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尊师与师法的倡导者

2015-05-30 00:37钟文芳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良师荀子圣人

钟文芳

荀子,荀况,曾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被尊称为“最为老师”。荀况的弟子众多,其被弟子尊奉为“圣王”。荀子对诸子百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孔子的思想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同时,又在知识论上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在继承中创新,同时又博取众长,成就了荀子的大师之身。

在我国教育史上,荀子是第一位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将“师”与天地君亲并齐,极大地强调了“师”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其言论为尊师重道传统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教师社会地位的确立是教师品牌形成的基础,尊师风气的形成为教师成为大师、受人尊敬,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师之有法,有道,才有可能成为“大师”。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最著名的思想是性恶论,这为强调人的作用、强调教师在人成长中的作用提供了前提。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呢?荀子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了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指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贤、愚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虽然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观点相反,但有趣的是,他们所得到的结论却是相同的: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但在荀子的观点中,更加突出了人后天的努力,为强调“师”之重要提供了前提。在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的同时,进而说明礼乐教化的价值与意义。

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在荀子的思想中,人才培养的最高理想是“成圣”。士、君子、圣人是学习成就上的三个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和境界的是圣人,当达到穷尽万物之理之境界时,才能成为圣人,“圣也者,尽伦者也”。

怎样成为圣人?“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圣人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经过后天的努力,不断的“积善”,才成就了自己,“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充分强调“积善”,强调“学不可以已”,为普通人成为“圣人”指明了方向和策略。

圣人与一般人,君子與小人,在先天本性上的差别在荀子的言论中消失了。但荀子的意图并不在于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差别,而是要强调后天的努力,强调后天的“积”礼和修为造就了君子、圣人,强调精神气质、文化教养上的重要性。成圣的目的,在于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恶”性,以至于善。

隆君师与亲近良师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首倡者,是将天、地、君、亲、师并列的第一人。他将教师地位提升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将“师”和“法”统看成是治理国家和稳定社会的致胜武器,“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人之大殃也。”

因此,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之一。“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虽然荀子也将孔子的“六经”作为学习的主要材料,但他分析了若只学习这些经书所带来的局限性。在荀子看来,《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虽然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虽然隐微但不够周详。荀子强调良师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崇敬良师看作是最为便捷的学习途径,认为若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则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

“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必速尽;辨,则速论。”如果没有“师”、“法”,人则会成为危害社会之人,“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必为怪;辨,则必为诞。”荀子强调教师在塑造学生社会所需要的完美人格中的作用。由于,师是“圣人”“君子”,具有极致的“德”和“礼”,因此,“师”是学生言行的标准。“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人的言行要以师为标准,否则视为大逆不道,不仅不能入朝为官,而且为社会舆论所不容。

师术与师道

怎样的人可以成为“师”?君子和圣人也。其中,圣人是荀子心目中最高层次的“师”。“圣人者,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位圣人也”。

荀子对于“师”的素养提出了其独到的观点。“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禅,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为师须以“博习”为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首先,要仪表庄重而有尊严,不怒而威,在于道德之威;其次,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再次,要能循序渐进、传授知识不陵不乱;最后,要能用精通细微的道理加以发挥。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才能担负起教学的重任,使学生成才,“弟子通利则思师”。

荀子要求“师”应该专心于“教”,当“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在《劝学》中,荀子强调了教师的为师之道,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的时机。教师应该谨慎地对待前来求教的人,合乎礼义之道的才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予以回避;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人,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如果和不可与之交谈的人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作为君子,作为师,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

荀子反对教师“主动”地施教。在荀子看来,如果没人求教而去教导别人,那是“浮躁”的表现;如果学生问一,而教师答二,则是“啰嗦”的表现。浮躁和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的答问和施教应该象空谷回音那样,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荀子基于性恶论而强调“伪”的重要,强调教和师的重要,并倡导隆师,倡导以圣人和君子为师,倡导不断地“积善”“积礼”,为古代“师”论奠定了基础和方向。教师要成为大师,成为“品牌”,“礼”“善”与“德”不可或缺;教师要成为大师,形成品牌,“积”是必经之途,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

猜你喜欢
良师荀子圣人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良师“林黛玉”——《香菱学诗》教学杂想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官场圣人范仲淹
良师·阶梯·加油站
官场圣人范仲淹
良师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