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琼
语文教学领域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一方面作为纯粹个体,对文章的文本解读比较肤浅,不能理解文本深层内涵,并且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另一方面,对于教材的编者意图、学情等情况考虑不周全,对教材文本中所出现的教学点(包括教学起点、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致使阅读教学难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更难以指出他们阅读的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无法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文本的深层内涵。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笔者发现语文教师不能深入解读文本的最重要原因是解读文本、钻研教材的思路存在着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师深入教材文本需要讲究思路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素读文本 揭示深层内涵
所谓“素读”,就是一种“陌生化的阅读”, 要求我们在阅读作为纯粹个体文章的文本时必须尽可能忘掉那些已有的结论,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接触文本,而不是先看教学参考书或相关的辅助资料。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让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让感受和认识自然而然地在心里逐渐生成。尽可能地凭借自己的理解分析读懂文章,读出以往阅读时没有发现的新东西,从而获得最本真的阅读感悟,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
首先,素读过程中要关注自己解读文本的真实过程。
素读文本,独对文字,你会发现自己如同面对一个陌生人,越读越深,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形到内核,慢慢地嗅到了文本的精神气息。这样,文本的主要内容、结构特点、语言特色一点一滴渐渐地浮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疑点一个个地出现,继而又一个个地消除,也有个别疑点顽固不化,甚至到最终也无法解决。
这种由浅入深、逐渐呈现的真实解读文本的过程,看似平常,其实非常可贵。教师拥有了这样的阅读体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贴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认识,也就更能懂得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尊重学生的解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回顾自己作为读者的阅读“真相”——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可操作的、符合阅读规律的基本程序、思路、方法,为引导学生按照基本规律进行阅读明确思路,用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去影响学生的文本解读过程。而不是强制性地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试图去矫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结论上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次,素读文本要关注语言文字,于“不寻常处”揭示文本内涵。
语文教学是以文本作为载体,把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核心能力,努力达成课程目标。王尚文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样说,而非说什么。”由此可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上,还必须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因此,素读文本首先就是要透过语言文字去捕捉、挖掘能够揭示文本内涵的“不寻常处”。所谓的“不寻常处”也就是文本中那些超越常规,带着非常强烈的、临时的感情色彩的语言,有时甚至是某些关键性的词语。只有找到这些“不寻常处”,就能揭示文本的矛盾,从而分析原因,辨识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例如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作者在文章第一段就强调“(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很值得我们关注,为什么“只有一些野草”却能成为“我的乐园”,并且有着“无限的乐趣”呢?这就是矛盾。怎样探究其中的缘由,请联系课文内容仔细分析作者那些充满着“无限的乐趣”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例如听“油蛉在这里歌唱,蟋蟀在这里弹琴”,用手指按斑蝥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常常拔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所有这些事情都充满着幼稚和欢乐的特性。不难发现,这里所谓的“乐园”并不是一般成人意义上的乐园,而是孩子们特定的心灵乐园,从中活跃着的是一颗天真欢乐的童心,这就是存在矛盾的原因,这就是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人物的心灵密码,也就是作品的深层内涵。再如后文的美女蛇的故事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再透明不过的迷信故事,作者尽管心存恐惧却如此地深信不疑、充满向往,甚至对于没能邂逅美女蛇而深感遗憾。突围语言文字的重重堡垒,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不寻常处”的背后都有着充分而合理的解释,最终的答案也就是文本的深层内涵。当然,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而得知的。
教师在素读过程中有了这样的品味语言、分析作品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就自然而然地能够着眼于语言的训练点,娴熟地运用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把握情感的触发点。从而达到积累学生的语言经验、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目的,促进学生语言的成长,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助读资料 拓展阅读深广度
所谓“助读”指的是借助教参、网络等辅助手段,多方面地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解读文本。
首先,要关注的是文本的写作背景。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不同的作者所撰写的文章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生活经历有关,往往包含着作者思想的寄托,是作者自我内心的剖析。因此,我们在解读时,要从作者的视角,深入地感受文本的意义,体验文本的内涵,挖掘其更本质、更客观的东西。
当然,从作者的角度感受文本,是需要花费功夫的。我们需要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个人经历等等,为文本找出合理的注脚。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假如我们深刻了解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写作缘起和本意,知道他是在生活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寄一丝安慰。那么《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像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其中一篇,他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因此,这篇散文也就自然不会有批判封建制度的意旨。在这样的主导思想的引导下,我们再次深入文本,你会发现作品的实际内容也充分地为作者这样的思想作合理的注脚。
其次,要关注的是不同的专家对文本的解读。不同的专家从文本的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对我们的文本理解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时我们会有欣喜若狂的感觉,觉得自己的素读感悟得到了认可,并逐渐变得坚定。有时我们又豁然开朗,觉得自己素读中本来持怀疑模糊的观点,霎时间变得清晰可见了。这样的阅读过程不断地帮助我们全方位深入文本。即使专家对文本的理解各执一词,由于他们都能充分联系文本的实际内容,不同的观点犹如一束束火花激烈地碰撞,看似陷入迷惘,却更能激发我们探究文本这一最终的证据,不断地深入探究思索,从而产生更明确更切实的分析判断。
三、揣摩意图 把握教材文本目标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文本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语文教学内容,文本只有经过教师的取舍开发之后,方能过滤成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当我们采用一篇文章作为教材来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多方面地考虑。
首先,研读揣摩编者思路,把握教材文本的教学目标。
教材是编者根据课程目标从众多文章中挑选出来,根据一定的理念编排而成的。每一册语文教材的选择,每一个单元课文的编排,都有编者一定的意图。所以,教师可从编者的视角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
研读单元提示,明确文本解读的立足点。人教版选编的课文,是以单元组合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设置。例如七上第一单元的导语:“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学习这个单元,要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情感。”从中我们了解到了本单元课文的大概内容是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还有这一单元教学的目标和方法。这些阐述对于我们把握这一单元课文的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其次,研读课后的“研讨和练习”,有助于理解文本目标。课后习题随文本之后,它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教材编写者的精心设置。它蕴藏着多种指示和目标,有的要求品读,有的要求积累,有的要求体会,暗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对课后习题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深刻领会其中意图。人教版七上语文教材中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课后共有三个练习题,练习一是“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填写在下面的空格里”。练习二是“盲孩子的影子来到他身边,和他作伴,赶走了他的孤独,最后让他获得光明,而影子自己也获得了生命。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影子’这个形象的”?练习三是“关于这篇童话,作者说‘我是带着诗的激情,带着写诗的语感,来创作这篇抒情童话的’。你体会到课文里的诗意了吗?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片段,细细品味”。只要仔细琢磨,便能体会编者的良苦用心,练习一通过填空的形式感知课文内容并进行简要概括。练习二通过对影子这一形象的评价理解本文关于“爱”的主题思想。练习三通过作者对作品语言的自我评价引出对课文语言特色的品味。三道练习由浅入深,从文本的内容到主题再到语言,既有教学目标的明示,又有教学方法的指导。假如你在备课时,认真揣摩每道习题,了解编写意图,以及各道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发现习题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巩固练习,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教学目标。
四、立足学情 确立教学的起点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如果教师仅仅以成人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就会与学生的阅读体验、感悟有所隔阂。所以,解读文本,最终要回归学生,立足学生的阅读资源。
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有时并不是“零起点”,他们已有的阅读经验时刻在影响着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要尽量以接近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注重学生的阅读起点,以此作为教学起点。在实施教学行为之前要深刻考虑: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读也能掌握,阅读本文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哪些知识是需要教师精心点拨的?这样,才能准确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集中火力,使学生读懂悟透文本的内涵。例如七下《木兰诗》这篇文章,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通过电视、电影或课外阅读对于花木兰的故事以及人物形象已经有自己的认识,在他们的心目中花木兰替父从军是一个具有男儿气概的“英雄”,这就是学生的阅读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文情节的梳理尽可以简单处理,而重点在于把握木兰的人物分析。而在人物分析上,要突破学生仅仅认为木兰是具有男儿气概的“英雄”的局限,更加完整地把握理解木兰是一个有英雄气概但更有女儿情怀的女英雄,这就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基于这些情况,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究文本,从木兰替父从军的孝顺、行军途中的思念、见天子时的不求功名利禄,还有恢复女儿装的激动兴奋这些情节,分析木兰的本来面貌,让学生真正地从文本中读出基于又高于学生阅读起点的木兰的更丰满的形象。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教师唯有正确地把握解读文本、研读教材的思路,才能与文本进行细致、广阔、深入的对话,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才能选出恰当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把握文本的精髓,体悟文本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