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暴力倾向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2015-05-30 10:48赵娜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暴力女儿

赵娜

据2015年6月22日《法制晚报》报道,一网友爆料了一段围打小学生的视频。该视频显示的是浙江省庆元初中几名学生将一名小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并用烟头烫伤小孩的事件。类似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并不是个例,有媒体统计显示近段时间已有超过17起类似事件上演。日前,我国有暴力倾向的儿童日益增多,且呈现出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着实令人匪夷所思。这不,下面的父母以自身切实体会现身说法,为广大幼儿家长敲响了警钟。

无奈倾诉方:行为暴力触目惊心

刘萌(专职妈妈):我家小儿区区五岁半,性格却极其暴躁,动不动就耍脾气,尤其接受不了长辈的批评,稍稍说他几句,他就如同小狮子发威一般,强烈地给长辈回击,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没一点收敛。前不久,我带儿子出去和闺密吃饭,由于一点儿冲突发生不愉快,儿子竟然当众跑了出来,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狂奔,真令我又气又恨,汗颜到了极点。

陈子栋(职员爸爸):女儿一向很乖巧,可自从上了幼儿园大班后,竟然变得粗鲁野蛮,脏话接二连三地从她嘴里蹦出来。“饶不了你”“滚一边去”“我烦着呢”这些粗俗的话令我们成年人都难以置信,但孩子却说得理直气壮,我听在耳朵里,急在心里面。本想让女儿成为知书达理的“小淑女”,可现在离我心中的目标差远了。

王宇红(单身母亲):家里的小凳子折了腿,雪白的墙壁多了道道小手印,好端端的花瓶摔得粉碎,这些都是六岁儿子做的,而且绝不是他的“恶作剧”,几乎成了常态化的暴力行为。每当遇到失败或是心情烦躁的时候,儿子都会拿家里的物品出气,即使我百般教育和劝阻,儿子还是没有改掉自身的坏习惯,仿佛暴力行为就是他发泄情绪的唯一通道。

冷静分析方:父母影响不容忽视

龚乔(教师妈妈):曾经我是十足的“完美控”,要求五岁的女儿做事也要尽善尽美。或许是由于我的要求过高,女儿出现了强烈的急躁情绪,甚至还有些自卑心理。每当做事达不到我的要求时,没等我下评论,女儿就开始了暴力的“自我惩罚”,比如捶打自己的胸部,用手掐自己的胳膊,甚至用力拽自己的头发等。我一看势头不妙,连忙从自身找原因,为女儿降低标准,同时给予她特别的关注和温柔的呵护。爱的力量是强大的,没过多长时间女儿的暴力行为就消失了。我由衷地庆幸自己走出了苛刻教育的泥潭,给孩子适宜的爱,才能让孩子轻松快活地成长。

刘宇昂(IT员爸爸):电脑对于孩子来讲,有着浓郁的诱惑力。或许是由于我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用电脑打游戏,有段时间做网络游戏的开发与革新,六岁的儿子时常在一边看着。最初我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来竟然发现儿子模拟网络中的游戏行为,对身边的同伴拳脚相击,仿佛自己就是网络中的武林高手似的。见状,我便开始注重陪伴儿子的质量,而且与儿子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亲子活动,彻底让儿子告别了网络游戏。渐渐地,儿子的小脸重现了阳光,再也没出现过暴力现象。

专家支招方:性格培养尤为关键

傅北水(南京大学心理协会导师):儿童任性的性格是形成暴力倾向的基础性因素。目前,我国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很容易形成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让孩子养成小皇帝、小公主的任性习性。孩子想什么,则要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多数家长只是一味地满足、迁就,缺乏正确引导。久而久之,这种无人约束、任其发展的教育,使孩子为所欲为、天马行空。正是这种不良习性,造成了幼儿暴力的隐患。因此,家长应改变一味袒护的育人方式,对孩子应严爱相济,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以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情感上相互关爱,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懂得理解与尊重。

刘一鸣(心理学硕士):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做好孩子的表率,同时要多以欣赏的目光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在充满肯定与彼此信任的环境中享受成长。切忌粗暴简单的家教方式,动则大发雷霆,否则只会助长孩子的叛逆心理,致使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理想的目的背道而驰。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暴力女儿
反性别暴力
大三的女儿
“暴力”女
海的女儿
暴力云与送子鹳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向暴力宣战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