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寒冬时节,在南明河下游的乌当区东风镇沙鱼沟一带,近千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秩序井然。
这是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南明河上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是位于南明河最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本期为24万吨,即将在12月底前实现试运行。
“贵阳市老城区、二环四路城市带及新添寨片区的生活污水,无论是处理过的还是没处理过的,都要经过新庄污水处理厂,才能作为补充水排入南明河。”中信水务贵州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新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出水将达到一级A标。”
当前,不仅是南明河,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场环境保护攻坚战正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上演。
顶层设计筑牢防线
1638年夏天,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途经贵州,饱览了黔地秀美山水。在他的笔下,“被垄盈坞,小麦青青荞麦熟,粉花翠浪”,“波耕水耨,盈盈其间”,道出了贵州历史上让人沉醉的生态之美。
然而,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作为“两江”上游生态极为脆弱和全面小康最艰巨的贵州,“发展”和“保护”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发展,会不会导致贵州最有价值的生态名片丢失?保护,会不会让贵州掉队在全面小康的路上?
省委书记赵克志说,贫困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贵州提出,必须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2013年底,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部署会,要求用3至5年时间,计划投资275亿元抓好12件环保实事,以治水、治气、治渣、能力建设为重点,举全省之力打一场环保攻坚战,着力解决贵州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能力建设长期滞后的矛盾,为到2020年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夯实基础。
100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工程、111个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燃煤火电厂烟气脱硝设施和脱硫设施旁路封堵项目、30个水泥行业脱硝工程、三大磷化工企业污水治理设施……一项项实打实的环保举措随后紧密锣鼓地展开。
截至9月,30个水泥厂行业脱硝工程、三大磷化工企业污水治理设施两件实事已完成,其余10件实事正稳步推进。
与12件实事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今年6月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批复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使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我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省份。
《方案》确定了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并确立了构建科学的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六大方面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明确了相关的保障措施。
为配合做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相关工作,7月1日,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条例》确定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战略目标和基本制度,确立了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条例》起草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小组组长路良表示,《条例》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体系中具有统领性、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对贵州的其他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的执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理念创新到顶层设计,贵州筑牢了环保的坚固防线。
体制机制强基固本
长期以来,习水县乡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收集、治理一直不甚理想,成为导致赤水河流域污染的一大隐患。
习水县通过区域整合,将全县21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捆绑”成一个大项目,引进北京桑德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21个乡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集镇人口11.79万人,污水日处理规模达14000吨。目前,第一期12个乡镇已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2015年底前建成使用,第二期9个乡镇预计2016年底前建成使用。
习水县通过第三方运营在全县所有乡镇整体推进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尝试在贵州尚属首次。习水县环保局副局长黄聪枝介绍,这是习水县探索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产污”和“治污”的分离。
目前,涉及赤水河流域的仁怀、习水、赤水3个主要城市的18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全面推进第三方治理,赤水河流域内的煤矿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已全面推开。
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表示,推进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使排污企业和环保部门同时成为监管主体,有利于环保部门的监管,企业和第三方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避免超标排污现象发生。排污企业治理设施转由掌握专业技术及管理经验的治污企业进行运营,可以降低治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
检测结果显示,目前赤水河清水铺(云贵交界)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茅台、两河口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鲢鱼溪(川黔交界)断面达到Ⅱ水质标准,赤水河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赤水河流域探索第三方治理是贵州2014年初贵州开展赤水河流域12个方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之一。除此之外,流域生态补偿、“河长制”、环保问责制等体制机制改革同样风生水起,并在省内逐步推广。
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探索,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先行先试,为贵州环保攻坚提供了重要保障。
严字当头力度空前
11月17日,贵州省环保厅公布了一批行政处罚企业名单,17家企业因废气废水超标排放等原因共被罚118万元。其中,安龙县某公司因擅自将原审批的池浸氰化法工艺变更为堆浸法生产工艺,且未按相关要求进行整改,领到最高18万环保罚单,17家企业的名单随后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
为避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公现象,贵州严字当头,在企业环保监管上措施强硬,铁腕治污,坚持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
从源头严防。全省88个县(市、区)均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工作,全省主要河流37个跨境断面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重点乡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现了全覆盖监测——环境监测工作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从过程严管。省政府4月30日批准《贵州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目前已启动并完成3个项目的排污权交易,并对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制度。
从后果严惩。建立生态环境责任损害终身追究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开启“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对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黑烟囱”、“白排口”等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整治;设立生态保护审判庭,管辖全省生态破坏案件,省公安厅在治安总队加挂环境保护总队牌子,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除了严字当头,贵州还通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来达到环境治理标本兼治。
继2013年将大气环境质量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纳入了小康县建设核心指标之后,今年10月,贵州对全省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再进行GDP考核。
从“GDP挂帅”到“环保问政”,再到“绿色政绩”,贵州在环保护的自我调整、自我加压、步步紧逼,彰显了环保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项目”,贵州坚决杜绝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上的“饥不择食”,这种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使得世界看到了一个更负责任的贵州,传递了一个更明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前行的道路上,贵州环保毫不放松。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两条底线”和“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记在心上、挂在嘴边、抓在手头、落到实处,全力保护好贵州的青山绿水。(责任编辑/顾海凇)