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洋
(黔东南州中医院内分泌科,贵州 凯里 556000)
研究表明体重超标、年龄、高血压、吸烟、女性绝经期后、冠心病家族史等均是导致糖尿病(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体重超标更是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2〕。目前临床对于T2DM肥胖患者的治疗大多给予利拉鲁肽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等药物,虽临床疗效显著,但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调、痰湿聚集、脾胃之气受损等密切相关,基于此我院自拟康脾燥湿汤,并针对老年T2DM肥胖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旨在加强减重治疗效果的同时调理患者脾胃功能,改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9例超重和肥胖T2DM老年患者,年龄60~83〔平均(70.18±6.74)〕岁,男57例,女3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男女均可;②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的诊断标准〔3〕,即空腹血糖(FPG)浓度≥7.0 mmol/L,或者餐后2 h血糖(PPG)浓度≥11.1 mmol/L确诊为 T2DM;③体质指数(BMI)>25 kg/m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 ~12%。排除1年内减肥药物服用史、研究药物过敏史、伴有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以及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5例),平均年龄(69.8±5.3)岁,男 30例,女15例;西医组(44例),平均年龄(70.5±6.1)岁,男27例,女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于入院次日开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弧进行治疗,二甲双弧1 g/d口服,利拉鲁肽起始剂量0.6 mg,晨起空腹皮下注射,1次/d,治疗1 w后若 FPG>7.0 mmol/L,PPG>11.1 mmol/L 则增加剂量至 1.2 mg/d,随后1 w继续观察,若血糖水平仍如上标准,则加至最大剂量1.8 mg/d;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康脾燥湿汤,方药组成:苍术 20 g,党参10 g,白术 10 g,茯苓10 g,桑叶 10 g,荔枝核 10 g,陈皮 10 g,桑寄生 10 g,桑葚子10 g,黄连10 g,川芎 10 g,炙甘草 3 g,以水煎服,1 剂/d,三餐后0.5 h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4 w,并将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 FPG、PPG、HbA1c、体重、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行t或χ2检验。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 BMI、腰围、FPG、PPG、HbA1c、收缩压(SBP)以及 TC 方面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6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BMI明显低于西医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和低血糖反应,其中西医组发生23例(52.3%),而中西医结合组仅发生8例(17.8%),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人数较西医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作为引发DM的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肥胖或超重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而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相关资料显示〔1,2,4〕,我国目前成年人的超重率已超过 22.8% ,肥胖率也在7.0%以上。肥胖本身除了会影响美观、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外,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影响,甚至引发其他的疾病,如T2DM、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5〕,约有85%的T2DM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体重超标或肥胖。当人体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而体力活动减少时,会使血液中血糖含量迅速增加,机体不得不应激性的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胰岛β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关键,长期的应激反应对其造成严重的负担,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直至衰竭,进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丧失维持机体正常血糖的功能,则会表现出明显的高血糖状态,即DM。而另一方面,由于肥胖或超重DM患者所表现出的胰岛素抵抗,使其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影响了机体对摄入脂肪的分解作用,导致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反作用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肥胖既是DM发生以及形成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病因,同时也是DM的并发症之一,两者相互影响,若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则会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病情加重,并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对于超重和肥胖的T2DM患者大多采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饮食疗法通过控制患者饮食的摄入量起到控制血糖和维持合理体重的作用〔6,7〕;运动疗法则要求患者至少维持150 min/w的中等强度体力运动,主要适用于青年和中年人群〔8〕。而药物治疗目前多采用拉鲁肽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在降低患者体重、血糖、血脂方面疗效显著,但其药物作用也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对于体质较为虚弱的老年患者来说有较大的影响,甚者可能引发其他内科疾病〔9〕。针对这一问题,我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自拟康脾燥湿汤并联合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对老年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进行治疗。中医理论认为,饮食不调、痰湿聚集、脾胃之气受损等是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早在元代就有“肥白人多痰湿”的说法(《丹溪治法心要》),而清代《石室秘录》中也提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运行,故痰生之。”表明肥胖主要是因人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气伤,运化失司,痰湿内聚,蕴而化热,内热炽盛,耗伤津液所致,治当燥湿、健脾、益气,以祛除痰湿、健脾和胃〔10,11〕。因此方中重用苍术为君,作健脾、燥湿、消积之用,以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的异功散为臣药,一方面助苍术健脾之功,另一方面起益气补中,理气效,其次佐以桑叶清热化痰,荔枝核行气散郁,桑寄生通经活络,桑葚子生津润燥以及川芎行气活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补气行气之效。
1 杨土保,夏真芳.海口市城中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245-7.
2 陈容平,王 娇,杨 锐,等.广东省2型糖尿病超重及肥胖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现况与控制现状的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4):302-4.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后插1-36.
4 谭丽艳,徐海波,李洪源,等.初诊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及apel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034-5.
5 陈 睿,于 珮,李春君,等.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3):157-62.
6 王新民,崔艳凤,谭坤能,等.中低热量饮食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92-5.
7 徐冬连,徐冬梅,马向华,等.饮食控制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1):74-5.
8 孙亚威,尚 可,郭政建.运动疗法对超重和肥胖的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55-7.
9 李鸿娟,张东辉,刘海津.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16-8.
10 孙 璐,唐成玉,张 鹏,等.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药用药规律分析〔J〕.新中医,2014;46(2):146-8.
11 叶英法,刘怀珍.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4;32(4):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