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架构技术的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

2015-05-29 13:25王正勤朱光应袁西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0期

王正勤 朱光应 袁西鹏

摘要:数字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业界合作、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共建的方向。建立数字图书馆联盟主要是为实现文献、服务、技术等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并且能有效的降低资源建设的成本。该文针对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方案,采用云架构技术进行探究,并阐述数字图书馆联盟建立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云架构;数字图书馆联盟;区域图书馆联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0-0198-02

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共同进行网络资源信息的开发,并可共享彼此的电子资源,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涉及的费用是由成员们共同承担,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这种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还包含信息的生产、信息的传递、以及信息服务等组织,且该联盟打破了地域、行业限制,使相关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共建、共知、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

皖江地区位于长三角附近,主要承接来自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经济、文化、教育等知识信息服务方面的保障力度明显不足,为此相关学者相继提出皖江地区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与知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理念,但研究成果的数量与深度皆不够,为此结合皖江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整合地区内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类企业的资源,依托成熟信息服务技术与最新知识获取理念,探讨构建本区域数字资源多层次、全方位的共知、共建、共享的地区数字图书馆联盟,并在参考相关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运营模式研究现状基础上,尝试构建服务于皖江全区域的数字图书馆联盟。

1 皖江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构建

随着数字图书馆联盟共知共享理念的推进,联盟系统及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及技术建设的进步,更多高校图书馆的加入,以联盟间协作与共建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数字图书馆类型开始出现,并必将成为各类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一个可行方向口。从皖江区域资源的建设现状可看出,目前本地区图书馆资源的建设都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没有一个权威机构组织领导。针对这一现状,组建“皖江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制定统一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总体设想、实施方案等,并对皖江地区的各类图书馆进行统一规划、分工协助,逐步建立起协调建库的管理机制,明确各地区部门职能的分工,共同建设皖江区域数字资源,增强文献信息服务方面的保障力度。

1.1皖江地区跨地市、跨行业、多层次的数字图书馆联盟

皖江区域内高校图书馆、科研情报机构、公共类图书馆与各级文化站,以及信息服务企业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这种跨行业、跨地市、跨部门间的资源融合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需要从构建联盟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技术手段与环境、联盟层次等方面探讨皖江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构建工作。

1.1.1 联盟的决策主体

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地区信息资源环境与文献保障工程,其决策主体也存在多重性,如:教育主管部门、文化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不同地市的地方政府也属决策主体。联盟建设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主体的统一、协同管理与政策制定、执行,联盟建设质量与层次也决定于项目经费与政府支持力度。

1.1.2联盟的建设主体

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主体主要为:高校、科研情报机构、公共类图书馆与各级文化站、信息服务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需切合实际筛选具有一定条件的建设主体,制定建设方案、评估验收标准等,从而保障联盟的顺利、成功建设。

1.1.3 技术手段与服务环境

联盟建设是项创新工程,在建设标准、实施条件、技术环境等方面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与创新性运用最新网络技术(无线网络、移动互联)、信息服务技术(语义Web、移动数字图书馆、数据挖掘),依托知名的信息服务企业构建联盟统一服务平台与环境,降低资源利用的专业技术门槛,同时也定期对资源使用者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进行培训。

1.1.4 联盟层次

联盟层次根据地区、部门、行业的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地区图书馆联盟(合肥数字图书馆联盟、芜湖数字图书馆联盟等)、汽车行业知识信息资源联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联盟,不同联盟间信息通过共知、共建、共享的渠道与平台,最终构成皖江区域数字图书馆大联盟。

在先进信息技术与成熟资源数字化等技术为依托,配合强有力的主管部门与政策支持,在合理联盟运作机制保证下,可以实现这种区域内多层次的资源共知、共建、共享型数字图书馆联盟。

1.2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型

数字图书馆联盟云服务平台包括: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基础平台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一系列的软件组成该服务平台,CALIS 云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数据服务、认证以及收费等服务),第三方云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信息资源订购、存储以及下载等服务);系统SaaS 最终应用服务(包括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和本地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向云服务应用的数字图书馆提供各种软件应用服务如参考咨询服务、馆际互借服务、特色库服务以及学位论文服务等)。如图2所示。

1.3皖江地区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管理、运营、评价机制

联盟的成功运转需要一整套规范的机制来保障,为此课题从联盟建设、运营管理、服务评价三个阶段设定相应的约束机制。

1.3.1联盟建设机制

联盟建设机制主要约束联盟成员与联盟运营代理商在资源与设备建设、业务培训、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工作。同时机制对资源数字化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文献版权等问题进行规范化处理。所有联盟成员须按照机制约定,完成相应的工作,才能授予相应的等级与标准。等级与标准与成员的授权相关联,以激励引导来促进成员加大资源与设备的投入。

1.3.2联盟运营管理机制

由于联盟成员的主要工作是服务本单位用户的,联盟资源、设备的整体建设、运营、维护须通过代理商,代理商一般为知名的信息服务企业承担,同时须为联盟成员提供培训、信息服务、资源与设备维护等,资源使用单位按使用状况(时间、次数、数据量等指标)给付中介服务商一定费用,用于资源管理与维护,当然主管部门的项目经费应该是联盟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且运营周期与工程建设周期相适应。

1.3.3联盟服务评价机制

联盟服务评价机制主要针对联盟成员与联盟运营代理商,评价主体为各类用户,评价机制对联盟成员须提供资源、服务、培训等进行强制规定,将用户评价结果与联盟成员的授权等级等关联;代理商须提供资源服务、设备维护与运营质量、对联盟成员的业务培训等,用户对代理商评价,关联其运营收入与联盟下一期运营的代理资格。

2 价值与意义

皖江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价值与意义有:

1)有利于合理配置区域内联盟成员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改善信息资源建设资金不足与资源重复建设的矛盾,对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新型的信息、文化资源知识服务体系是皖江地区经济一体化与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和大规模成果转化的必备的信息资源保障;

3)有利于推动本地区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评价模式的变革,提升皖江地区信息、特色文化资源服务水平,拓展皖江地区综合信息服务功能;

4)有利于提升皖江示范区的信息服务综合实力, 为快速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层次,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参考。

3 结束语

我国构建数字图书馆云资源管理是想合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将各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大型的数据库中,让国内各界人士得到更好的资源信息,加强其学术的专业性,无论你想了解那个行业的情况都有相应的数据供您参考;使我国文化得以有效发展,并结合国外学术精华加强自身的学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云资源构建还降低了扩大文献资源的资金,解决了有些地区资金不足的困扰;构建新型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创新与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推动地区信息服务建设,进而加强地区经济的有效发展;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为国人提供智力的支持与理论的参考。数字图书馆联盟云资源管理的构建将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Bostick S L. Academic library consortia in the United States:an in-troduction[J]. Liber Quarterly, 2011(11): 6-13.

[2] Reinhardt W, Boekhorst P. Library Con sortie in Germany[J]. Liber Quarterly, 2011(11): 67-79.

[3] 鄂丽君, 许子媛. 我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 2012(1): 62-65.

[4] 骆国润. 构建皖江经济带高校图书馆联盟之我见[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18):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