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瑞华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回忆我们小的时候,最怕的一个词可能就是考试。平时的考试倒是无所谓,孩子们最怕的应该是期中考试,因为期中已经考完了,期末考试还会远吗?为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把期中考试作为调整学生学习方向的凭据。在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期中考试后如何调整孩子的学习谈几点意见。
一、期中考试后应该回避与注意的问题
期中考试后,一定要回避和其他孩进行比较这个问题。因为进行类比后容易出现两种后果:一是考试成绩较好的孩子,容易出现骄傲心理,不自觉的影响到今后的学习;二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会让自己家的孩子失去自尊心而破罐子破摔,成为一个专门和家长对抗的孩子,从而和家长形成对立面,走入歧途,毁了孩子一生。
孩子期中考试后,无论考的好与不好,家长和老师都不要责怪他,考得好,教育他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考得不好不要批评、指责、埋怨孩子,那样会伤害孩子自尊,甚至让孩子根本就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的这么差。所有的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搞一下考后总结。分析这次考试不好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以后怎样做?同时鼓励孩子:一次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家长和老师应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树立信心,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才是关键所在。
对于考试成绩很差的孩子,千万不要说:“真完蛋、你怎么不死去、你还要不要脸、一点自尊心也没有”等等打击、讽刺、挖苦的话。我想提醒家长注意的是,这些话很多是你小时候听到过的吧。那种感觉,你应该还没忘记,那么,就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起它,要在家长的词库里删除它。
二、期中考试后应该发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如果考得不好,家长首先要心平气和,要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和孩子谈心做朋友,让孩子放松警惕,只有让他放松,才能让他真正坐下来,和你认真探讨学习的问题。
和孩子一起做试卷分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做试卷分析,可以发现孩子平时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盲区,有针对性发现一些孩子平时学习中忽略的问题。比如平时家长忽略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导致答题时出现的粗心大意;比如基础知识没有学好不会答题;比如孩子对题的理解能力有不足;比如孩子读题不专注,解题步骤不完整;比如孩子答完题不回头仔细检查试卷;比如孩子字迹较乱影响老师判卷;比如平时不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导致作文丢分现象多等。这些都可以在和孩子做试卷分析中发现。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家长和教师不必要一次性的和盘托出,以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应该选择影响成绩最主要的一两个问题,和孩子进行分析,研究出和孩子形成共识的解决策略。这样孩子才能认同并主动进行整改。比如基础知识没有学好不会答题或者答题马虎问题,教师或者家长可以针对错题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把上半学期中所学的或者更以前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概括,让孩子知道知识通过归纳概括后,就像海绵被压扁了一样,没有多大的容量,只要认真识记都会掌握的。这样孩子才不会被知识所吓倒,才会有信心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期中考试后如何对孩子进行帮助与提高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找出了考不好的问题所在,确定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绝对不要认为孩子会自觉的去完善与改正,必须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循循善诱。引领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是一门实战性的艺术,引导好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方法不当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那么,哪门功课差就利用课外时间请老师补哪科,缺什么补什么,孩子长身体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但是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在给孩子补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要沟通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更要交流感情,在学习中逐渐获得孩子的好感,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成绩上升的成功感,更有一种得到爱抚的亲情感,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四、期中考試后要注重构建家庭与学校的环境
孩子在每次考试后,都会十分在意家庭和学校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期中考试后,要注重构建家庭和学校的环境。首先要营造学习型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引导着孩子。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家长们的习惯将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