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鑫 张闻洋 邢 扬 刘 璐 孙平辉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吉林 长春 130021)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我国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1〕。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病率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因此,关注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更具有疾病预防和保护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而针对这一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不仅有利于对其健康状况的监测,更能够及时、持续、有效了解流动人群生活及生存质量,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吉林省流动人口监测点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以达到改善其生存质量并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
1.1 对象 调查地区为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双阳区,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吉林省集安市和吉林省龙井市。调查对象为该地区18岁及以上就业流动人口(即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并符合以下条件:(1)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县(区)不同,但排除同一室内跨区人口(如户籍在北京市东城区,居住在西城区不算做流动人口,但是户籍在密云县,居住在西城区算流动人口);(2)过去12个月内,在调查县(区)居住6个月以上。学生、无业人员、探亲访友者等外来非当地就业人口不纳入本次调查范围。共调查40岁及以上中老年流动人口703人,其中男382人(54.3%);女321人(45.7%)。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特征〔n(%)〕
1.2 调查方法 采取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即对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及其他(包括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六大类行业的就业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对每个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等额抽样,即每个调查点每类行业调查不少于50人,总计不少于300人。本次调查包括:(1)询问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不可由调查对象自填。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吸烟、饮酒、血压等内容。(2)血压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
1.3 高血压定义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已被乡镇(社区)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高血压。
1.4 质量控制 (1)现场调查前期的质量控制:包括监测技术方案、调查问卷修订、物资准备、人员培训、抽样等环节的质控措施和质控指标。(2)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包括现场调查组织管理、询问调查、身体测量、血样采集和保存及运输、实验室检测等环节的质控措施和质控指标。(3)现场调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包括调查问卷保存、数据审核、数据录入、数据清理和分析等环节的质控措施和质控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1 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调查人数为593人,患病人数为242人,患病率为40.8%;而40岁以下患病率为14.2%(77/54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者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从事生产行业的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不同职业的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高血压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患高血压为因变量(0=未患病,1=患病),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后,男性、文化程度为高中和中专、婚姻状况为离异或分居是4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4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分析〔n(%)〕
表3 4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监测点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高于2002年和2007年中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低于2010年中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2012年吉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而4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或者同地区总人群水平的高血压发病率〔2~4〕。由于流动人口多来自于农村或偏远地区,收入水平偏低,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对较差,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时间,流动人口同样易受到各种疾病困扰〔5〕。高血压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下降,身体调节机制出现障碍,血容量也发生变化,导致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加之年龄越大的中老年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可能越低,对自身健康保护的认识程度较城市老年人口低,可能导致4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中高血压患病率较城市居民高。
40岁及以上人群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这与国内相关研究〔6,7〕结果一致。男性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应酬较多,吸烟、饮酒等不健康行为多于女性〔8〕,一些男性还存在高盐、高油脂等不良饮食习惯,因此可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婚姻状况中丧偶的中老年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这与国内有关研究〔9〕的结果基本相符,也体现出老年配偶在家庭中担负照顾者的重要性。失去配偶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家庭收入,生活水平和质量会相应发生改变,使因丧偶而独身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高血压等疾病带来的困扰。
调查人群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流动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学历水平低可能会影响个体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而学历水平低是流动人口特别是其中中老年人口的特征之一,大部分外出打工的低学历者对防治高血压的知识不是十分了解,所以长期的不良饮食行为和不良健康行为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国内外研究表明,职业因素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10,11〕。流动人口主要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且更易受到噪音等职业性的暴露,Schmidt等〔12〕的研究即证明噪音暴露可引起精神紧张并影响睡眠,通过降低血管内皮功能促使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从而引起高血压。
今后应大力倡导低盐饮食、控制体重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量吸烟饮酒等危险行为,并加强预防高血压的知识宣传力度,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同时,应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加强血压的检测和筛查工作。为了预防流动人口高血压的发病,更应该针对流动人口开展定期的血压检测,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还应针对流动人口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8.
2 Wu Y,Huxley R,Li L,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data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2002〔J〕.Circulation,2008;118(25):2679-86.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分析报告(200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63,57-9.
4 王诗镔,吴燕华,侯筑林,等.吉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183-7.
5 李伯华,宋月萍,齐嘉楠,等.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J〕.人口研究,2010;1(6):18.
6 曾艾艾,陈 清,曾楚华,等.广州市越秀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2):132-5.
7 郭 瑞,王增武,王 馨,等.我国部分省份置业人群高血压现患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172-5.
8 段蔚宇,徐桂英,任晓江,等.2010年苏州市相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123-5.
9 王淑秀,王 鹏,张敏丽,等.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家庭负担状况及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2009;15(18):2855-7.
10 刘宝英,杨 华,任 南,等.职业紧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22-5.
11 Landsbergis PA,Dobson M,Koutsouras G.et al.Job strain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Am JPublic Health,2013;103(3):e61-71.
12 Schmidt FP,Basner M,Kroger G,et al.Effect of nighttime aircraft noise exposure on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stress hormone release in healthy adults〔J〕.Eur Heart J,2013;34(45):3508-35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