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杰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教师应该重视有效的实验教学策略,使化学实验教学走向科学探究。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85
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于学生知识、能力、方法、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化学类专业学生实验技能、提高研究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逐渐形成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使化学实验教学走向科学探究。
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第二,过分侧重科学训练的实验,且大多数实验是验证性的,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第三,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预设的,抛出的问题方案或答案单一,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将实验教学作为附设课程,缺乏激励机制,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化学教育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所以,我们需要探究更新、更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
二、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构建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新策略
1.摒弃“注入式”教学,坚持“并进式”和“启发式”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讲授知识,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脱离学生实际构筑“知识结构”。而“并进式”教学是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动脑思维,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提高化学科学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因此,我们要
摒弃“注入式”教学,坚持“并进式”和“启发式”实验教学,
设计与安排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强烈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引起思维的积极活动和注意的迅速迁移。
2.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
从多方面分析比较可知,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实验为线索,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通过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归纳来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探索化学规律,让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科学探索、解决问题、运用新知的全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氛围,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与必要的条件。
3.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中,理论课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主要限制在课堂,实验课则是限制在实验室并按教师设定的实验程序“依样画葫芦”。“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开放式实验教学”这一教学模式重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空间,使学生逐渐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加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方式的多变性,提高实验教学效益。
化学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个体的特殊性等,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因而教师要灵活机动地将各种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并不断适时更新。如开展生活化学、环保等专题讨论及微型实验等,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应富有多变性。一方面要求语言清晰、准确规范、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简短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鼓动性、概括性和指导性;另一方面还要求讲授流畅、以眼传神、以手势助说话、声情并茂、富有启发性和诱导性。
总之,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要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