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安全发展对策

2015-05-30 23:13:55侯素红
科技尚品 2015年9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对策

侯素红

摘 要:由互联网的诞生,网络文化业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关键是伴随其发展的移动互联迅猛来袭,网络文化已经充斥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网络文化影响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发展的弊端、不安全因素也日益显露,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冲击着网络文化,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网络文化的不良冲击,减小我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外延及网民对网络的依赖两方面分析成因,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对策

1 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现状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特征,随着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及普及,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经由网络的传播,受到网络的影响,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网络文化冲击主要有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冲击。中国互联网统计中心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6.68亿,再加上目前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手机网民达到5.94亿,占网民总数88.9%。我们在何时、何地都能随时地应用互联网,感受互联网,同时也在接受部分网络文化的冲击。那么网络文化的安全发展就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1.1 从网络文化的外延看安全发展的弊端

网络文化的外延:诸如制作好的许多节目、各类新闻、体育、艺术等节目通过互联网传输而得以传播的文化。特定网络文化现象如微信的兴起、网络歌曲的流行等都会对网民产生直接或间接、短暂或长远的影响,网民年龄偏于中青年,尤其是对青少年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影响网民思考什么,影响网民怎样思考,影响网民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提出巨大的挑战。

1.2 从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看安全发展的弊端

网络文化随网络的普及在不断地发展进程中,我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从上网时间统计来看:截至2014年年底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长时间停留在网络的环境对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一部科幻片提到未来人们衣食住行一切活动可以进入“傻瓜式”进程,完全可以坐到那里依赖数字化来完成,不需要朋友,不需要思考,以至于退化为从椅子上掉下来连站立都不会的境地,为避免我们过度依赖网络生存,长时间停留在虚拟空间,我们需创造远离虚拟环境的办法、行动。不能等到我们完全依赖网络的时候才意识到危机,对于虚拟的环境我们应正确对待,所以要时刻注意真实团队的合作发展,以及个人的回归自然。

2 网络文化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1)从网络文化的外延来看,诸多的节目制作者关心更多的是节目、新闻等的关注者的数量多与少或者节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节目本身的质量以及所彰显的宗旨,弘扬的精神。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成为新的网络使用的重要媒介,网民会增量更多,网络文化传播更广泛,因此对节目制作者要严格要求。

(2)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大。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发展,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巨大信息量的同时,我们也到处可见“低头族”,就连大学军训中场休息时都能够看到一片“低头族”,我们都沉在了网络的虚拟环境里,人际交往少了,活动锻炼少了,必然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青少年依赖网络主要是因为自我管理能力弱,沉迷虚拟聊天、网络小说、网络游戏,不上网就坐立不安,影响其身心俱疲。开车的网民朋友不满足于打电话,已经发展到边开车边玩手机游戏的状态,开车玩手机现象日益严重。再有因玩手机晕厥至死亡的实例也不少。可见对于互联网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否则身心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 网络文化安全发展对策

从网络文化的外延来分析其弊端应采取的对策,网络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不能只靠国家法律、信息技术防范,网络文化正向安全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创造远离虚拟环境的行动、办法:

3.1 网络文化的外延来分析应采取的对策

网上信息的传输,要通过监管部门监管,而且要严格执行监管政策,对于影响网络发展的不安全因素要从源头上做好控制作用。互联网为很多行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各行业更是看好互联网的机遇,是机遇但也是一个挑战,长远来看,在利用好网络的同时,对网络文化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把好“进口”关,宣传部门及时做出网络文化弊端的实例宣传。

3.2 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应采取的对策

网民的分布主要是集中在中青年一代,对普通网民各单位机构应积极组织相关远离虚拟环境的活动,减少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诸如:特定组织的活动,工间操,团建设等。正确地引导网络文化需求,最终降低虚拟生存的依赖,积极改善人际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德育教育是我们的挑战,采取丰富课堂内容的方法改善、减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增加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教学组织活动,等等。

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应当记住虚幻与现实的界定,只有正确引导网络文化需求,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安全发展对社会稳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承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赵辰光,张雪,夏徽,等.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98-100.

[3]葛万军.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4,(31):54-55.

[4]张莹,付瑞雪.网络文化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理论参考,2012,(2):29-31.

(作者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安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11:12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4:25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