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主题阅读及其教学创设了空间和创新尝试的平台。结合教学实际,在有效教学策略的支持下,主题阅读具有兴趣引导、能力生成与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主题阅读是相对于传统教材单篇课文的阅读而言的,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为主。而主题阅读是以主题架构单元,每个单元里包含教材4篇文章,然后再补充5篇与主题相关的一组文章,体现了文章之间的读写关联性和主题的统整性。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价值
阅读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在特定主题的引导下,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所阅读的文章是同类主题或同体裁,但在不同文章的阅读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等,逐渐地发现和培养自己兴趣,或对某个现象、某个知识点或某个事物等。尤其在这种丰厚的积累中,他们会自觉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主题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中,单元主题是“七彩生活”,教材提供的课文有《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四篇文章,增加同主题的教材以外文章《孔雀舞》《大自然的口哨》《风筝》《雨后春笋》《彩色的梦》五篇文章,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会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对文中与多彩的生活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对小学生而言,阅读能力不仅是他们的基础性能力,也是他们能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导向性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逐渐提高,为小学生的有效和高效学习创设了快车道,让他们在各种时段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保持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去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其他信息。如在一年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中,单元主题是“智慧的光芒”,教材提供的课文有《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与《称象》,都是关于人生小智慧的故事。增加教材以外的文章《太阳,你是粉刷匠吗》《小乌鸦喝水》《三击掌》《聪明的徐文长》《小兔运西瓜》五篇文章。通过小学生的阅读,他们会根据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思考,学生根据文本中人物或事物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展开思考,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去寻找答案,如何发现和运用自己的长处与身边可以辅助的事物,为解决自己的问题提供帮助。通过这样的主题阅读,把阅读从初级的消遣、娱乐、知识学习向知识运用过程提升。
3.提高语文素养
主题阅读,由于目标集中,全方位参与,又有老师的点拨,学生的互动与支持,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提高对一个专项的认识和感悟能力的,有了积累,再辅以写作训练,素质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一方面,从内容上将阅读向纵深挖掘,让学生读透、读饱,读有所获;另一方面,小主持人的形式也真正让教师处于“导演”的位置,将舞台教给学生,体现生本意识,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尽情遨游,收获自信,体验成功。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
由于现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按照同类体裁或题材编排的课文体系,每一个单元或组都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展开教学。因此,教学可以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年级层次灵活地展开。
1.处理好“教材”与“补充文本”的关系
必须确保教材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精读课文),教学任务要落到实处。“补充文本”是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替代和冲击。
2.阅读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就是阅读的点与面的關系,广度与深度,精读与略读,二者缺一不可。它们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首先要提速课堂教学,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内;二是突出读写训练重点保证读写质量。三是掌握七种课型:
(1)“单元导读”课型。任务是提炼单元主题,确定阅读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精读一篇文章。重在总揽全局,明确方向。
(2)“以文带文”课型。任务是每课时可以“一篇精读带一篇略读”和”一篇精读带多篇略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从精读中习得方法,在略读中迁移运用。
(3)“读写联动”课型。任务是读一篇写一篇(片段)。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中学写。
(4)“自主阅读”课型。任务是让学生自主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作主”。
(5)“整体识字”课型。任务是先读书,后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一堂课分三个板块:先读;再说;最后写。读说写都是学生的活动,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6)“基础训练”课型。任务是用“内容前置,任务驱动,目标激励,过程跟踪”去落实“主体”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任务。
(7)“展示分享”课型。任务是为学生提供积累展示的平台,让孩子们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念。
3.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
于永正讲:“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老师讲来出的,也不是做题做出来的,是读书读出来的。老师讲得再好,也没有书上写得好。”运用以读代讲,以读带讲,创新读法,提高阅读效率。(1)改变原文对比读,品其意味。(2)提示关键承接读,抓住线索。(3)逻辑提问引导读,启迪思维。(4)以讲引渡启发读,提示规律。(5)根据结构分合读,理清层次。(6)以读带讲深入读,读后点评。
4.处理好处理好“主题”与“课文”的关系
一个单元只有一个主题,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课文却有几十个。教学时要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方法,同中寻异找出各篇文章在选材、构思、语言上的特色。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和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5.处理好“得法于课内”与“受益于课外”的关系
课内从精读课文中习得方法。从“单元导读”中的第二段话里,提炼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读书方法。从精读教材里,学习这种方法。在略读课文中半独立运用方法。指导学生用课内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课外相关课文,掌握这种方法。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主题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整个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地探索,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主题阅读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主题式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探究学习方式,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