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思想会是而且永远是一个人甚至人类最后的希望之锚,思想的钝化常常意味着一个机体组织的堕落或崩塌。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思想文化是其社会功能的本质显现,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强化施教者的思想修养,进而熏陶影响每一个学生、家庭乃至社会,这对于在新时期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体现学校育人功能、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解放思想,首先得坚守某些思想,确保思想常新,学校党建工作方可更有实效;其中,更新观念,有效反馈意见、丰富学习形式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心。
一、有效反馈基层意见
常言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果说学校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基层组织及其成员便是那一块块砖瓦和基石。学校发展的大构架固然受社会发展、教育形势影响,但学校核心要素即教学与管理中的诸多具体决策或方案却是从基层实际中来,而且也必须反映基层教育教学之所需。但事实上,现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很多中观乃至微观层面上的实际情况未能得到及时表达和有效上传,致使决策与执行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下面列举一二:
声音1:受不良社会评价导向的影响,年级教学管理特别是高三年级过于关注清北生,过于重点关注实验班,拉动中等生和扶持差生的优良传统被忽略,致使年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不佳,中间部分的学生基数太小,优生的后备力量尤显不足,梯度间发展态势较弱,这样下去,优生又怎能得到批量凸显,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声音2:有不少班主任反映,学生工作管理缺乏力度,不良现象在校内有蔓延趋势。晚自习后,操场周围谈恋爱、抽烟现象严重,无人管,无人敢管。对此,不少班主任发出了无能为力、淡然处之的慨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校管理、监督和巡逻工作的担忧。
诸如以上来自基层的有效信息,如能得到及时处理反馈,可谓“善莫大焉”。强化基层信息的有效反馈,贵在更新思想、转变观念,要树立让老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投身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其二,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如设方面信箱、建网上留言平台以及分层座谈交流等,但关键还在于对有效信息的及时处理和反馈;其三,可适时地抛出一些参议的话题,提高信息的针对性。
二、丰富党员学习形式
有哲人说:“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决于组成这个国家的人的价值。”此理同样适合于学校基层党组织,可见,党员个体的价值取向多么重要,而这种取向显现于行动却根源于思想;所以,组织有效学习、强化思想修养对于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1、广收信息,有效学习
因种种教育因素影响和教育环境制约,绝大多数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党员学习显得效率不高,大部分停留在学文件、读报刊这一层面上,致使不少党员淡漠了学习,渐渐将自己与非党员同伍,课堂上只会讲,下课后样样会,慢慢地沉浸在个人生活方式和圈子里。为此,党建工作中要加大学习的力度,广泛收集信息,大至时事动态、国家发展形势、教育新政策,小至学校发展决策等方面,要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简报、讲座等方式有效地传达下去,特别是组织有较高深度的讲座、有一定感染力的报告尤显迫切。
2、走进生活,体验学习
组织党员学习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式。笔者认为,集中静态学习、个体自觉学习外,还应增加动态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例如每年精心组织几次活动;不过,活动对象的选择应改变一些思路,譬如参观先进单位固然可感知先进、自省不足,但身居大城市的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缺乏朴素观、感恩观的教育,可以说,现在教师群体中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譬如抱怨待遇过低、违规有偿家教、懈怠本质工作等都与这些可贵的情感因素缺失有关。所以,组织学习应倡导去贫困地区走访,了解落后地区现状,体验那些地方环境的艰苦、教育的不易,从而激发我们珍惜幸福生活、感恩时代进步、重拾朴素生活观,唤醒我们对教育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自觉地端正我们的教育思想,修正教育行为;可以说,这类活动定会带给各位党员教师思想意识上的触动甚至震撼,这种触动和震撼也必将成为每个党员教师素质提升的潜在因素和原动力。
3、党员问责,自省学習
教师师德最核心的体现应是对本职工作的坚守。现阶段出现的思想偏离和精力外流现象折射出的是教师思想观念过多的社会化,致使教育教学中充满了变数,教学质量和学校形象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党员教师责任问责制、促进学习自省、增强道德意识显得很是重要;毕竟“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都依赖于此”“只有按照道德行事,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
总之,解放思想,首先要坚守和强化某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思想坚定,观念常新,学校的党建工作方可更有实效,也更有辐射力。
【结束语】作为基层党组织,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复杂性;而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最基础性的一环应是有效和全方位地提升党员教师的思想素质,特别是道德素养。因为,“道德是人立身之本。人的风动一时,可能靠地位;但风动一世,则在品行”;而对于靠智慧生存的教师而言,“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补不了道德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