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有蝴蝶的那一天》 中的悬念设置与细节描写

2015-05-30 23:40:40李伟娟
参花(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姐弟

李伟娟

《有蝴蝶的那一天》是加拿大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录于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1968)中。该短篇小说集是门罗的处女作,荣膺1968年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即总督文学奖。虽然《有蝴蝶的那一天》是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作品,但无论是结构设计、人物刻画、语言运用还是主题呈现等方面,均已显示出作家超凡脱俗的气质。本文仅从这部作品中的悬念设置及细节描写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悬念设置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元素,悬念在塑造人物、阐述主题等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巧妙地设置悬念,既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又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有蝴蝶的那一天》是《快乐影子之舞》中较长的短篇小说之一,共分六个部分。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一开篇,似乎很漫不经心地讲述了主人公迈拉·塞拉和弟弟吉米?塞拉在学校的境遇。课间,冬夏姐弟二人总是站在教室后的走廊上远远地看着其他孩子嬉戏,特别是吉米,“他不敢到操场上去,否则在操场上别的小男孩,还有些稍大一点的男孩子等着追他,把他逼到后面的栅栏边,用树枝抽他。”(1) 为什么姐弟二人会有如此境遇呢? 作者并未直截了当地谈到种族歧视问题,也没直陈姐弟二人的出身,只是在小说第三部分不经意地描述了迈拉的手,“她把它放在自己棕色的掌心里,微微地笑了。”(2) 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迈拉的肤色,读者也无法断定,但却会揣测迈拉和吉米的出身,于是便会一口气读下去。直到小说的结尾处,作者再次描绘了迈拉的肤色: “迈拉有没有说再见?似乎没有。她坐在高高的床上,她优雅的棕色脖子从不合身的病号服里伸了出来。她轮廓分明的棕色面庞对背叛没有丝毫的反应。”(3)最终读者找到了导致迈拉姐弟悲惨境遇的真正原因。虽然作者对种族歧视只字未提,她却无情地揭露了种族歧视带给姐弟二人的伤害,这种让读者顿悟的效果完全源于作者巧妙的悬念设置。

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在小说中细节描写往往会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为人物塑造和主题作铺垫;二是塑造人物形象。

艾丽丝·门罗在《有蝴蝶的那一天》中有多处精雕细琢、环环相扣的细节描写,为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其他表现手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小说中作者多处描写了迈拉姐弟在冷遇中情感已经近乎麻木,“他们黑色的眼睛上,眼皮似乎从来没有完全抬起来过…… 他们看起来像中世纪画里的孩子,像木头雕像的小人儿……”(4)而且迈拉姐弟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生存方式,“迈拉在等我,不过并没有看我。她保持了她特有的孤僻和呆板姿态。和我们在一起,她一贯如此。”(5)即使在“我” 努力地向她示好时,她依旧面无表情:“我们看着对方,我的脸刷地红了,不过迈拉没有。”(6)种族歧视带给迈拉情感上的伤害是无法修复的。而作者在描写“我”既想向迈拉示好,把奖品蓝蝴蝶胸花送给她,又怕被其他孩子发现而导致“被疏远”的矛盾心理时,再次使用了细节描写: “迈拉把胸花搁进衣服口袋里,说‘穿好衣服的时候再戴,我的好衣服是蓝色的。……我知道是蓝色的。迈拉在学校已经把她的好衣服穿旧了……我很高兴她没有戴上。要是有人问她从哪里来的,她说了,我该说什么呢?”(7) 很多细节描写初读时读者似乎感受不到与主题的关系,但细细品味后,就会发现,“这些细节描写都是下文某一个情节的一种铺垫或是照应,它们在故事中遥相呼应而不断丰富故事主题。”(8)

注释:

(1)(2)(3)(4)(5)(6)(7)艾丽丝·门罗《快乐影子之舞》,张小意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页,第137页,第143页,第132页,第135页,第138页,第138页。

(8) 唐瑛:《艾莉丝·门罗<匆匆>的叙事策略及主题探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

参考文献:

[1] Munro, Alice. Dance of Happy Shades[M]. Penguin Group (Canada), 2005.

[2]艾丽丝·门罗. 快乐影子之舞[M].张小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3]蒋小龙.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叙事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4]刘洪宇. 艾丽丝·门罗的消解艺术[J]. 宜春学院学报,2015(04).

[5]唐瑛.艾莉丝·门罗《匆匆》的叙事策略及主题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2).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王曦)

猜你喜欢
艾丽丝门罗姐弟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姐弟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14
姐弟之情
燕南飞
野草(2018年2期)2018-04-23 16:54:12
谁家的可可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
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8:46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