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5-05-30 10:15:08高雪梅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羊思维语文

高雪梅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怎样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少年儿童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在此,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兴趣是创新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导语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课题进行思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去刨根究底。如:“同学们,新年到了,一个小同学和你们一样,打算送一份新年礼物给老师,这个同学会送什么样的礼物呢?”老师的悬念,引起了学生的种种遐想,学生想探究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身于思考中,由此顺利的导入新课《新年礼物》。在语文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感兴趣。一个有趣的猜谜游戏,可激起小学生的童趣,产生猜测思维,激活思考能力,产生好奇心与学习动机。在教《风娃娃》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出个谜语,大家猜猜是什么?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木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学生齐声回答是“风”,老师趁机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风娃娃长大以后,会做什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课就知道了。”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孩子们也从中体会到学习兴趣之快乐。

二、真情是创新的基础

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它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正确地运用文字以及掌握文字,而且还要通过文字这个工具,为后续的学习与各项门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程在整体上,却存在着只注重理解认识,却忽略了语言方面的真实情感,只重视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分析,却忽略了整体章篇的综合感性理解,实际反映出了以学科知识为主体,而非以学生思想的发展为主体的课程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是我们课程知识以及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这一要求不断遵循着语文课程学习的规律,因为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都是文学性非常强的科目,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了浓厚与丰富的感情色彩。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略了学生们思想真实的体验,那么教学流程中阅读的功能就会减小,学生们阅读的效果同时也会大打折扣。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潜能,进发创造火花,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就得营造出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

三、求异是创新的核心

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求異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寻找若干个答案或结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方式很多,如启发学生把课文中的中心句或重点词,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调整词序,组成多种不同的句子。针对课文中提高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是求异思维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我重视这种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通过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敞开思路,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教学中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的一些新见解、新主意、新推理,以此激发学生去创造,去探索,自由地去求异发散。如,教学《狼与小羊》一文,我问:“最后狼扑向小羊,结果怎样?”这时,学生们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羊一闪,狼扑了空,掉进了旁边的深沟里,再也爬不上来了。”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这时狼却突然倒下了。原来是一位猎人向狼开了一枪。”还有的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蹲,狼正好撞在一块大石头,爬不起来了,小羊跑走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出创新的关节点,做到精心设计,重点突破,就能让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小羊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软萌小羊诞生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毛茸茸的小羊
狼和小羊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