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凤
要构建完美的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挖掘资源。在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今天,各种语文资源遍地开花,随处可取。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可以用,必须经过处理、整合,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呈现出来,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资源的选用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细节。
一、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不同取向的界定,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在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利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目前应试教育为主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少无效利用教学资源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资源采用“拿来主义”
很多语文教育者忽略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科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同时又关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而形成的,语文的人文性必须紧扣文本。但部分教师只要网上有的课件和教案,不管适合与否,盲目搬用,拿来就用。 网上搬用的课件大多是面向一部分认知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设计的,容量大、密度大,其他多数学生在只顾抬头欣赏美丽画面时,却丧失了很多埋头文本的机会,走马观花似的语文课堂成了一堂堂展览课,却没有真正与语文有关的实质性内容。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拿来”往往造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后果。
(二)语文教学资源的“高耗低效”
随着形形色色的数字化资源被大量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各类教学资源粉墨登场,使大家应接不暇。比如在上《端午的鸭蛋》时,有教师在开课导入时用屈原的两首诗入手,然后又分享学生课前查阅的大量关于屈原的资料和诗歌,虽然这与了解端午习俗由来有一定联系,但资料太多,又与课文内容缺少必然的逻辑联系,导致课本教学渐行渐远。
(三)语文教学资源中的“空中楼阁”
在处处强调“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当代教育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备课过程中如果忽视学情,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的一堂公开课时,因没有了解学情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第一环节的目标“在问题中解决朗读停顿的语感培养,在质疑中解决古汉语字词积累”形同虚设,导致后面几个预达成的目标受到影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表明,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单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事先不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没有依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活动有效性的缺失,使教学资源成为一种“空中楼阁”,是一种“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二、语文教学资源运用策略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课堂动态资源以及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有机资源等。我们应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课程资源。根据学习需求,不仅要找准教材资源切入点,还要把握好能为课堂服务的动态资源,同时有机整合各类资源。不仅要使语文课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更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精选细挑源头 挖掘教材精髓
1. 切入兴趣点,选好源头水
作为班级授课形式的教学活动,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也是以学定教的重要依据。但有时教材本身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如朗读《变色龙》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模仿人物的语气、神态,同时播放带有笑声的录音,每读到令人发笑之处,收录机里便传出一阵笑声,学生受到感染也发出阵阵大笑,在充溢着讽刺喜剧效果的氛围中,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作品中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变色龙”的深刻含义也就得到了初步理解。
2. 寻找突破口,挖掘教材精髓
选用教材应有目的地挖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材资源精髓。例如对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类有关生态环保的课文,如果我们只从历史或是从社会的角度过多地去探讨目前的生态问题,那么对教材的把握就会有失偏颇。作为一篇语文课文,我们更应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去选取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听过一位老教师的课,她对教材的处理,笔者觉得比较到位。首先从一个“痛”字入手,引导学生从“裸露、肋骨、痛苦和无奈”等词入手品味语言,从语文角度了解这不仅是胡杨林的痛,更是罗布泊的痛,是人类的痛;然后从三个角度发散,在朗读中领悟那千年不死的胡杨林的坚强与无奈,在对比中感受昔日与今日罗布泊的景况,兼以语言赏析和图片直观感受,引发出造成罗布泊现状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明白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多么令人惊心的事实,进一步控诉了人类不知悔改的做法,使惨剧还在继续发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执教者根据教学实际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真实的自然悲剧,又用充满语文味的方式实现了三维目标。在作者充满忧患意识的呼吁中,学生已经感同身受,最后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再次证明,本课的重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这个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执教者能围绕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资源的精髓部分,并在选取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对素材加以整合、处理,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二)把握动态契机 动水激活静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知识建构者,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的互动、合作、交流中突发的灵感、创意,就是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它随着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是一种动态的资源。所以如果在课堂中一旦产生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资源,我们应抓住契机并处理运用好。
1.把握动态思维,激发创新感悟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去探索,去证实。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在学习即将结束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于勒叔叔如果认出我们一家了会怎么样?其实这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所提出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时,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表见解,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在迁移想象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有效拓展了创新思维。这种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感悟,不仅使学生对这部外国小说的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而且使作品的人文性得到深化,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学习现象,值得我们加倍关注。endprint
2.利用动态资源,巧妙拓展体验
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文本及其准备好的相关的教学内容是一种静态资源。但在师生交流中,思想火花的迸发,势必会产生动态资源。对这些动态资源我们不能随意遏制,而应该把这两种教学资源融合互补。如在执教《咏雪》一课后的第二天,外面下起大雪,笔者让学生走出课堂,与雪花零距离接触,真正用心感受着雪,那股兴奋、陶醉令人神往。10分钟后,围绕“雪”的主题延续了上节课遗留下来的话题。有学生认为用鹅毛比喻雪非常形象;有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从雪飘落的姿势、韵味,进一步领悟到像柳絮的妙处;还有把雪比作精灵、魔术师等。他们从真实情境中展开了想象,学到了语文,同时又懂得了体验、感悟。
(三)融合有机资源 活水巧妙汇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无论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理解教材,教学都不是直接传递教材内容,而是应以教材为达成多元目标的载体、媒介、工具,使教学真正成为具有生成、发展意义的生气勃勃的过程”。它明确了教师有开发、重组教学资源的职责,好比将多股活水巧妙汇聚。
1. 体验情境,解读文本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指出:情境教学虽然是教材情境的再现,然而用什么手段、从哪个角度再现情境需要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在教学《核舟记》一课时,研读船头三人的情态,如果采用课本剧表演方式,让三位学生即兴表演文中描叙内容,既让学生很快明确了三人的具体位置,又从肢体语言和神情表演中对文本语言有了直观的情境体验。
2. 直观资源,丰富想象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可以从教学的需求出发,利用多媒体呈现色彩缤纷的图像和画面,甚至还可以呈现电影片段或录像等生动的动画影像,创设出直观的情境以达到预期效果。以《安塞腰鼓》为例,江南的学生没有看见过安塞腰鼓,只凭朗读和简单的想象,很难唤起他们对黄土高原上的这一艺术活动的向往,也很难理解西北汉子那种狂野的力量美和磅礴的气势美,只有在赏读时欣赏安塞腰鼓的实况录像,才能真正陶醉、震撼于这动人心魄的腰鼓之中,感受到那种生命的沸腾,从而使学生浅嫩的想象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四)适时呈现资源 活水焕发活力
在精选好资源、有机融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呈现这些资源。
1. 把握呈现时机
比如在运用直观资料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把具体的感官过渡到学生抽象的思维中去。播放安塞腰鼓的场面,这个视觉冲击是放在课堂开始播放,还是等学生读过几遍课文后穿插进去?事实证明,直观手段只有在促进思维积极化到一定程度上才是需要的。要理解安塞腰鼓透露出来的主旨,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先反复诵读,发挥想象,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去感受这个氛围,欣赏这份美感,然后插播课文中所描述的画面,以达到直观情境与学生想象的融合。
2. 注意呈现次数
曾经听过一堂《生命生命》的课。对于作者杏林子的生平,授课教师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当学生出现阅读理解的障碍时,又根据资料介绍杏林子的事迹,这就给人一种繁复之感。其实当学生走进她的生活,情感会形成一种冲击波,此时借助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杏林子的身上会实实在在地看到“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所以这个资源出现一次也就足够了。
总之,在“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下,要合理用好教学资源,我们必须精心选择、有效融合并恰当呈现。如果把握不好,选用不当,就有可能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只有巧用、妙用资源,才会使一堂语文课真正被激活,达到提高实效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