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
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创业,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对外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性想法。2015年6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华民族深刻的认识到当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拥有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水平大学来说,尤其体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因此,学校必须把长期积累的各方面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必须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多样化成长,努力为通才拓展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造就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制定分类引导的创新学科建设体系
现实创新实践与管理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笼统的将学科创新等同于兴建新兴学科。这导致了无论在理论研究、政策支持或资金供给方面一直傾向于新兴学科,而忽略了其他原有学科的创新与改革创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创立以基础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融,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保持基础学科为重点,多学科支撑,在传统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上,实现内涵建设的突破;借助多学科研究成果形成新的学科特色与优势;着眼于提高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贡献,逐渐增加一般性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持续探索新的学科建设增长点。需要根据不同创新类型的特点,建立起分类引导的创新学科体系。
针对注重人力创造性的集成创新,建立起学科主导,政府、学校引导的体系,通过少量资金和大量配套鼓励政策的提供,吸引具有创新敏锐度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学校进入。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领域,政府则无须过多干预,通过充分发挥院校力量,简政放权,为大量具有创新创业热情的学校、科研人才涌入扫清障碍,即能保持该领域的长久活力。
二、整合不同形式的合作创新,增强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协同力度
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式合作创新正逐步替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形式。通过合作,高校可以利用外部创意和商业化途径来实现自身科研及技术进步。然而,合作创新中也存在类别不同、目的不同、发展各异的现象。合作创新依据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学科内合作创新;以发现需求、整合反馈信息为目的的学科间合作创新;已开发尖端技术为主的而跨学科合作创新。多数学校能够认识到学科间合作创新的作用,但是由于执行过程中,组织机构间的沟通交流不够使得学科间合作却仍然疏散。从学科内看,许多学科内的学校间实力差距大,部分学校缺乏同其他学校、学科进行交流合作的意识,在技术方面故步自封,只看到竞争而忽略合作。从学科间看,学科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仍然缺乏。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科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合作创新需要找到学科内与学科间合作环节的薄弱
首先,鼓励高校中的“领头羊”主动承担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这些高校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学科协会、学科交流会、交流论坛在学科内部和学科间的作用。同时探索以主题论坛、推介洽谈、项目展示等形式更加丰富的交流活动,引发合作创新的火花。其次,加强学科间,尤其是校企间的合作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初期可以科研资源共享为主,以吸引学科间、校企间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将资源共享平台发展为以重点高校为依托的多层次产学研用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学科间纽带的增强、市场导向性的增加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最后,充分发挥科研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合理为各创新主体分配资源,均衡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协同创新联盟具有长久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要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适应创新创业主体大众化趋势,大力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务,完善场地、网络、资金、人才等扶持政策,支持众创空间等降低成本、良性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松绑加力。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资源集聚优势,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自由流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理念,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做优、做强、做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引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帮助更多青年创业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宣传先进典型和创业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控制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