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2015-05-30 05:21:53刘春玲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

刘春玲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为学生学习和展示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融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信息技术集音频、视频与静态图像于一体,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从而增强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1、信息技术的感染作用

就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本身的新奇与神秘性,对学生就是一种吸引,教师应该通过合适的方法,将这种引力的重点导向课堂。此外,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为教学设置了新的情境,丰富了课堂的表现手法,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脑细胞活动加快,感染力和理解力以及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更能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再则,中小学生阅历有限,思维方式以感性为主,信息技术所运用的以图像影片为主的动态资料,将语文知识形象地传递给学生。相比较与于传统的静态文字,前者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技术的调节作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由学生、计算机、网络通讯、教学内容等多元组合而形成的全新型态的教学手段,其本身具有调节功能。这一功能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其能够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但它与一般的认知活动不同,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传统教学用“填鸭式”的办法来解决“时间短”与“信息量大”之间的矛盾,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信息技术的出现,恰恰缓解了这一矛盾。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在讲述课文里的三个故事之前,教师可以事先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录音朗诵“朋友……散步的时候……”一组排比句,进而提出问题,这样美好的生活是谁来保障地呢?然后教师进行讲解,给出答案,并利用多媒体显示“松骨峰战斗”、“马玉祥冒火救小孩”和“防空洞里吃雪的孩子”三幅图画,引导学生去思考照片背后的深意。音响与画面的使用,不仅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的弊端,还可以使学生对志愿军战士的品质、意志、气质和胸怀有更直观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3、信息技术的强化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表达各种不同内容的情景,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第一信号系统的形象、音响相结合,增强信息刺激的强度。这一功能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突出教学重点,加深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符合有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想到本质的认识规律,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文中石狮子数量巨大,栩栩如生,单纯依靠课文描述或老师讲解,学生很难想象其精美绝伦之处,教学难度较大。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在重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将石狮子的图片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脑子里对石狮子的形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能够促进和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鉴赏能力。

同时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信息技术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

4、信息技术的审美作用

审美是人们对于能够引起感官愉悦的一切事物的审视与观察。如前文所言,信息技术的神秘性本身就具有一定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对于色彩、声音等媒体信息,具有天然的喜爱。信息技术将形、生、色全部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既有听觉艺术,更有视觉美感,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审美品味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主动、自觉、及至自主。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作者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法,难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调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打破时空限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所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注意事项

从以上几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教学时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对学生理解、记忆表达等能力的训练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教学,使得语文课堂更生动精彩。那么,是否只要较多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让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语文,主动的接受知识呢?经验表明,只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且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达到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四要”。

1、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備课工作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选择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得舒适、适当,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思维。

2、课件设计要从学生切实感受出发 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着手,如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如能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受益匪浅。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件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