切、深入浅出。一段时间以来,典型报道容易出现“高大全”的报道套路,因不容易出新导致传播效果不佳。有关柴生芳的报道虽然主题重大,但每篇专稿的时间都不易过长,在系列报道《夙夜在公 此生流芳——追记甘肃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柴生芳》中,我们把单篇时间设定为两分钟左右,争取用这两分钟讲述一个感人的小故事,例如:《群众心中永远的亲人》《与上访户促膝而谈的县长》《一张捐款单的背后》《柴生芳的30本工作日记》《“抠门”的柴生芳》等,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每一篇都从小处切入,讲述了主人公事迹的一个方面。在新闻类专题《今日观察》特别节目中,则分别以《同事眼中的柴生芳》《群众眼中的柴生芳》《妻子眼中的柴生芳》《记者眼中的柴生芳》为题,从不同角度,用平实的语言、叙事的手法,结合广播的特点,把一个一心为民、敢于担当、清廉务实、鞠躬尽瘁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听众面前。
二、思考与启示
当前,不少媒体在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树立典型“模式化”、人物形象“完美化”、 先进事迹“浮夸化”的现象。在柴生芳先进事迹的主题宣传报道中,我们力戒这三大误区,坚持用创新思维审视新时期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用创新的手段优化新闻报道,从而提高了舆论引导的实际效果。
(一)报道手法要变
在新闻报道中要“见人、见事、见思想”,要正确处理“宣传味”和“新闻度”的关系。“宣传味”浓而“新闻度”低,这是新闻宣传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广大受众对新闻媒体反映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新闻宣传如果只有“宣传味”而没有“新闻度”,就会失去受众;如果只强调新闻性,而不注重宣传性,有时又会偏离正确导向。因此,提高舆论引导力,必须改进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在正面宣传中也要按照新闻规律的要求,将宣传内容新闻化,正确处理好典型报道要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问题,使新闻报道特别是典型报道既有宣传性,又有新闻性,使公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感受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同时受到熏陶、得到教益。
(二)典型宣传要真
任何宣传报道要实现引导舆论效应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吸引受众,引起注意,深入人心。而吸引受众的前提是真实可信。真实是典型人物的生命,典型人物只有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才能打动人、影响人,那种对典型人物“高大全”式的包装只能让听众感到厌恶。在正面宣传特别是典型报道时,尤其要通过细节、通过故事来打动人,要让受众感受到这个典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神”。在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中要还典型人物以平民本色,以平民的视角、平民的眼光来表现典型人物,这样才能达到切实的传播效果。
(三)具体描写要活
典型报道的人和事表面看起来似乎与人们距离很远,高高在上,不太亲民,但其实这些人和事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出现这种现象无非是媒体在报道时,记者没有进行深入的采访,照着现成的材料“想象”的结果。新闻报道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报道的大多是身边人,宣扬的是身边理,说的是身边事,体现的是主流媒体的人文关怀,新闻宣传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普通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典型报道中,要用老百姓的语言写活人物、写活事,才能传递出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四)评论言论要深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是检验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典型报道时,也会有评论,这时要注意评论立意要有高度,思想要有深度,语言要有力度,要根据人物或事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风格来撰写评论,尽可能做到庄重而不呆板、深刻而不深奥、易懂而不浅陋、犀利而不尖刻、平和而不平淡,既体现权威性,又起到引导作用。
(五)新媒体助力要足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势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借助新媒体进行典型报道可以形成合力、声势更大,进一步拓宽典型人物宣传的渗透面,增强典型宣传的影响力,在典型报道宣传中可以尝试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方式,还可以尝试开通“网友留言板”以及利用微博、微信等吸引听众参与讨论,进一步优化传播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中,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必须去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和舆论工作新要求,不断深化传媒领域改革创新。新闻媒体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体现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在典型报道中,创新报道手法,贴近百姓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媒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