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腹”与“肚”两词均是指称人或动物腹部的常用词,但它们的使用情况有着明显差别。“腹”曾一度比“肚”使用得广泛,但随着“肚”口语化程度逐渐提高以及汉语双音化趋势的影响,“肚子”成为现代汉语中指称腹部的俗称,在口语中“腹”逐渐被“肚”取代,但“腹”并没有退出现代汉语的舞台,反而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应归于“腹”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原因。此外,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词义的差异。
关键词:“腹” “肚” 对比
《汉语大字典》中均收录了“腹”“肚”两词,“腹”有十个义项,“肚”有四个义项,其中“人或动物的腹部”是它们的共同义项,在这相同意义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腹”与“肚”虽皆可指称腹部,但在具体使用中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腹”与“肚”的出现及意义的确定
腹,《说文解字》:“腹,厚也。从肉,复声。”段玉裁注:“谓腹之取名,以其厚大。”吕朋林对这样的解释提出异议,他认为躯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是语言基本词汇之一,而“厚”作为一种属性,是比较抽象的,因而在语言中,“厚”绝不会产生于“腹”之前,更不会成为“腹”的得名之由。许慎完全可以用定义法或近义词法正确注出“腹”的本义,如“匈,膺也”,“肘,臂节也”。他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误,很可能起初只是毛亨个人对《蓼莪》“出入腹我”解释,后来被收入《尔雅》,又被《说文解字》袭用,而这两部书又很权威,以致以讹传讹,被一些人沿用下来。[1]也有许多前人对用“厚”来解释“腹”这一训释提出异议,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中将“腹”的本义解释为“脐上下两旁也”。我们同意朱先生的说法,认为腹的本义应是指介于胸与盆骨之间的腹部。“腹”出现得较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已出现其用例,如《周易》:“乾为首,坤为腹。”孔颖达在《周易注疏》卷十三中,疏曰:“坤为腹,坤能包藏含容,故为腹也。”对坤的解释也道出了人体腹部的特征,腹部包藏五脏六腑,故有包藏含容的特征。而“肚”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出现,“肚”用例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刘向《列女传》:“齐钟离春者,齐无盐邑女,宣王之正后也。其为人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仰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肚”字在西汉时已经使用,这也是目前所见“肚”字的最早语料。[2]可见,与“腹”相比,“肚”是一个后起词。
二、“腹”与“肚”两词对比
(一)“腹”与“肚”使用情况对比
因在先秦时期未见“肚”的用例,所以我们搜集两汉以后(包括两汉)的文献来考察两者的使用情况,列表如下:
表1.古代汉语中“腹”与“肚”的使用情况
书名
词目 金匮要
略方论 针灸甲
乙经 肘后备
急方 褚氏
遗书 巢氏诸
病源候
总论 敦煌
变文 外台秘
要方 儒门
事亲 太平
广记 二刻拍案惊奇
腹 104 282 151 2 664 36 1360 166 325 0
肚 2 0 7 0 15 7 77 15 27 21
表2.现代汉语中“腹”与“肚”的使用情况
书名
词目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百家讲坛 周星驰喜剧剧本选 我是你爸爸
腹 163 852 85 2 10
肚 68 171 102 20 18
从表1可以看出,在表“腹部、肚子”义时,“腹”比“肚”使用得更广,很明显占据统治地位,只有在口语色彩较浓的明清小说中,“肚”的使用比“腹”频繁,随着“肚”的口语化程度逐渐变高,以及双音化趋势的影响,“肚子”成为现代汉语中指称腹部的俗称,虽然“腹”在口语中逐渐被“肚”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腹”即将退出现代汉语的舞台,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口语类节目以及一些影视类剧本、小说中,如《百家讲坛》《周星驰喜剧剧本选》以及王朔的小说《我是你爸爸》,“肚”的使用率较高,而在一些应用文体,特别是适用于正式场合的应用文体中,如《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腹”仍占据重要地位。
(二)“腹”与“肚”用法和构词能力的对比
在我们所检索的文献中,“腹”的构词能力远超过“肚”,用例如下:
例1:《黄帝内经·素问》卷九:“四日太阴受之,太阴布於胃中,故腹满而嗌乾。”
例2:《黄帝内经·素问》卷七:“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例3:《针灸甲乙经》卷一:“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
例4:《后汉书》卷八十一:“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酪,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例5:《普济方》卷二十三:“升阳除湿汤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例6:《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四十七:“又乳母将息取冷,冷气入乳,乳变坏,不捏除之,仍以饮儿,冷入儿腹,与胃气相逆,则腹胀痛,气息喘急,亦令呕吐。”
例7:《续名医案类》卷一:“因其有腹泻之病,石膏只用一两。”
现代汉语中表示“肚子胀”“肚子痛”“小肚子”或者“肚子胀痛”等义,在古代汉语中多用“腹胀”“腹痛”“腹胀痛”“少腹”以及“腹泻”来表示,而“肚”很少能与这些词组合,如“腹泻”不说成“肚泻”,“少腹”不说成“少肚”等,直到出现指称腹部的双音节俗语词“肚子”,这样的组合才变得常见,如“肚子胀”等,但构词能力仍不及“腹”,如“腹泻”也不会说成“肚子泻”。
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还经常与表相似部位或相近部位的词组合成词,如“心胸”“股肱”“胸臆”等。“腹”与“肚”均可表示人体腹部,但在这方面,“肚”的构词能力远不如“腹”,用例如下:endprint
例1:《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例2:《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例3:《尚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例4:《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十六:“麻子小豆汤,治毒肿无定处,或赤色恶寒,或心腹刺痛烦闷者,此是毒气深重所致方。”
例5:《备急千金要方》卷一:“四五服,勿计剂数多少,亦勿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绝为佳。”
例6:《急救篇》卷四:“寒气泄注腹胪胀。”
例7:《荀子·议兵》:“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与腹部相近部位的词有“背”“心”“胸”等,相似部位的词有“胪”,这些词皆与“腹”组合成词,表示比喻义,如例2,或表示两个部位,如例5,同样表腹部义的“肚”却没有这样的用法,只能与“腹”组合成词,如“肚腹”,用例如下:
例1:《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二:“长舒足,肚腹着席安,徐看气向下,知有去处。”
例2:《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卷十四:“以晚桑叶不以多少,浓煎汤,熏下部,通手时淋洗肚腹。”
例3:《仁斋直指》卷三:“桂苓甘露散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泻利。”
例4:《薛氏医案》卷五:“治诸疳生虫,不时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头湿?。”
表腹部义的“腹”和“肚”皆可引申为表内心义,其中,“腹”可与“诽”“议”“臆”“稿”等组合成表心理活动的词,如“腹议”“腹诽”“腹稿”等,但“肚”没有这样的构词用法,具体用例如下:
例1:《史记·平准书》:“汤奏异当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
例2:《后汉书·袁绍传》:“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
例3:《论正统》:“而有腹谤者,则曰大不敬;有指斥者,则曰逆不道也。”
例4:《新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王勃每为碑颂,先墨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可见,“腹”的构词能力远不是“肚”所能及,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仍被大量使用,如“空腹”“心腹”“腹腔”等,所以即使在口语中,“肚”逐渐代替了“腹”,但因“腹”强大的构词能力,仍在现代汉语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腹”与“肚”词义的对比
“腹”和“肚”皆可指人或动物的腹部,除此以外,“肚”还可以指称另一人体部位——胃,《广雅·释亲》:“胃谓之肚。”王念孙疏证:“肚之言都也,食所都聚也。”按照《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上的说法,应该读作上声,用例如下:
例1:《金匮要略方论》卷二十四:“牛肚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暖饮之,大汗出者愈。”
例2:《齐民要术》卷八:“净洗羊肚,翻之。”
例3:《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十二:“又方新破猪肚去粪,及热速搭上,痒慎勿搔,当缚两手,日中卧半日去之。
以上的“肚”的用例皆表示动物的胃,“腹”没有这样的意义,但在一些语境中,析言之,“腹”也可指胃,如下:
例1:《肘后备急方》卷三:“空腹服四丸,欲发三丸,饮下之,服药后至过发时,勿吃食。”
例2:《外台秘要方》卷六:“右六味,捣筛,蜜丸,空腹以饮下梧子大三十丸。”
因胃是腹中重要的消化器官,所食之物进入腹中,准确地说是在胃中,所以“空腹”中的“腹”指的就是人的胃,但这与表“人或动物的胃”义的“肚”不一样,“腹”指胃时多是人的胃部,表动物胃的“牛肚”“猪肚”“羊肚”等,如换成“牛腹”“猪腹”“羊腹”等,就已不是表胃义,而指的是“牛的腹部”“猪的腹部”“羊的腹部”,如《遵生八笺》卷十八:“再用猪腹中胰子五个,去油,作五次用。”
三、小结
从“腹”“肚”两词古今使用情况的对比中可知,在表“人或动物腹部”义时,有很长的一段时期“腹”比“肚”使用得更广泛,但随着“肚”口语化程度逐渐提高以及受汉语双音化趋势的影响,“肚子”成为现代汉语中指称腹部的俗称,在口语中“腹”逐渐被“肚”取代,但“腹”并没有退出现代汉语的舞台,反而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应归因于“腹”具有很强构词能力,“腹”与相近部位等一系列词组合成词的情况是“肚”所不具备的。除此之外,在表人体部位意义时,“腹”与“肚”还存在词义差异,“肚”除表腹部义外,还可指称人或动物的胃,虽然在具体语境中,析言之,“腹”也可表胃义,如“空腹”,但仍不同于“肚”的用法。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YKC13028]。)
注释:
[1]吕朋林:《“腹,厚也”旧训质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4期。
[2]邱丽佳:《腹与肚词义的断代演变》,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张亚静 南通大学 226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