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人的个体生命的韶华时期,与人类生命的“原生态”同构,一个“精神之乡”;中学又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人文据点和思想巢穴”,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备受珍视的“精神驿站和心智营地”。天真、无邪的中学生活充满阳光与理想,这使得中学阶段更像是人生的“梦之乡”。它虽不可重复,留下的却是永恒而神圣的记忆。是否拥有这样神圣而光辉的记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学阶段构筑的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但却提供了一个人精神发展轨迹的基点,成为照耀他人生旅途的精神之光,而且可以时时回溯、反顾,是能够守望的生命之根。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教育的影响会辐射人的一生。
鲁迅,一位20世纪现代中国最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民族魂的最佳体现者与表现者。在他丰富的著作中凝结着极其丰富且宝贵的他对20世纪中国的独特体验与经验。
每当在“纪念鲁迅诞辰”这样的特别日子里,热爱鲁迅的人们将“带着深深的缅怀与景仰,试图循着巨人的生命轨迹,以暂未变成化石的触觉去触摸那颗反抗绝望的伟大心灵,去感知那份处于人生边沿、政治边沿、精神边沿而爱的情愫”。
鲁迅作品与个体生命的中学时代梦幻般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割舍。虽然现行的教材对鲁迅作品进行大面积的删减,这对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是十分不利的,但是热爱鲁迅的人们深深地知道这个社会不能没有鲁迅,或者说,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鲁迅,站起来,说真话。
从中学看鲁迅,要想使这样的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应该加强中学语文课堂的鲁迅作品教学,应该把能够体现鲁迅文学与鲁迅思想的文章,指导给学生阅读,让中学生知道,鲁迅是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和认识这个世界的。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我们可以设想,每一个中国人从小接受教育时,就对包括鲁迅在内的民族大师的思想与文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奠定一个深厚的精神底子,以后,他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受益无穷。这确实是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发展,乃至整个民族精神发展的大事”。这样的一个穿越了时代的变更,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经历了政治文化的激变的人,他将自己的独特而敏锐的体验与经验融进其深刻而精炼的文字中,处处显露出对人、对社会的关怀与韧性,温暖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寒夜里孤独而恐惧的人们,唤醒了难以计数的沉睡的心灵,同时,他生命中坚守的崇高也为无数徘徊在路口的人们指明了方向,鲁迅,怎能使人忘怀。
中学阶段与鲁迅作品的相遇,对于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无论你什么时候,无论你走多远,回望这段“黄金时代”,心灵上刻写和凝聚的都是纯真而美好的记忆:《故乡》《风筝》《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触的细腻,情感的丰富,方寸之间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故事想追忆,显然写是不够速度的,只有大幅的图片在怀想的平台上一一展现,才能使心灵的渴望得以释怀。这样的眷恋,是缘于他“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
对于现代知识者而言,每想起中学时所读的鲁迅作品都会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对生命的回望与观照。这样看来,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鲁迅的确是一个绕不过的存在。
因此,从中学看鲁迅,鲁迅作品的接受与传播不应仅限于学术界的范围,还应扩大到学术界之外,要涉及更多的受众群体,包括普通百姓,因为只有从心里接受鲁迅的人越多,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才能得到更普遍的接受与传播,才能在中国人的思想体系中形成一种精神结构,让这个精神结构在不同的层面昭示着未来。
(责任编辑 徐文)
作者简介:薄景昕,文学博士,文艺美学博士后,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吉林教育电视台·高端访谈》主持人,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春市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鲁迅研究、美育研究和生态教育研究以及散文创作。在《鲁迅研究月刊》《求是》学刊、《东北师大学报》《首都师大学报》《北方论丛》《学术交流》《应用写作》《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春风文艺》《意文》《吉林日报?东北风》《长春日报?君子兰副刊》《国际日报》《现代写作报》以及《吉林省教育学院报》等学术刊物和文学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和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