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蓉
历史素养是指通过学习教化和自我积淀,综合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能力和思维,形成基于历史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品质。“只满足于史料堆积,而缺乏对历史的思考,缺乏深层的思维”,[1]显示了目前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感知历史,就不可能获得对历史本质的深刻认识。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师,我们深深体会到:学习历史不能简单地复述历史,而应该让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运用历史。在课程实践中,巧用年代尺,以“总体史”的眼光,“阶段史”的意识,串联相关历史史实,能帮助学生突破记忆与理解的难点,克服“碎片化”的教学弊端,构建认识、分析、理解历史的认知体系,品味充满历史意蕴的课堂,达成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 活化教材 史由证来
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对历史学习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深感其繁杂、易忘,这种好奇心就随之消失了,令人痛惜;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对历史内容采用醍醐灌顶的方式,要求学生一下子能开启智慧,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把对历史的认知当成了一种负担,萌生逆反情绪,于是失却了历史素养培养的原动力。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曾说过:“真正能够在课堂坚持下来,且仍然兴趣盎然的学生,肯定是掌握了将学科知识串联起来的方法的学生,也只有他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价值。”[2]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应该让学生掌握能把历史知识串联起来的技巧与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走向青年的过渡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逐年增强,他们善于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相对薄弱,不善于梳理、归纳和概括零碎的史实,但他们又不愿意被动地接受知识,于是就下意识地运用教师的治学方式来认识历史。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串联历史知识的方法。画年代尺正是串联知识体系的好方法。它以简易的图示,将零散的历史史实按照时间顺序串联,清晰地再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
如在《古今中华话改革》教学中,学习涉及八、九年级四册教材的内容。面对如此庞大的体系,学生会有一种畏难情绪。教师发挥初中生形象思维的优势,请学生围绕“改革”主题,将分散在各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提取出来,并尝试按照时间顺序制作“改革年代尺”。
通过制作“改革年代尺”(见图1),学生将分散在各册教材中的十余项改革史实提取出来,在掌握最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尝试用“总体史”的眼光重新组织编排历史资源,建构了全新的学习内容:历史车轮在改革中不断前进。这样,年代尺成了教学内容的浓缩精华。或是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或是浓墨重彩渲染激烈的战争场景,或是简洁线条勾勒的人物风貌,或是严谨地图描绘的社会形态,一幅幅历史图景随年代尺依次展现,让历史在学生的眼前有了“复活”的感觉。
借助年代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把握学习主旨,而且也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研究历史也同做电影一样:吾人将许多死的事实组织好,予以意义及价值,使之活动,活动的结果,就是供给现代人应用。”[3]学生在重组历史资源、制作年代尺的过程中,锤炼了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史由证来”的历史意识。
二、启迪思维 梳理脉络 论从史出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按一定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4]当今社会既是历史的延续,又是历史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正确讲授历史事件,更要将历史事件放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分析与其相互影响的要素,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由于学生所学的历史内容距今遥远,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营造历史学习的情境,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思维的距离。制作年代尺,应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手段。它以时间为轴线,将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放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中,从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事件中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命力和震撼力,无痕中实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如教授《罗马帝国的兴衰》一课,学情调查显示,学生认为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鉴于学生刚接触古罗马史,无法整体把握古罗马的发展脉络,缺乏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认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把零碎的古罗马历史事件绘制成年代尺(见图2)。学生从古罗马兴衰中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历史线索,形成对整个古罗马发展的完整时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制作好的年代尺,寻找相关历史事件间的联系,思考为什么罗马共和国会被罗马帝国取代。(提示问题:1.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否所有人都享有民主?它有哪些弊端?2.从罗马共和国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时,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3.罗马帝国建立后,是否推动了罗马的发展?)通过对年代尺中关联历史事件的深层思考,学生明白了,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是历史的必然。尚武的古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使罗马版图范围迅速扩大,促进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日益增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发生了严重社会危机,共和制度再也无力维持统治,各地奴隶起义不断,沉重地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基础。这些都表明,原有的共和制度已不能充分行使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不能适应罗马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制度来取代它,而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的罗马帝国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所决定的,并不是历史的倒退,罗马帝国长达两百年的“罗马和平”时期,局势安定,经济繁荣,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帝制确实是适合当时罗马发展的一种政治体制。
历史史实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也不能仅仅列举单方面的史料,否则会造成片面的印象。通过制作年代尺,不仅能巩固学生原先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构历史发展的脉络,辩证地看待历史,使年代尺和教材文字相互照应,互为补充,构成学生历史学习的动态体系。利用年代尺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化解学生疑点,也可以让学生认知历史史实,梳理历史脉络,发展历史思维,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严密的逻辑,这也体现了“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纵横比较 建构体系 以史为鉴
任何一种历史现象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在现实教学中,也有很多历史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但如果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往往就含混不清。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无法学以致用。“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5]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史实中找出区别和联系,找到规律,以史为鉴,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学生囿于年龄与经验,很难从那些看似相同的历史现象中找寻到历史的本质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借助年代尺,将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借此来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能够使学生产生茅塞顿开的学习感触。
如教授九年级上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一课,学生对中国尝试现代化道路屡次失败,而西方国家从14至19世纪,却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感到十分困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与“西方的现代化探索”的史实,引导学生把史实分别整理成两个不同的年代尺(见图3、图4)。
对比“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的年代尺和“西方的现代化探索”的年代尺,寻找中国与西方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不同。通过纵向比较,学生发现,中国社会在1919年以前,经历了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三个阶段,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相反的探索道路。通过横向比较,学生又发现,中国与西方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在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的理性化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工业化方面,中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自然经济占主导;闭关锁国政策;封建专制;列强侵略;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扰破坏),发展艰难;而西方却有各种因素(手工工场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及海外掠夺——市场拓展及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制度保障;工业革命实现)促进其发展。政治民主化方面,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有政治民主的追求,但并未实现,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而西方通过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立。思想理性化方面,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而西方有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三大运动,促进人们自立、自觉、自信地追求意识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精神层面现代化进程。这些差异,导致中国和西方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是截然不同的,这都是由不同的国情决定的,只有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促进本国历史的发展。综合比较后,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国家走不同的发展道路,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这说明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只要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发展道路,就应该相互尊重、包容,相互学习、吸收。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列强的侵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等因素,中国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使中国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学生更加坚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
因此,利用年代尺,建构完整的历史时序,能让学生把重要的史实直观展现出来,能让学生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比较,将平面的书本知识立体化,重构知识体系,拓宽史学视野,促使学生去探寻知识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区分出史实间的异同,寻找出史实间的相互联系,揭示出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挖掘出历史表象中蕴藏的历史规律,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历史结论,形成对历史有价值的见解。
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有哪几个人”“有哪些事”,而是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反思精神。利用年代尺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更能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空,让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审视历史,汲取进步的力量,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习历史是今人与过去的对话,对话的桥梁就是史料,而将史料按照历史演进的轨迹呈现出来的是年代尺。在对年代尺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思考、鉴别、判断、决策等历史素养。通过年代尺,学生可以真切地触摸人类走过的足迹,感悟过去,理解今天,关注未来,彰显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韩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体系:争辩与思考——“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学术观点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2] 周彬.课堂密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5.
[4] 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